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5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包括泵站本体、底座、第一转轴、涡轮叶片、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二转轴、固定块、潜污泵、排水管、第二推杆和第三推杆;泵站本体内壁设有进水口,泵站本体连接底座上端面;底座内部设有中空仓;第一转轴一端转动连接中空仓底端,第一转轴另一端穿出中空仓并伸入泵站本体内,第一转轴与中空仓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连接涡轮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污水落在涡轮叶片上,带动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旋转,分别带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第三推杆转动,带动底座上沉积的淤泥进行搅拌,使其与污水混合,通过潜污泵的作用,将淤泥排出,既清理了沉积的淤泥又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
本技术涉及一体化泵站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进步,传统的泵站由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并且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已经慢慢退出市场,一体式泵站凭借建设周期短,占地小的优势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很好地运用;一体化泵站相比传统泵站的优势是无可代替的,但是一体化泵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底座淤泥的推积而影响使用,底座淤泥由于清理不及时容易影响工作效率和泵站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本技术通过进水口流入的污水作为动力,带动底座推杆的旋转,有效的清除底座上沉积的淤泥,不会对潜污泵的运行产生影响。(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包括泵站本体、底座、第一转轴、涡轮叶片、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二转轴、固定块、潜污泵、排水管、第二推杆和第三推杆;泵站本体内壁设有进水口,泵站本体连接底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本体(1)、底座(3)、第一转轴(4)、涡轮叶片(6)、第一皮带(8)、第二皮带(9)、第二转轴(10)、固定块(12)、潜污泵(13)、排水管(14)、第二推杆(16)和第三推杆(17);/n泵站本体(1)内壁设有进水口(2),泵站本体(1)连接底座(3)上端面;底座(3)内部设有中空仓;/n第一转轴(4)一端转动连接中空仓底端,第一转轴(4)另一端穿出中空仓并伸入泵站本体(1)内,第一转轴(4)与中空仓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另一端连接涡轮叶片(6),位于泵站本体(1)内的第一转轴(4)上设有第一推杆(5);/n第二转轴(10)通过第一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本体(1)、底座(3)、第一转轴(4)、涡轮叶片(6)、第一皮带(8)、第二皮带(9)、第二转轴(10)、固定块(12)、潜污泵(13)、排水管(14)、第二推杆(16)和第三推杆(17);
泵站本体(1)内壁设有进水口(2),泵站本体(1)连接底座(3)上端面;底座(3)内部设有中空仓;
第一转轴(4)一端转动连接中空仓底端,第一转轴(4)另一端穿出中空仓并伸入泵站本体(1)内,第一转轴(4)与中空仓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另一端连接涡轮叶片(6),位于泵站本体(1)内的第一转轴(4)上设有第一推杆(5);
第二转轴(10)通过第一皮带(8)连接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10)和第一转轴(4)并排分布,第二转轴(10)的一端转动连接中空仓底端,第二转轴(10)的另一端穿出中空仓并伸入泵站本体(1)内,第二转轴(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推杆(16),第二转轴(10)与中空仓转动连接;
第三转轴(11)和第一转轴(4)通过第二皮带(9)连接,第三转轴(11)位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10)轴心连线的中位线上,第三转轴(11)一端面转动连接中空仓底端,第三转轴(11)的另一端穿出中空仓并伸入泵站本体(1)内,第三转轴(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推杆(17),第三转轴(11)与中空仓转动连接;第一推杆(5)、第二推杆(16)和第三推杆(17)上均设有多组刮板(7),多组刮板(7)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诺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