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焚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垃圾焚烧处理中,焚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水汽和灰尘等,在对烟气进行有害气体中和处理之前,需要对水汽和灰尘进行分离,目前常用的三种处理工艺中,湿气烟气处理工艺会产生高浓度的无机氯盐和废水、半干法烟气处理工艺和干法烟气处理工艺需要大量的干粉进行水汽吸收,且吸收效果不佳,成本较高,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能够提升对水汽的吸收和分离的效率以及充分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烟气管、烟气净化容器、净化集气容器、干粉喷雾装置和干粉回收装置,所述烟气管的一端连通于焚烧炉顶部的出烟口,且所述烟气管的另一端连通于烟气净化容器的顶部进烟口,所述烟气净化容器的顶部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烟气管(2)、烟气净化容器(3)、净化集气容器(4)、干粉喷雾装置(5)和干粉回收装置(6),所述烟气管(2)的一端连通于焚烧炉(1)顶部的出烟口,且所述烟气管(2)的另一端连通于烟气净化容器(3)的顶部进烟口,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的顶部设置有干粉喷雾装置(5),所述干粉喷雾装置(5)向烟气净化容器(3)的内腔中喷出雾状的干粉颗粒,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上包含若干烟气微孔,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外部设置有烟气集气容器(4),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的底部设置有干粉回收装置(6),所述干粉回收装置(6)回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烟气管(2)、烟气净化容器(3)、净化集气容器(4)、干粉喷雾装置(5)和干粉回收装置(6),所述烟气管(2)的一端连通于焚烧炉(1)顶部的出烟口,且所述烟气管(2)的另一端连通于烟气净化容器(3)的顶部进烟口,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的顶部设置有干粉喷雾装置(5),所述干粉喷雾装置(5)向烟气净化容器(3)的内腔中喷出雾状的干粉颗粒,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上包含若干烟气微孔,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外部设置有烟气集气容器(4),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的底部设置有干粉回收装置(6),所述干粉回收装置(6)回收凝结聚核的干粉粉尘混合物且处理后再次通过干粉喷雾装置(5)向烟气净化容器(3)内喷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内设置有聚核混合装置,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内的烟气和干粉颗粒通过聚结混合装置进行凝结聚核;所述聚核混合装置包括轴流驱动机构(7)、扰流机构(8)、转轴(9)和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间距于进烟口(11)设置在烟气净化容器(3)的内腔中,所述转轴(9)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转轴(9)对应于进烟口(11)的一端设置有轴流驱动机构(7),所述进烟口(11)处流入的烟气通过轴流驱动机构(7)驱动转轴(9)转动,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扰流机构(8),所述扰流机构(8)扰动烟气净化容器(3)内腔中的干粉与烟气混合聚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的内腔包含上部的烟气腔和下部的聚核物沉积腔,所述烟气净化容器(3)的底部对应于聚核物沉积腔贯通开设有物料出口(12),所述物料出口(12)内设置有碎分机构(13),所述碎分机构(13)碎化通过物料出口(12)出的干粉粉尘混合物颗粒,所述干粉回收装置(6)对应设置在所述物料出口(1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分机构(13)对应设置在转轴(9)对应于物料出口(12)的一端上,所述碎分机构(13)包含碎分刀头(14),所述碎分刀头(14)呈底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碎分刀头(14)的圆周壁体上贯通开设有若干切割槽(15),所述碎分刀头(14)间隙转动设置在物料出口(12)内,且所述碎分刀头(14)破碎聚核的干粉粉尘混合物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粉回收装置(6)包含干化处理装置(16)和干粉传递装置(17),所述干化处理装置(16)对应设置在物料出口(12)的下方且干化干粉粉尘混合物颗粒,所述干粉传递装置(17)设置在干化处理装置(16)与干粉喷雾装置(5)之间,干化后的干粉粉尘通过所述干粉传递装置(17)传递至干粉喷雾装置(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的烟气净化节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处理装置(16)包括干化接触体(20)、内隔环(21)、外筒体(22)和排气扇(23),所述外筒体(22)为封闭壳体结构,且所述外筒体(22)对应设置在物料出口(12)的外侧,所述物料出口与外筒体(22)的内腔导通设置,所述干化接触体(20)设置在外筒体(22)的内腔中且间距设置在物料出口(12)的下方,所述内隔环(21)的一端罩设在物料出口(12)的一端外侧,且所述内隔环(21)的另一端间距于干化接触体(20)的顶面设置,所述内隔环(21)与干化接触体(20)之间构成干化通道(25),所述内隔环(21)与外筒体(22)之间构成湿气聚集腔(24),所述外筒体(22)上对应于湿气聚集腔(24)设置有若干排气扇(23);从所述物料出口(12)落下的粉尘颗粒通过干化接触体(20)干化,湿气通过排气扇排至外筒体(22)的外部。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