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8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顶盖与桩身的顶端相套接并通过螺栓相固接,所述顶盖的轴线位置设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转块的顶端与第二转块的底端一体成型,所述桩身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竖杆顶端与螺纹杆螺纹相连,所述竖杆的顶端与连接套相套接,所述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支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杆分别与两个滑杆滑动套接,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与两个支架相固接,两个所述支架与桩身的内壁顶端相固接。该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相较于传统基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降低基桩不稳的情况,并在拆卸时更加方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基桩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但现有的水利工程用基桩稳定性一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干扰正常施工,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利工程用基桩稳定性一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干扰正常施工,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顶盖、第一转块、第二转块、第一支杆和螺纹杆;所述顶盖与桩身的顶端相套接并通过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所述桩身(1)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机构(2);/n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顶盖(201)、第一转块(202)、第二转块(203)、第一支杆(204)和螺纹杆(205);/n所述顶盖(201)与桩身(1)的顶端相套接并通过螺栓相固接,所述顶盖(201)的轴线位置设有第一转块(202),所述第一转块(202)的顶端与第二转块(203)的底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块(202)通过轴承与多个第一支杆(204)活动相连,所述第一支杆(204)与顶盖(201)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转块(202)的底端与螺纹杆(205)相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所述桩身(1)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机构(2);
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顶盖(201)、第一转块(202)、第二转块(203)、第一支杆(204)和螺纹杆(205);
所述顶盖(201)与桩身(1)的顶端相套接并通过螺栓相固接,所述顶盖(201)的轴线位置设有第一转块(202),所述第一转块(202)的顶端与第二转块(203)的底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块(202)通过轴承与多个第一支杆(204)活动相连,所述第一支杆(204)与顶盖(201)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转块(202)的底端与螺纹杆(205)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3);
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竖杆(301)、连接套(302)、第二支杆(303)、滑杆(304)和支架(305);
所述竖杆(301)顶端与螺纹杆(205)螺纹相连,所述竖杆(301)的顶端与连接套(302)相套接,所述连接套(302)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支杆(303),两个所述第二支杆(303)分别与两个滑杆(304)滑动套接,两个所述滑杆(304)分别与两个支架(305)相固接,两个所述支架(305)与桩身(1)的内壁顶端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稳定性基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辰光日用化工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