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包括管桩本体和桩帽本体,所述桩帽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管桩本体与插槽插接配合,所述管桩本体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根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所述桩帽本体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当管桩本体插入至插槽内时,所述连接杆与承载杆对齐,所述螺纹套与连接杆螺纹配合;该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能够提高桩帽本体的重复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打桩,指把桩打进地里,使建筑物基础坚固,因为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所以就想到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相关技术中,一般的桩,包括管桩本体和桩帽本体,桩帽本体焊接于管桩本体的桩头处;桩帽本体带管桩本体的桩身进入土层,以免造成管桩本体的桩头破坏和桩身倾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一下缺陷:由于桩帽本体是焊接在管桩本体上的,所以打桩完成后,工人难以将桩帽本体从管桩本体上拆下,不能够重复利用桩帽本体,进而造成资源浪费,故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桩帽本体的重复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桩本体和桩帽本体,所述桩帽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管桩本体与插槽插接配合,所述管桩本体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根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所述桩帽本体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当管桩本体插入至插槽内时,所述连接杆与承载杆对齐,所述螺纹套与连接杆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桩帽本体套设于管桩本体的端部,当管桩本体插入至插槽内时,连接杆与承载杆对齐,转动螺纹套,以使螺纹套部分旋入至连接杆处;当打桩完成后,工人可通过旋出螺纹套,进而将桩帽本体从管桩本体上拆除,以便下次重复利用。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外螺纹段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环能够减少螺纹套因过度旋入至连接杆处,以使螺纹套与承载杆发生脱离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下表面设置有弹性橡胶圈,当螺纹套与连接杆锁紧时,所述螺纹套的端部与弹性橡胶圈抵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的端部与弹性橡胶圈抵接配合,进而减少螺纹套与限位环的下表面因发生相互挤压而使两者受损的情况发生;同时,弹性橡胶圈也提高了螺纹套与连接杆的连接紧密度。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螺纹套的过程中,工人的手部握持凸棱,凸棱能够间接加大凹槽的摩擦系数,进而间接加强了工人的手部与螺纹套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工人能够更加稳定地握持螺纹套。优选的,所述管桩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穿管桩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插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以便于工人初步定位连接杆和螺纹套的位置;同时,定位块与定位槽也能起到限位作用,以减少桩帽本体在安装的过程中与管桩本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的影响螺纹套与连接杆安装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端部和定位槽的开口边缘均设置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块插入至定位槽时,由于定位槽的开口边缘和定位块的端部均设置有圆角,圆角具有导向作用,当定位块没有完全对准定位槽时,定位块会沿着定位槽的圆角逐渐深入至定位槽内部,以使定位块完全插入定位槽内部,从而该圆角提高了定位块与定位槽连接时的容错率。优选的,所述插槽的槽底设置有防水密封垫片,所述防水密封垫片的表面与管桩本体的端面抵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密封垫片的表面与管桩本体的端面抵接配合,以提高管桩本体与桩帽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水通过管桩本体与桩帽本体连接处渗入至管桩本体内部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桩帽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敲击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桩过程中,桩锤与敲击块直接碰撞;敲击块可以减缓桩锤对桩帽本体的冲击,以减少桩帽本体的损伤。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桩帽本体套设于管桩本体的端部,当管桩本体插入至插槽内时,连接杆与承载杆对齐,转动螺纹套,以使螺纹套部分旋入至连接杆处;当打桩完成后,工人可通过旋出螺纹套,进而将桩帽本体从管桩本体上拆除,以便下次重复利用;2.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以便于工人初步定位连接杆和螺纹套的位置;同时,定位块与定位槽也能起到限位作用,以减少桩帽本体在安装的过程中与管桩本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的影响螺纹套与连接杆安装的情况发生;3.防水密封垫片的表面与管桩本体的端面抵接配合,以提高管桩本体与桩帽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水通过管桩本体与桩帽本体连接处渗入至管桩本体内部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螺纹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桩本体;11、定位槽;2、桩帽本体;21、插槽;22、容置槽;221、限位槽;3、防水密封垫片;4、敲击块;41、限位凸条;5、定位块;6、承载杆;7、螺纹套;71、凸棱;8、连接杆;81、外螺纹段;82、限位环;83、弹性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参照图1和图2,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桩本体1和桩帽本体2,管桩本体1呈中空设置,桩帽本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21,管桩本体1与插槽21插接配合,插槽2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防水密封垫片3,且防水密封垫片3的下表面与管桩本体1的端面抵接配合,防水密封垫片3的表面与管桩本体1的端面抵接配合,以提高管桩本体1与桩帽本体2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水通过管桩本体1与桩帽本体2连接处渗入至管桩本体1内部的情况发生。桩帽本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22,容置槽22内设置有敲击块4,敲击块4高出容置槽22的槽口,敲击块4的外壁周向设置有限位凸条41,同时,容置槽22的槽壁周向设置有限位槽221,限位凸条41与限位槽221卡接配合,以减少敲击块4从容置槽22内脱出的情况发生。此外,管桩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两个定位槽11,两个定位槽11分别对称设置于管桩本体1的两侧,定位槽11贯穿管桩本体1的上表面。同时,插槽21的槽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定位块5超出插槽21的槽口,定位块5与定位槽11插接配合,且定位块5的端部与定位槽11的开口边缘均设置有圆角,以提高定位块5与定位槽11连接时的容错率。同时,管桩本体1的外壁周向焊接有多根承载杆6,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杆6的数量设置为两根,两根承载杆6对称设置于管桩本体1的两侧,承载杆6的截面呈L型设置,承接杆的端部螺丝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7。同时,桩帽本体2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6对应的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本体(1)和桩帽本体(2),所述桩帽本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21),所述管桩本体(1)与插槽(21)插接配合,所述管桩本体(1)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根承载杆(6),所述承载杆(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7),所述桩帽本体(2)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6)对应的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81),当管桩本体(1)插入至插槽(21)内时,所述连接杆(8)与承载杆(6)对齐,所述螺纹套(7)与连接杆(8)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本体(1)和桩帽本体(2),所述桩帽本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21),所述管桩本体(1)与插槽(21)插接配合,所述管桩本体(1)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根承载杆(6),所述承载杆(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7),所述桩帽本体(2)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6)对应的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81),当管桩本体(1)插入至插槽(21)内时,所述连接杆(8)与承载杆(6)对齐,所述螺纹套(7)与连接杆(8)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环(82),所述限位环(82)位于外螺纹段(8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82)的下表面设置有弹性橡胶圈(83),当螺纹套(7)与连接杆(8)锁紧时,所述螺纹套(7)的端部与弹性橡胶圈(83)抵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辉,黄市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嘉誉诚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