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3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包括管桩本体和桩帽本体,所述桩帽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管桩本体与插槽插接配合,所述管桩本体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根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所述桩帽本体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当管桩本体插入至插槽内时,所述连接杆与承载杆对齐,所述螺纹套与连接杆螺纹配合;该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能够提高桩帽本体的重复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打桩,指把桩打进地里,使建筑物基础坚固,因为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所以就想到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相关技术中,一般的桩,包括管桩本体和桩帽本体,桩帽本体焊接于管桩本体的桩头处;桩帽本体带管桩本体的桩身进入土层,以免造成管桩本体的桩头破坏和桩身倾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一下缺陷:由于桩帽本体是焊接在管桩本体上的,所以打桩完成后,工人难以将桩帽本体从管桩本体上拆下,不能够重复利用桩帽本体,进而造成资源浪费,故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桩帽本体的重复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本体(1)和桩帽本体(2),所述桩帽本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21),所述管桩本体(1)与插槽(21)插接配合,所述管桩本体(1)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根承载杆(6),所述承载杆(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7),所述桩帽本体(2)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6)对应的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81),当管桩本体(1)插入至插槽(21)内时,所述连接杆(8)与承载杆(6)对齐,所述螺纹套(7)与连接杆(8)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本体(1)和桩帽本体(2),所述桩帽本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21),所述管桩本体(1)与插槽(21)插接配合,所述管桩本体(1)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根承载杆(6),所述承载杆(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7),所述桩帽本体(2)的端面周向设置有多根与承载杆(6)对应的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端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81),当管桩本体(1)插入至插槽(21)内时,所述连接杆(8)与承载杆(6)对齐,所述螺纹套(7)与连接杆(8)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环(82),所述限位环(82)位于外螺纹段(8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管桩和桩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82)的下表面设置有弹性橡胶圈(83),当螺纹套(7)与连接杆(8)锁紧时,所述螺纹套(7)的端部与弹性橡胶圈(83)抵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辉黄市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嘉誉诚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