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8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涉及建筑地基工程技术领域,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包括底槽,所述底槽的底部浇筑有两个稳定底座,且两个稳定底座外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承桩,两个所述支承桩的壁身均套接有钢筋圈组,所述底槽的底部填充有实土层,所述实土层的顶部填充有石块层,所述石块层的顶部填充有沙土层,所述沙土层的顶部浇筑有第一水泥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沙土层和填充管的设置,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底部发生沉降后,砂土会随着沉降落差与第一水泥层发生缝隙,可以根据沉降的程度然后通过填充管可以将混凝土填充物灌装进沉降缝隙内,从而避免第一水泥层以上结构发生沉降,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地基工程
,具体为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道路和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时常需要跨越中小型河流、滩涂、湖泊、沼泽、浅塘、湿地等地段的天然不良软弱地基,这些地区一般不仅软弱地基构成较为复杂,而且第四系覆盖层可能还较为深厚,由于各层地基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质的差异、自然气候环境的不同、人类活动等原因的影响,往往软弱地基基础结构比一般地基结构较为复杂。传统的软弱地基基础结构往往只注重防水不注重排水,一旦结构内部发生渗水,只能将结构局部先进行破坏,然后再处理漏水,工程量复杂,严重浪费劳动力,而且由于软弱地域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底部容易发生沉降,严重危害地面建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利于后期对地基基础结构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包括底槽,所述底槽的底部浇筑有两个稳定底座,且两个稳定底座外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承桩,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包括底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1)的底部浇筑有两个稳定底座(2),且两个稳定底座(2)外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承桩(3),两个所述支承桩(3)的壁身均套接有钢筋圈组(4),所述底槽(1)的底部填充有实土层(5),所述实土层(5)的顶部填充有石块层(6),所述石块层(6)的顶部填充有沙土层(7),所述沙土层(7)的顶部浇筑有第一水泥层(8),所述第一水泥层(8)外壁的一侧粘贴有第一防水层(9),所述第一水泥层(8)的壁身和第一防水层(9)外壁的一侧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有交叉钢筋架(10),所述交叉钢筋架(10)的顶端浇筑有第二水泥层(11),所述第二水泥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地基基础结构,包括底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1)的底部浇筑有两个稳定底座(2),且两个稳定底座(2)外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承桩(3),两个所述支承桩(3)的壁身均套接有钢筋圈组(4),所述底槽(1)的底部填充有实土层(5),所述实土层(5)的顶部填充有石块层(6),所述石块层(6)的顶部填充有沙土层(7),所述沙土层(7)的顶部浇筑有第一水泥层(8),所述第一水泥层(8)外壁的一侧粘贴有第一防水层(9),所述第一水泥层(8)的壁身和第一防水层(9)外壁的一侧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有交叉钢筋架(10),所述交叉钢筋架(10)的顶端浇筑有第二水泥层(11),所述第二水泥层(11)外壁的一侧粘贴有第二防水层(12),所述第二防水层(12)外壁的一侧分别浇筑有积水层(13)和两个支撑块(15),且两个支撑块(15)的壁身均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的内壁均套接有导流管(14),所述积水层(13)的顶部粘贴有第三防水层(18),所述积水层(1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抽水孔,且两个抽水孔的内壁均套接有抽水管(16),两个抽水管(16)的顶端均贯穿于第三防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杰彭楠李伟丁帮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庞源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