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39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索本体、左连接管组件、右连接管组件、凸块组件,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关于滑索本体中点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右连接组件右侧安装有凸块组件,所述凸块组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连接组件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左连接组件左侧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左连接管组件和右连接管组件,吊篮上的滑轮经过两条滑索的连接部位时不会产生顿挫感,同时,左连接管组件和右连接管组件均设置了过渡管,吊篮内施工人员独自操作电动葫芦即可控制吊篮沿滑索连续自动滑动,节约了人力资源,缩短了桥梁检修的施工周期,提高了桥梁检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
本技术涉及桥梁检测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
技术介绍
现有桥梁检修经常采用常规的脚手架和检修作业车,这两种方式不仅占路面积大同,同时脚手架搭建麻烦,检修作业车运行成本高易,脚手架更是容易造成交通安全隐患,所以桥梁检修工作逐渐被桥梁施工吊篮取代;桥梁施工吊篮安装时通常使用滑索悬挂在桥梁底部,检修人员站在吊篮内操作电动葫芦移动吊篮进行桥梁检修工作,但是现有的桥梁施工吊篮用滑索的连接部位缺少过渡装置,吊篮上电动葫芦内的滑轮会因滑索本体与连接装置之间的突变而卡住,导致吊篮上的滑动不能沿滑索继续滑动,需要借助地面人力拉动吊篮才能使滑轮通过连接连接部位继续滑动,这不仅增加了桥梁检修的人力资源,还延长了检修人员的施工周期,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索本体、左连接管组件、右连接管组件、凸块组件,所述滑索本体左端设置有左连接组件,所述滑索本体右端设置有右连接组件,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关于滑索本体中点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右连接组件右侧安装有凸块组件,所述凸块组件与右连接组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凸块组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连接组件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左连接组件左侧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右连接管组件由过渡管、平滑管、上夹紧组件、下夹紧组件组成,所述过渡管套装在滑索本体外侧,所述过渡管右侧安装有平滑管,所述平滑管与过渡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平滑管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右大左小的锥形结构,所述滑槽上侧卡装有上夹紧组件,所述滑槽下侧卡装有下夹紧组件,所述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关于滑索本体对称设置,所述所述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结构相同,所述上夹紧组件由滑块和倒齿组成,所述滑块上端面与滑槽上侧内壁抵接,所述滑块为右大左小的楔形结构,所述滑块下端面安装有倒齿,所述倒齿与滑块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块组件由连接块和连接头组成,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右连接管组件右侧,所述连接块上下端面开设有锯齿,所述连接块右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连接块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头的宽度与连接块宽度相同,所述连接头的截面的最大长度大于连接块的厚度。所述卡槽与凸块组件结构相适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了左连接管组件和右连接管组件,使用时按照所需检修桥底面长度拼接本技术,将凸块组件与另一滑索左连接管组件中的卡槽径向滑动卡接,两条滑索中的安装孔对齐,在安装孔内插入连接螺栓并拧紧后安装好安装帽,使得两条滑索的连接部位形成光滑的圆柱表面,吊篮上的滑轮经过两条滑索的连接部位时不会产生顿挫感,同时,左连接管组件和右连接管组件均设置了过渡管,吊篮上的滑轮沿滑索滑动时可以在钢丝绳、左连接管组件和右连接管组件之间平滑过渡,通过以上结构可以使得吊篮内施工人员独自操作电动葫芦即可控制吊篮沿滑索连续自动滑动,节约了人力资源,缩短了桥梁检修的施工周期,提高了桥梁检修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中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滑块和倒齿,以右连接组件为例,吊篮悬挂在滑索本体上时,吊篮会给滑索本体一个向下的压力,滑索本体与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之间会产生相离运动,滑索本体通过倒齿带动滑块同向移动,滑块同时还会向滑索本体靠近,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对滑索本体的夹紧力度逐渐增大,使得本技术使用时滑索本体与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的连接更加稳固,保证了桥梁检修人员的施工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两条滑索连接时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两条滑索连接时整体结构图。如图:1-滑索本体,21-过渡管,22-平滑管,23-滑槽,24-滑块,25-倒齿,31-连接块,32-连接头,33-卡槽,41-安装孔,42-连接螺栓,43-安装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索本体1、左连接管组件、右连接管组件、凸块组件,滑索本体1左端设置有左连接组件,滑索本体1右端设置有右连接组件,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关于滑索本体1中点对称设置,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结构相同,右连接组件右侧安装有凸块组件,凸块组件与右连接组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凸块组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41,左连接组件左端开设有卡槽33,左连接组件左侧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41。右连接管组件由过渡管21、平滑管22、上夹紧组件、下夹紧组件组成,过渡管21套装在滑索本体1外侧,过渡管21右侧安装有平滑管22,平滑管22与过渡管2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平滑管22中部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为右大左小的锥形结构,滑槽23上侧卡装有上夹紧组件,滑槽23下侧卡装有下夹紧组件,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关于滑索本体1对称设置,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结构相同,上夹紧组件由滑块24和倒齿25组成,滑块24上端面与滑槽23上侧内壁抵接,滑块24为右大左小的楔形结构,滑块24下端面安装有倒齿25,倒齿25与滑块24为一体成型结构。凸块组件由连接块31和连接头32组成,连接块31设置在右连接管组件右侧,连接块31上下端面开设有锯齿,连接块31右端设置有连接头32,连接头32与连接块31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头32的宽度与连接块31宽度相同,连接头32的截面的最大长度大于连接块31的厚度。卡槽33与凸块组件结构相适应。实施例2本技术使用时,按照所需检修桥底面长度拼接本技术,将凸块组件与另一滑索左连接管组件中的卡槽33径向滑动卡接,两条滑索中的安装孔41对齐,在安装孔41内插入连接螺栓42并拧紧后安装好安装帽43,使得两条滑索的连接部位形成光滑的圆柱表面,然后将吊篮悬挂在连接后的滑索上,吊篮会给滑索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得两滑索之间会有相离运动的趋势,因此连接螺栓42会收到剪切力,凸块组件中连接块31上下端面开设的锯齿以及连接头32可以分担连接螺栓42收到的剪切力,另一方面,左连接管组件和右连接管组件均设置了过渡管21,吊篮上的滑轮沿滑索滑动时可以在钢丝绳、左连接管组件和右连接管组件之间平滑过渡,通过以上结构可以使得吊篮内施工人员独自操作电动葫芦即可控制吊篮沿滑索连续自动滑动;本技术的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中均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内安装有滑块24和倒齿25,以右连接组件为例,吊篮悬挂在滑索本体1上时,吊篮会给滑索本体1一个向下的压力,滑索本体1与右连接组件之间会产生相离运动,倒齿25的设置增加了滑块24与滑索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滑索本体1与右连接组件之间相离运动时,滑索本体1通过倒齿25带动滑块24相对于右连接组件向左运动,由于滑块24与沿滑槽23上壁抵接,滑块24向左运动的同时还会向滑索本体1靠近,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对滑索本体1的夹紧力度逐渐增大,使得本技术使用时滑索本体1与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索本体、左连接管组件、右连接管组件、凸块组件,所述滑索本体左端设置有左连接组件,所述滑索本体右端设置有右连接组件,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关于滑索本体中点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右连接组件右侧安装有凸块组件,所述凸块组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连接组件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左连接组件左侧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n所述右连接管组件由过渡管、平滑管、上夹紧组件、下夹紧组件组成,所述过渡管套装在滑索本体外侧,所述过渡管右侧安装有平滑管,所述平滑管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侧卡装有上夹紧组件,所述滑槽下侧卡装有下夹紧组件,所述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关于滑索本体对称设置,所述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结构相同,所述上夹紧组件由滑块和倒齿组成,所述滑块上端面与滑槽上侧内壁抵接,所述滑块下端面安装有倒齿;/n所述凸块组件由连接块和连接头组成,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右连接管组件右侧,所述连接块上下端面开设有锯齿,所述连接块右端设置有连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篮用自动滑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索本体、左连接管组件、右连接管组件、凸块组件,所述滑索本体左端设置有左连接组件,所述滑索本体右端设置有右连接组件,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关于滑索本体中点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右连接组件右侧安装有凸块组件,所述凸块组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连接组件左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左连接组件左侧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右连接管组件由过渡管、平滑管、上夹紧组件、下夹紧组件组成,所述过渡管套装在滑索本体外侧,所述过渡管右侧安装有平滑管,所述平滑管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侧卡装有上夹紧组件,所述滑槽下侧卡装有下夹紧组件,所述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关于滑索本体对称设置,所述上夹紧组件与下夹紧组件结构相同,所述上夹紧组件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之力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