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58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缩机包括:活塞结构体,包括在缸筒内部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引导构件;磁体框架,支撑与活塞结构体一同移动的移动件,活塞结构体包括:引导构件;安装构件,连接在磁体框架;以及弹性构件,设置在引导构件和安装构件之间,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活塞的线性往复运动来压缩制冷剂的线性压缩机。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压缩机是指从马达或涡轮等动力发生装置接受动力并压缩空气或制冷剂等工作流体的装置。压缩机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工业领域或家电产品尤其是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以下称为“冷冻循环”)等。这样的压缩机根据压缩制冷剂的方式而可以区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compressor)、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压缩机,Rotarycompressor)、涡旋式压缩机(Scrollcompressor)。往复式压缩机是在活塞和缸筒之间形成有压缩空间,并且活塞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来压缩流体的方式,旋转式压缩机是利用在缸筒内部进行偏心旋转的辊子来压缩流体的方式,涡旋式压缩机是由螺旋形构成的一对涡旋盘相咬合并进行旋转来压缩流体的方式。最近,在往复式压缩机中不使用曲轴而利用直线往复运动的线性压缩机的使用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线性压缩机中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时所引起的机械损失少,具有提高压缩机的效率且结构较为简单的优点。线性压缩机构成为,在形成密闭空间的外壳内部布置缸筒而形成压缩室,并且覆盖压缩室的活塞在缸筒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线性压缩机反复地进行如下的过程,即,在活塞位于下死点(BDC,BottomDeadCenter)的过程中,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向压缩室吸入,在活塞位于上死点(TDC,TopDeadCenter)的过程中,压缩室的流体被压缩并吐出。在线性压缩机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压缩单元和驱动单元,在驱动单元中发生的移动的作用下,压缩单元利用共振弹簧进行共振运动并执行压缩及吐出制冷剂的过程。线性压缩机反复地执行如下的一系列过程,即,活塞利用共振弹簧在缸筒的内部进行高速往复运动,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吸入管将制冷剂吸入到外壳的内部后,利用活塞的前进运动从压缩空间吐出并通过吐出管向冷凝器移动。参照图2,当在活塞发生对齐不良时,活塞以发生偏心或倾斜的状态在缸筒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当活塞接触到缸筒时,活塞和缸筒上发生磨损而引起颗粒,并在疲劳累积的情况下还会引起损坏。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形,需要在活塞的可动部采用柔软的结构,从而减小接触压力的大小。作为现有技术的美国授权专利公报US9534591B号中,通过在活塞内部沿着长度方向插入可挠性推杆(Flexiblerod)来旨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可挠性推杆中仍然存在有因基于外力的反复作用的疲劳破坏导致其柔软功能丧失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提示出将活塞以接头(joint)方式结合来旨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接头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运转条件而使用润滑剂,因而增加制造费用,在接头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有当随着疲劳度的增加而发生松动间隔时,其柔软结构的功能丧失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授权专利公报US9534591B2(2017.02.03.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通过在活塞和缸筒的结合结构上追加设置抗疲劳性强的柔软结构,仅利用润滑面中产生的压力便能够实现活塞的对齐状态,从而防止活塞与缸筒的内壁相接触或减小向活塞作用的接触压力,由此能够提高压缩可靠性。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其可以包括:活塞结构体,包括在缸筒的内部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引导构件;以及磁体框架,支撑驱动所述活塞结构体的驱动部(或者磁体框架,支撑与所述活塞结构体一同移动的移动件),所述活塞结构体包括:所述引导构件;安装构件,连接在所述磁体框架;以及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安装构件之间,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并且,所述弹性构件可以构成为环形或环形的一部分形状,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结合在所述引导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方,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结合在所述引导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方。并且,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包括:圆筒形状的引导部;头部,设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前方,并压缩所述缸筒内部的压缩空间;以及第一结合部,设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后方,并结合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此时,所述安装构件可以包括:安装构件本体部,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全部或一部分;框架结合部,向所述安装构件本体部的外侧半径方向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磁体框架;以及第二结合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本体部的内周面。此时,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引导构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相结合的内侧结合部,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构件本体部的所述第二结合部相结合的外侧结合部。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包括:圆筒形状的引导部;头部,设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前方,并压缩所述缸筒内部的压缩空间;以及第一结合部,形成在所述引导部的内周面,并结合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其中,所述安装构件可以包括: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磁体框架;安装构件延伸部,从所述支撑板向前方延伸,并容置在所述引导部内部;以及第二结合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延伸部的外周面,并结合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其中,所述引导构件的后端部可以与所述支撑板隔开地配置。并且,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引导构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相结合的外侧结合部,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构件延伸部的所述第二结合部相结合的外侧结合部。并且,本专利技术可以还包括消音器结构体,所述消音器结构体位于所述活塞结构体的后方,并形成有从吸入管吸入的制冷剂经过的管路,所述支撑板配置在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消音器结构体之间,并贯穿设置有第一连通孔以使所述消音器结构体的制冷剂向所述引导构件内部的吸入空间流入。并且,所述安装构件延伸部可以构成为杆形态,在所述安装构件延伸部的外周面包括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相结合的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结合板。其中,所述结合板可以贯穿设置有第二连通孔,以使吸入到所述引导构件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第二连通孔。并且,所述安装构件延伸部可以构成为内部被贯穿的管形态,并在所述安装构件延伸部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相结合的所述第二结合部。并且,所述弹性构件可以构成为环形,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外侧结合部,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内侧结合部,所述外侧结合部包括结合在所述引导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方的外侧结合槽或外侧结合凸起,所述内侧结合部包括结合在所述引导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方的内侧结合槽或内侧结合凸起。此时,能够使所述引导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方形成的结合凸起通过的内侧滑动通道(innerslidingpassage)可以形成在位于所述弹性构件的内侧结合槽的一侧的内侧凸台,或者能够使所述弹性构件的外侧结合凸起通过的滑动通道(slidingpassage)形成在位于所述引导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方的结合槽的一侧的凸台。并且,能够使所述引导构件及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方的内周面形成的结合凸起通过的滑动通道可以形成在位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外侧结合槽的一侧的外侧凸台,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包括:活塞结构体,包括在缸筒的内部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引导构件;磁体框架,支撑与所述活塞结构体一同移动的移动件,/n其中,所述活塞结构体包括:/n所述引导构件;/n安装构件,连接在所述磁体框架;以及/n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之间,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8 KR 10-2019-01244331.一种压缩机,包括:活塞结构体,包括在缸筒的内部沿着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引导构件;磁体框架,支撑与所述活塞结构体一同移动的移动件,
其中,所述活塞结构体包括:
所述引导构件;
安装构件,连接在所述磁体框架;以及
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之间,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构成为环形或环形的一部分形状,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结合在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方,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结合在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引导构件包括:
圆筒形状的引导部;
头部,设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前方,并压缩所述缸筒的内部的压缩空间;以及
第一结合部,设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后方,并结合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安装构件包括:
安装构件本体部,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全部或一部分;
框架结合部,向所述安装构件本体部的外侧半径方向延伸,并连接在所述磁体框架;以及
第二结合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本体部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内周面设置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宇宙金泳泌李炅玟孙尚翼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