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56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染色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包括机架,机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后板,后板转动连接有若干喷液管,导液管与喷液管相连通,喷液管开设有若干通孔,喷液管沿轴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管,支管远离喷液管的端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喷头,喷头与喷液管轴向平行。染液通过导液管传输到喷液管内,喷液管在转动的同时,染液从通孔喷射到绞纱内层上进行染色,同时染液从支管两侧的喷头喷射出,对绞纱的外层进行喷液染色,染液同时对绞纱的内外层进行喷液染色,加快对绞纱的染色效率,防止绞纱内外层染色不均,对绞纱的染色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
本技术涉及染色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
技术介绍
染色机是纺织原料及其制品染色的设备。喷射式绞纱染色机是将绞纱(被染物)套(挂)在置于缸体内的旋转喷射管上,并随着喷射管转动,在进行染色时,染液从喷射管内喷出,喷到绞纱内层,然后染液逐步渗透到绞纱的外层,从而实现对绞纱整体进行染色的效果。公开号为CN10461185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和机盖,机盖盖合在机架上,机架的左侧固定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链轮,机架的左侧板的上部铰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前端伸入机架中并固定有喷液管,转动轴在机架外的部分固定有传动链轮,链条张紧在传动链轮和输出链轮之间,机架的底部具有锥形染料槽,锥形染料槽的底部具有出液管,机架的右侧固定有循环泵,出液管通过连接管与循环泵的进液口相连通,循环泵的出液口通接有输液管,输液管的上端穿过机架的右侧板并伸入喷液管的右端的插孔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改进型绞纱染色机在使用过程中,在进行染色时,绞纱套在喷液管上,染液从喷液管内喷出,喷到绞纱内层,然后染液逐步渗透到绞纱的外层,这样就容易形成同一绞线内、外层染色不均匀,即产生内外层层差的情况,增加了产品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具有染色效果较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后板,机架固定连接有储液箱,储液箱设有导液管,后板转动连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喷液管,导液管与喷液管靠近后板的一端相连通,喷液管远离后板的一端为闭合状态,喷液管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喷液管沿轴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管,支管与通孔在喷液管上交错设置,支管与喷液管轴向垂直设置,支管远离喷液管的一端为闭合状态,支管远离喷液管的端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喷头,喷头与喷液管轴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染液通过导液管传输到喷液管内,喷液管在转动的同时,染液从通孔喷射到绞纱内层上进行染色,同时染液从支管两侧的喷头喷射出,对绞纱的外层进行喷液染色,染液同时对绞纱的内外层进行喷液染色,加快对绞纱的染色效率,防止绞纱内外层染色不均,对绞纱的染色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管上端部固设有莲蓬状的雾化头,雾化头与喷头垂直设置,雾化头远离支管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小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液管在对绞纱进行染色时,染液从雾化头的小孔处喷出,对相邻的喷液管上的绞纱进行喷液染色,实现相邻的喷液管之间的互染,有利于提高染色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上端部固设有半圆形的承接块,喷液管远离后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承接块开设有与环形块相适配的半圆槽,环形块与半圆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柱和环形块,支撑柱对喷液管远离后板的一端进行支撑,环形块与半圆槽滑动连接,实现喷液管远离后板的一端能够正常转动,均衡喷液管两端的受力,有利于延长喷液管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柱包括粗杆和细杆,粗杆套设于细杆外部且与细杆滑动连接,粗杆远离后板的一侧连接有横杆,细杆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与横杆相适配的横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纱套在喷液管上时,横杆插在细杆上的横孔内,当绞纱染色结束,横杆从横孔内拔出,将细杆向下收缩到粗杆内,再将绞纱取下;当需要将绞纱套在喷液管上时,细杆向上移动,横杆插入横孔内,便于绞纱快速套在喷液管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液管包括若干管节,相邻的管节之间设有线槽,线槽截面为梯形,线槽包括底面和两个斜面,底面和斜面均开设有出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绞纱放置于线槽内,在对绞纱进行喷液染色时,底面和斜面上的出液孔同时对绞纱进行染色处理,增大了对绞纱内层的浸染面积,有利于加快染色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头为圆台状,喷头与支管连接一端半径小于远离支管一端半径,喷头内部设有细杆,细杆中部转动连接有盘体,盘体外壁固定有若干倾斜设置的螺旋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液从支管流入喷头内,染液的压力带动螺旋叶片旋转,染液从喷头呈螺旋状喷出,增大了喷头喷液染色的面积和染色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染色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开设有棱台状的出液口,出液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出液口与储液箱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喷纱后的染液出液口处排出,滤网对染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染液再回流到储液箱内,实现染液对绞纱的循环染色,减少了染液的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铰接有盖板,盖板上固设有观察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盖板,避免染液在喷射过程中飞溅到装置外部,减少染液的浪费,设置观察窗,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箱体内部纱线的染色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染液通过导液管传输到喷液管内,喷液管在转动的同时,染液从通孔喷射到绞纱内层上进行染色,同时染液从支管两侧的喷头喷射出,对绞纱的外层进行喷液染色,染液同时对绞纱的内外层进行喷液染色,加快对绞纱的染色效率,防止绞纱内外层染色不均,对绞纱的染色效果较好;2.喷液管在对绞纱进行染色时,染液从雾化头的小孔处喷出,对相邻的喷液管上的绞纱进行喷液染色,实现相邻的喷液管之间的互染,有利于提高染色效果;3.设置支撑柱和环形块,支撑柱对喷液管远离后板的一端进行支撑,环形块与半圆槽滑动连接,实现喷液管远离后板的一端能够正常转动,均衡喷液管两端的受力,有利于延长喷液管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旨在突显喷液管与支撑柱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箱体;21、顶板;22、底板;23、后板;3、储液箱;31、导液管;4、喷液管;41、通孔;5、支管;51、喷头;52、雾化头;521、小孔;6、支撑柱;61、承接块;42、环形块;62、粗杆;63、细杆;621、横杆;631、横孔;43、管节;431、线槽;432、出液孔;511、小杆;512、盘体;513、螺旋叶片;211、盖板;212、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包括顶板21、底板22和后板23,机架1采用生铁铸造,具有一定刚度和承重能力,箱体2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参照图1和图2,机架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包括顶板(21)、底板(22)和后板(23),机架(1)固定连接有储液箱(3),储液箱(3)设有导液管(31),后板(23)转动连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喷液管(4),导液管(31)与喷液管(4)靠近后板(23)的一端相连通,喷液管(4)远离后板(23)的一端为闭合状态,喷液管(4)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41),喷液管(4)沿轴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管(5),支管(5)与通孔(41)在喷液管(4)上交错设置,支管(5)与喷液管(4)轴向垂直设置,支管(5)远离喷液管(4)的一端为闭合状态,支管(5)远离喷液管(4)的端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喷头(51),喷头(51)与喷液管(4)轴向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包括顶板(21)、底板(22)和后板(23),机架(1)固定连接有储液箱(3),储液箱(3)设有导液管(31),后板(23)转动连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喷液管(4),导液管(31)与喷液管(4)靠近后板(23)的一端相连通,喷液管(4)远离后板(23)的一端为闭合状态,喷液管(4)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41),喷液管(4)沿轴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管(5),支管(5)与通孔(41)在喷液管(4)上交错设置,支管(5)与喷液管(4)轴向垂直设置,支管(5)远离喷液管(4)的一端为闭合状态,支管(5)远离喷液管(4)的端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喷头(51),喷头(51)与喷液管(4)轴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5)上端部固设有莲蓬状的雾化头(52),雾化头(52)与喷头(51)垂直设置,雾化头(52)远离支管(5)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小孔(5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色效果好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6),支撑柱(6)上端部固设有半圆形的承接块(61),喷液管(4)远离后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42),承接块(61)开设有与环形块(42)相适配的半圆槽,环形块(42)与半圆槽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超谷海平王波王汉齐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顺晟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