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53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除尘设备。该装置包括行走装置以及设置在行走装置上的气压供给装置、泡沫液供给装置、气体管路、液体管路、泡沫发生装置以及喷洒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和现有除尘系统效率低下、吸尘装置使用受限等问题,适用范围广、除尘效率高效、设计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除尘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目前,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入,改善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确保作业安全成为施工面临的重要课题。且对于山区和高原地区,钻爆法成为主要的隧道挖掘施工方式。采用钻爆法爆破后,将瞬间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分散度高,可以长期悬浮于空气中。根据行业内以往检测的数据显示,爆破75s后,小于5μm的颗粒物约占总颗粒数的96%,爆破产尘和工艺粉尘占总产尘量的80%~90%。且含有大量的CO、NOx、H2S、SO2、CH4等有毒有害气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不仅直接影响施工效率,还因空气混浊阻碍通视,干扰相互作业,严重制约施工进度,对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国内隧道施工主要采用喷雾洒水除尘、通风排尘和除尘器除尘3种方式。其中,通风排尘方式应用较多,通风排尘方式主要采用抽风、压风或二者结合的方式,通过大风量的新风输送,形成气体置换,稀释粉尘浓度,使粉尘分散到其他的空间,但是容易引起整个隧道的粉尘污染,也难以有效控制粉尘的扩散,尤其是对于长大隧道,随着隧道的纵深加大,沿程的压力损失对应增大,导致通风排尘的效果逐渐变差甚至起不到作用。喷雾洒水降尘仅用在爆破工序中,对抑尘和防止二次扩散有较好的作用,但是洒水降尘对空气中的粉尘除尘效率很低,喷雾会影响工人作业,使喷锚作业不能实施,并且浪费水资源,所以用喷雾洒水进行除尘是很难达到劳动卫生标准的。袋式除尘机的使用方法通常是像家用吸尘器一样,把吸风口放在尘源附近,将高浓度的含尘气体吸入除尘机净化,有极高的除尘效率和良好的除尘效果,并且能够就地收尘,减少粉尘总量,控制扩散,但这种除尘机体积较大,吹风风管要穿过模板台车、挂板台车,容易引发粉尘爆炸,并且台车上的工人仍然会收到粉尘的危害。综上所述,现有的隧道除尘技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不能够满足爆破施工后对掌子面迅速除尘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成本较低且能适用于隧道除尘的隧道除尘设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隧道除尘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除尘设备。该设备包括行走装置以及设置在行走装置上的气压供给装置、泡沫液供给装置、气体管路、液体管路、泡沫发生装置以及喷洒装置。在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装置由4个万向轮组成,其中两个万向轮用于转向并带有刹车装置。在实施例中,所述气压供给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减压阀,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提供生成泡沫所需的压力,所述减压阀用于维持通过所述减压阀后的空气压力保持稳定。在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管路包括气体压力表、节流阀以及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压力表用于显示气体压力,从而监测气体管路是否有漏气现象;所述节流阀用于对支路气体流量进一步进行限制和调节,用于保证泡沫液顺利从压力罐中出来并和气体混合;所述气体流量计用于调节与泡沫液混合的气体流量。在实施例中,所述泡沫液供给装置包括安全阀、排水口、注水口、压力罐以及泡沫液注入口,所述安全阀用于保证压力罐内压力不超过规定值;所述排水口用于排除压力罐内的液体,所述注水口用于在配置泡沫液时作为向压力罐内注水的通道;所述压力罐共设有4个罐体,四个罐体底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联通。在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管路包括液体压力表以及液体流量计,所述液体压力表用于显示液体压力,从而监测液体管路是否有漏液现象;所述液体流量计用于调节液体流量,从而控制泡沫量的多少。在实施例中,所述泡沫发生装置包括三通混合器、分流器以及发泡器;所述三通混合器用于将气体管路中的空气和液体管路中的泡沫液进行混合;所述分流器用于将混合后的泡沫液气体混合物分为三路,以保证泡沫生成数量。在实施例中,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泡沫环和风筒;所述泡沫环与3条泡沫管路相连。在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环与发泡器之间通过软管轮盘相连。空气压缩机产生空气和压力,产生的空气通过减压阀,在减压阀的作用下出口压力被控制在0.5mpa以内,之后空气通过三通接头被分成两路,一路进入压力罐,为压力罐提供压力,另外一路则作为发泡气体。较佳的,两条气路上都装有止回阀,防止关闭空压机后液体回流损坏设备。在提供空气的支路上安装有气体节流阀和气体流量计,两个部件共同作用进行气体流量调节。泡沫液在压力罐中受到压力作用被挤出,通过液体流量计的调节可以控制泡沫液的流量。压力罐中流出的泡沫液和发泡气体通过三通接头汇合,进入发泡器中,完成发泡。发泡产生的泡沫经过炮筒喷头被打散喷射到空气中,对空气中的烟尘进行吸附并沉降,达到除尘作用。在使用时,喷头可以喷洒微小气泡,在空中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对空气中的烟尘起到吸附作用,在吸附一定量的烟尘后,气泡会自然沉降,从而起到降尘的作用。本申请的除尘设备1与传统喷雾除尘设备相比,在用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泡沫的表面积远远大于水滴的表面积,这会大大增加对粉尘的吸附作用,提高水的利用率,起到较好的降尘效果。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隧道除尘设备的部件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隧道除尘设备的管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除尘设备包括行走装置以及设置在行走装置上的气压供给装置、泡沫液供给装置、气体管路、液体管路、泡沫发生装置以及喷洒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隧道除尘设备包括行走装置以及设置在行走装置上的气压供给装置、泡沫液供给装置、气体管路、液体管路、泡沫发生装置以及喷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由4个万向轮组成,其中两个万向轮用于转向并带有刹车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供给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减压阀,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提供生成泡沫所需的压力,所述减压阀用于维持通过所述减压阀后的空气压力保持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包括气体压力表、节流阀以及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压力表用于显示气体压力,从而监测气体管路是否有漏气现象;所述节流阀用于对支路气体流量进一步进行限制和调节,用于保证泡沫液顺利从压力罐中出来并和气体混合;所述气体流量计用于调节与泡沫液混合的气体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液供给装置包括安全阀、排水口、注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勇梁春瑜张睿康海波汪碧云陈先国彭雪峰魏福贵姚志刚周凯歌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法斯克盾构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