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仰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仰拱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隧道仰拱结构施工是采用现场作业,即在施工现场人工绑扎钢筋和模板现浇混凝土。但是现场浇筑隧道仰拱结构的施工方式,不仅需要多个施工步骤,而且机械化程度低,使得隧道仰拱结构实现硬化成型并可以受力时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对已开挖路段的变形沉降经常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快速施做隧道仰拱结构,使隧道结构尽早封闭成环,形成受力整体,对于隧道施工来说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拼装的隧道仰拱结构,以对已开挖路段的变形沉降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上述隧道仰拱结构,其包括:预制仰拱层,预制仰拱层包括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和一个第二仰拱预制件,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横向间隔分布,第二仰拱预制件位于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之间,且第二仰拱预制件的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的一端对应的可拆卸连接;第一仰拱预制件的顶部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二仰拱预制件的顶部设有纵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二安装槽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仰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制仰拱层,所述预制仰拱层包括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1)和一个第二仰拱预制件(2),两个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横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之间,且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的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的一端对应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的顶部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3),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的顶部设有纵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安装槽(4),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4)横向间隔开;/n预制仰拱填充层,所述预制仰拱填充层位于所述预制仰拱层的上方;所述预制仰拱填充层包括两个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仰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仰拱层,所述预制仰拱层包括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1)和一个第二仰拱预制件(2),两个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横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之间,且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的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的一端对应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仰拱预制件(1)的顶部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3),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的顶部设有纵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安装槽(4),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4)横向间隔开;
预制仰拱填充层,所述预制仰拱填充层位于所述预制仰拱层的上方;所述预制仰拱填充层包括两个第一预制填充构件(5)和一个第二预制填充构件(6),所述第二预制填充构件(6)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预制填充构件(5)之间;所述第一预制填充构件(5)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板(7)、第一承重板(8)和第二承重板(9);所述第一承重板(8)和所述第二承重板(9)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一承重板(8)和所述第二承重板(9)沿纵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承重板(8)和所述第二承重板(9)横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第二承重板(9)与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1)的第一安装槽(3)对应的可拆卸插接,两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第一承重板(8)与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的两个第二安装槽(4)对应的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二预制填充构件(6)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支撑板(10)和两个第三承重板(11),所述第三承重板(11)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0)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三承重板(11)沿纵向延伸,且两个所述第三承重板(11)横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三承重板(11)与所述第二仰拱预制件(2)的两个第二安装槽(4)对应的可拆卸插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李国良,黄银钉,刘国庆,陈绍华,朵生君,靳宝成,王飞,李辉,陈花顺,刘陆拓,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