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52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待安装预制梁安装前,分别在盖梁和桥台上沿隧道宽度方向安装横移轨道,然后将待安装预制梁置于横移轨道上的第一预设位置,再驱动待安装预制梁沿横移轨道由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通过安装横移轨道,能够方便地将待安装预制梁由第一预设位置沿横移轨道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以调节待安装预制梁的横向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横移架桥机安装预制梁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不受架桥机与隧道净空的影响,通过直接横向移动待安装预制梁,即可实现隧道内桥台两端的预制梁安装,安装方法简单,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建设中,为了考虑施工方便,通常情况下将桥台设置于隧道洞口,以便将桥梁与隧道连接。但在某些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桥梁无法通过调整跨径将桥台设置于隧道洞口,或由于地质原因,隧道洞口的围岩比较破碎,承载能力不足,无法将桥台设置于隧道洞口。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将桥台设置于隧道洞内,形成一个桥隧相叠区。但这种设计方式,由于桥台位于隧道洞内,且隧道洞通常为圆弧拱状结构,隧道洞内的空间有限,因此,架桥机容易与隧道洞身的内壁两侧产生干涉,从而架桥机在隧道洞内的横向移动范围很小,导致隧道洞内桥台两端的预制梁安装困难,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作业过程简单,预制梁安装方便,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待安装预制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待安装预制梁(1)安装前,完成盖梁(100)以及隧道(200)内桥台(300)的布置,架桥机(400)进入隧道(200)内,并将前支腿(401)置于隧道(200)内的地面(201)上,中拖轮(402)置于已安装预制梁(3)上,已安装预制梁(3)位于盖梁(100)远离隧道(200)的一侧,分别在盖梁(100)和桥台(300)上沿隧道(200)宽度方向安装横移轨道(2);/nS2、将待安装预制梁(1)运输至架桥机(400)尾端,架桥机(400)提梁、喂梁、落梁,以将待安装预制梁(1)置于横移轨道(2)上的第一预设位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安装预制梁(1)安装前,完成盖梁(100)以及隧道(200)内桥台(300)的布置,架桥机(400)进入隧道(200)内,并将前支腿(401)置于隧道(200)内的地面(201)上,中拖轮(402)置于已安装预制梁(3)上,已安装预制梁(3)位于盖梁(100)远离隧道(200)的一侧,分别在盖梁(100)和桥台(300)上沿隧道(200)宽度方向安装横移轨道(2);
S2、将待安装预制梁(1)运输至架桥机(400)尾端,架桥机(400)提梁、喂梁、落梁,以将待安装预制梁(1)置于横移轨道(2)上的第一预设位置(4);
S3、驱动待安装预制梁(1)沿横移轨道(2)移动,以使待安装预制梁(1)由横移轨道(2)上的第一预设位置(4)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5);
S4、将待安装预制梁(1)顶升至脱离横移轨道(2),以将横移轨道(2)拆除;
S5、拆除横移轨道(2)后,将待安装预制梁(1)降落至与第二预设位置(5)对应的支座(6)上,待安装预制梁(1)安装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和步骤S3中,第一预设位置(4)对应于盖梁(100)中部的支座(6),第二预设位置(5)对应于盖梁(100)端部的支座(6),支座(6)用于支撑待安装预制梁(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相叠区预制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安装预制梁(1)的两端均安装有滑动部(11),滑动部(11)能够与盖梁(10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高斯卢怡陶罗鹏杨军宏王俊高佳峰严朝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