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及接收结构,该结构包括现浇的接收基座以及设于所述接收基座上方的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埋设于所述接收基座内的预埋组件以及呈倾斜设置的两排轨道,所述接收基座至少位于两排所述轨道之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预埋组件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的上表面并连接有固定所述轨道的轨道压板,所述盾构机位于两排所述轨道上方时轨道接触点和所述盾构机中心点的连线在所述轨道倾斜方向的延长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混凝土结构作为接收底座,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及接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及接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等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盾构法施工凭借安全性较高、工作效率较强、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更加环保、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障、经济性更高等诸多优势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盾构法施工技术水平的进步,盾构施工接收条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且不尽相同。盾构接收施工条件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车站端头井(明挖车站或暗挖车站)内进行盾构机接收,另一种则是在盾构区间节点井内进行盾构机接收,以上两种接收方式在地铁盾构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盾构接收施工条件下,采用的盾构接收方法一般为安装盾构接收基座进行接收施工。当盾构施工受接收场地限制,尤其在不具备吊装条件且接收空间受限的暗挖站内时,盾构接收施工变得尤为困难。在实际盾构接收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普遍而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当盾构接收场地处于地下水位以下且狭小封闭受限的环境施工时,为保证施工作业不受地下水的影响,确保盾构机安全、顺利接收,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地下水位将至结构标高最低处以下1米。在此施工作业环境下,存在如何进行盾构机接收基座的安装、拆除、如何进行基座标高调整、盾构接收作业环境无水状态、确保顺利接收施工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难点,常常会采用一些传统的措施方法。如采用在暗挖车站结构底板铺设钢板,在钢板上安装盾构接收基座,进行盾构接收基座标高调整的形式进行接收,并对基坑周围进行降水施工。但实践证明,以上采用安装盾构接收基座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由于盾构接收作业面处于狭小封闭受限的暗挖车站结构内,铺设钢板、安装盾构接收基座工序时,不易进行钢板及盾构接收基座的吊装及铺设、安装;另一方面,由于盾构接收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无法保证施工作业面无水状态;其次,采用此施工方法各项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及接收结构,适用于接收场地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狭小封闭空间作业等多种复杂现场条件的盾构接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暗挖车站内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结构的同时绑扎接收基座的钢筋结构;于所述接收基座的钢筋结构上端面固定安装预埋组件;进行结构底板和所述接收基座的混凝土浇筑,使所述预埋组件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的上表面,所述接收基座至少位于所述预埋组件之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待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于所述接收基座上安装供盾构机运行且倾斜设置的两排轨道,并通过轨道压板与所述预埋组件顶端连接对所述轨道进行固定,所述盾构机于所述轨道上运行时轨道接触点和所述盾构机中心点的连线在所述轨道倾斜方向的延长线上;移动所述盾构机由隧道端头至两排所述轨道上进行接收。可选地,所述接收基座位于所述预埋组件之间的上表面呈弧形且与所述盾构机的弧度匹配,所述接收基座位于所述预埋组件外侧的上表面向上倾斜设置。可选地,所述轨道为工字钢轨,所述工字钢轨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抵于所述工字钢轨底部翼缘板上方的多个所述轨道压板。可选地,所述预埋组件包括埋设于所述接收基座内的预埋钢板以及与所述预埋钢板固定连接的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的上表面,所述轨道压板与所述预埋螺栓连接。可选地,所述预埋组件包括沿所述接收基座接收方向布设的两道所述预埋钢板,每道所述预埋钢板上固设有呈两排等距排列的多个所述预埋螺栓。可选地,所述预埋螺栓垂直固设于所述预埋钢板上且与所述轨道倾斜角度一致。可选地,所述轨道压板套设于所述预埋螺栓上,所述轨道压板上表面设有螺接于所述预埋螺栓上的锁紧螺母。以及,一种用于盾构机的接收结构,包括现浇的接收基座以及设于所述接收基座上方的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埋设于所述接收基座内的预埋组件以及呈倾斜设置的两排轨道,所述接收基座至少位于两排所述轨道之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预埋组件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的上表面并连接有固定所述轨道的轨道压板,所述盾构机位于两排所述轨道上方时轨道接触点和所述盾构机中心点的连线在所述轨道倾斜方向的延长线上。可选地,所述预埋组件包括埋设于所述接收基座内的预埋钢板以及固设于所述预埋钢板上方的多个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并与所述轨道压板连接,所述轨道压板压抵于所述轨道的底部翼缘板上。可选地,所述接收基座位于所述预埋组件之间的上表面呈弧形且与所述盾构机的弧度匹配,所述接收基座位于所述预埋组件外侧的上表面向上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混凝土结构作为接收底座,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2、采用混凝土结构现浇形成凹弧形底板,解决了安装盾构接收基座等方法适用的局限性,可适用于接收场地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狭小封闭空间作业等多种复杂现场条件的盾构接收;3、施工工艺简单,打破了常规方法安装盾构接收基座,无需铺设大型钢板、调整标高等步骤,优化了施工工艺,显著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充分体现了经济性及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用于盾构机的接收结构在暗挖车站主体结构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用于盾构机的接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用于盾构机的接收结构接收盾构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用于盾构机的接收结构中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于暗挖车站内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结构的同时绑扎接收基座3的钢筋结构。在实际施工中,如图1所示,需提前施作暗挖车站主体结构1,以进行后续结构底板以及接收基座3的施工,并根据盾构机2直径尺寸、弧度,设计图纸,根据该图纸进行施作。接收基座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使得圆形结构的盾构机2可顺利运行,因此,在绑扎接收基座3的钢筋结构时需匹配形成上表面呈凹陷状的钢筋结构。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接收基座3上表面也可设置成水平结构,可通过垫高轨道4的安装高度完成接收,使轨道4顶端与接收基座3的上表面的高度差匹配于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于暗挖车站内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结构的同时绑扎接收基座的钢筋结构;/n于所述接收基座的钢筋结构上端面固定安装预埋组件;/n进行结构底板和所述接收基座的混凝土浇筑,使所述预埋组件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的上表面,所述接收基座至少位于所述预埋组件之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n待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于所述接收基座上安装供盾构机运行且倾斜设置的两排轨道,并通过轨道压板与所述预埋组件顶端连接对所述轨道进行固定,所述盾构机于所述轨道上运行时轨道接触点和所述盾构机中心点的连线在所述轨道倾斜方向的延长线上;/n移动所述盾构机由隧道端头至两排所述轨道上进行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暗挖车站内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结构的同时绑扎接收基座的钢筋结构;
于所述接收基座的钢筋结构上端面固定安装预埋组件;
进行结构底板和所述接收基座的混凝土浇筑,使所述预埋组件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的上表面,所述接收基座至少位于所述预埋组件之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
待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于所述接收基座上安装供盾构机运行且倾斜设置的两排轨道,并通过轨道压板与所述预埋组件顶端连接对所述轨道进行固定,所述盾构机于所述轨道上运行时轨道接触点和所述盾构机中心点的连线在所述轨道倾斜方向的延长线上;
移动所述盾构机由隧道端头至两排所述轨道上进行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座位于所述预埋组件之间的上表面呈弧形且与所述盾构机的弧度匹配,所述接收基座位于所述预埋组件外侧的上表面向上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工字钢轨,所述工字钢轨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抵于所述工字钢轨底部翼缘板上方的多个所述轨道压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件包括埋设于所述接收基座内的预埋钢板以及与所述预埋钢板固定连接的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的顶端外露于所述接收基座的上表面,所述轨道压板与所述预埋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智多,耿晓亮,徐田坤,刘响钟,程晋,刘昱,王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