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式重入分支井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9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轮式重入分支井方法及装置,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部钻杆或油管、涡轮节、水力锚、导向器,在导向器内制有导向孔,在导向孔内穿装柔性杆,柔性杆的一端连接活塞体,柔性杆的另一端连接导引头,导引头可沿导向孔穿出导向器,在柔性杆与活塞体连接的一端套装弹簧,所述活塞体在由钻杆或油管、涡轮节内管、水力锚内腔组成的通道内滑动,在活塞体顶面轴向制有单向空腔,单向空腔内部径向分布上、下两对通孔,两对通孔夹角为9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支井重入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且识别快速高效。利用该方法可在多分支井眼内下一趟管柱完成解除锚定和再次引导至其它井眼的工作,实现方法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式重入分支井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中钻采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井下作业方法,尤其是一种重入分支井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分支井是提高油田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它是从一个主井眼中侧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井眼的井,减少布井数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及油气藏采收率。由于分支井井下存在多个分支井眼,完井后各类井下工具下入井底时,需要利用定位导向重新进入分支井眼。若分支井存在多个分支或需完成多组工具下入,则需消耗大量能源和时间完成导向工具的装入取出工作,对油气井井下作业成本造成巨大消耗。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如下相关公开专利技术专利1、多分支井后期作业管柱重入方法(CN101787856A),该方法利用导向键和导向槽相配合的原理,在分支井眼上方预设导向槽,导向槽与分支井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为引导角。下入管柱时预设带有导向键和一定角度的弯引鞋,导向键与弯引鞋在水平面投影的夹角应等于引导角。利用管柱下入时导向键与导向槽相配合,可完成弯引鞋进入分支井眼,从而引导后期作业管柱进入分支井眼。该方法完成多分支井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入分支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部钻杆或油管、涡轮节、水力锚、导向器,在导向器内制有导向孔,在导向孔内穿装柔性杆,柔性杆的一端连接活塞体,柔性杆的另一端连接导引头,导引头可沿导向孔穿出导向器,在柔性杆与活塞体连接的一端套装弹簧,所述活塞体在由钻杆或油管、涡轮节内管、水力锚内腔组成的通道内滑动,在活塞体顶面轴向制有单向空腔,单向空腔内部径向分布上、下两对通孔,上通孔用于启动涡轮,下通孔用于水力锚锚定与卸压,两对通孔夹角为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入分支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部钻杆或油管、涡轮节、水力锚、导向器,在导向器内制有导向孔,在导向孔内穿装柔性杆,柔性杆的一端连接活塞体,柔性杆的另一端连接导引头,导引头可沿导向孔穿出导向器,在柔性杆与活塞体连接的一端套装弹簧,所述活塞体在由钻杆或油管、涡轮节内管、水力锚内腔组成的通道内滑动,在活塞体顶面轴向制有单向空腔,单向空腔内部径向分布上、下两对通孔,上通孔用于启动涡轮,下通孔用于水力锚锚定与卸压,两对通孔夹角为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节包括定子组、转子组,所述的定子组包括涡轮外管、定子、定子固定于涡轮外管内壁,所述的转子组包括涡轮内管、转子,转子固定于涡轮内管外壁,转子与定子啮合,在涡轮内管下部设有入液槽与入液孔,液体可经入液槽和入液孔流入涡轮节,在涡轮外管上部设有出液孔,液体可经出液孔流出涡轮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组还包括外管端盖、涡轮外管一端与外管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钻杆或油管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组还包括一内管端盖,内管端盖的一端与涡轮内管通过螺纹连接,内管端盖的另一端与水力锚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沁伊向艺李德明陈一民张婷婷冯春艳邱思杨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