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462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S1)在建筑物基础内预埋多根调节柱,调节柱一端伸出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面;S2)在施工面上放样出下支墩的施工区域,在施工区域内标识出支撑钢板的投影基准;S3)在施工区域内绑扎下支墩的钢筋笼,调整施工区域内至少三个调节柱保持竖直,在调节柱的伸出端螺接调节套筒;S4)在钢筋笼的顶端安放支撑钢板;S5)以投影基准为检测基准,调节支撑钢板的标高、水平度和位置度,固定支撑钢板与钢筋笼;S6)围绕钢筋笼支设下支墩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下支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通过调节柱和调节套筒调整支撑钢板的安装精度,从而改善用于安放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平台施工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是人类频繁遭受的一种自然灾害,在与地震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建筑物的抗震意识日益提高,楼房、桥梁等建筑设施的隔震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建筑中主要是在建筑物基础或下部设置由隔震器、阻尼装置等组成的隔震层,从而降低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常用的减隔震结构是隔震橡胶支座,用来阻隔地震波向建筑物上部结构传播,地震能量经隔震橡胶支座的隔震层耗能元件的吸收,减小了上部结构的结构变形,达到预期的抗震、防震要求,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知,隔震橡胶支座能够对建筑物抗震、防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地震频发地区,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更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执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安装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平台施工精度差,影响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精度,因此,亟需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去完成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平台的施工,从而提高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平台在施工中施工精度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以改善因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平台施工精度差而造成的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精度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所述置放平台施做在建筑物基础上,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建筑物基础内预埋多根调节柱,每一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面;S2)在所述施工面上放样出用于支撑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下支墩的施工区域,并在所述施工区域内标识出用于安放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支撑钢板在所述施工区域内的投影基准,所述支撑钢板安装于所述下支墩的上表面;S3)在所述施工区域内绑扎用于组成所述下支墩的钢筋笼,将所述施工区域内的至少三个预埋的调节柱调整为保持竖直,在每一竖直的调节柱的伸出端螺接一个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能够沿对应的竖直的调节柱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S4)在所述钢筋笼的顶端安放所述支撑钢板,并使得所述调节套筒朝向所述支撑钢板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支撑钢板相接触;S5)以所述支撑钢板的投影基准为检测基准,调节所述支撑钢板的标高、水平度和位置度,在调节完成后,固定所述支撑钢板与所述钢筋笼;S6)围绕所述钢筋笼支设下支墩模板,向支设完成的下支墩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下支墩。具体地,所述调节套筒与所述支撑钢板接触的一端端面为半球形面。具体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执行步骤S4)之前,在所述支撑钢板上开设多个过孔,在每一所述过孔两端分别设置锚固螺栓和锚固钢筋,所述锚固螺栓穿过对应的过孔与对应的锚固钢筋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锚固钢筋包括锚固筋主体部和锚固套筒部,所述锚固螺栓与所述锚固套筒部螺接。具体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执行步骤S5)之后,通过连接筋固定所述锚固钢筋和所述钢筋笼。具体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钢筋笼内固定设置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调节柱一一对应的导向通孔,所述调节柱的伸出端穿过对应的导向通孔与对应的螺纹套筒螺接。具体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支撑钢板朝向所述钢筋笼的一面上设置多根强化钢筋,将每一所述强化钢筋与所述钢筋笼固定。具体地,所述强化钢筋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钢板上的竖直部和弯折部。具体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支撑钢板与所述钢筋笼固定后,将所述调节套筒与所述支撑钢板焊接。具体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执行步骤S5)之后,对所述支撑钢板的标高、水平度和位置度进行复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在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面上放样出支撑隔震橡胶支座的下支墩的施工区域后,为了确保后续安装在下支墩座上的用于安放隔震橡胶支座的支撑钢板的安装精度,在施工区域内标识出支撑钢板在施工区域内的投影基准,以便后续以该投影基准作为检测基准对支撑钢板的标高、水平度和位置度进行检测、调整,调节柱在施做建筑物基础时其一端预先埋设在建筑物基础内,在下支墩的钢筋笼绑扎完毕后,调整调节柱保持竖直,在调节柱的伸出端螺接调节套筒,之后在钢筋笼上放置支撑钢板使支撑钢板与调节套筒接触,转动调节套筒在调节柱延伸方向上下移动从而调整支撑钢板的标高和水平度,确保支撑钢板的安装精度,在支撑钢板的标高、水平度和位置度均达标后,固定支撑钢板与钢筋笼,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支撑钢板的安装精度不变,之后架设下支墩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下支墩,使得支撑钢板与下支墩成为一体,避免在安装隔震橡胶支座时支撑钢板在下支墩上移动从而影响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通过调节柱和调节套筒调整安放隔震橡胶支座的支撑钢板的安装精度,从而改善用于安放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平台施工精度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中下支墩与建筑物基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中钢筋笼与支撑钢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图2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建筑物基础与调节柱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支撑钢板和锚固钢筋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支墩2支撑钢板3钢筋笼4调节柱5调节套筒6锚固螺栓7锚固钢筋8连接筋9导向板21强化钢筋71锚固套筒部72锚固钢筋主体部100建筑物基础101施工面211竖直部212弯折部31竖直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施做在建筑物基础100上,图1所示为下支墩与建筑物基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钢筋笼与支撑钢板的安装示意图,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建筑物基础100内预埋多根调节柱4,每一所述调节柱4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建筑物基础100的施工面101;S2)在所述施工面101上放样出用于支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所述置放平台施做在建筑物基础(1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在所述建筑物基础(100)内预埋多根调节柱(4),每一所述调节柱(4)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建筑物基础(100)的施工面(101);/nS2)在所述施工面(101)上放样出用于支撑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下支墩(1)的施工区域,并在所述施工区域内标识出用于安放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支撑钢板(2)在所述施工区域内的投影基准,所述支撑钢板(2)安装于所述下支墩(1)的上表面;/nS3)在所述施工区域内绑扎用于组成所述下支墩(1)的钢筋笼(3),将所述施工区域内的至少三个预埋的调节柱(4)调整为保持竖直,在每一竖直的调节柱(4)的伸出端螺接一个调节套筒(5),所述调节套筒(5)能够沿对应的竖直的调节柱(4)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nS4)在所述钢筋笼(3)的顶端安放所述支撑钢板(2),并使得所述调节套筒(5)朝向所述支撑钢板(2)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支撑钢板(2)相接触;/nS5)以所述支撑钢板(2)的投影基准为检测基准,调节所述支撑钢板(2)的标高、水平度和位置度,在调节完成后,固定所述支撑钢板(2)与所述钢筋笼(3);/nS6)围绕所述钢筋笼(3)支设下支墩模板,向支设完成的下支墩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下支墩(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置隔震橡胶支座的置放平台的施工方法,所述置放平台施做在建筑物基础(1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建筑物基础(100)内预埋多根调节柱(4),每一所述调节柱(4)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建筑物基础(100)的施工面(101);
S2)在所述施工面(101)上放样出用于支撑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下支墩(1)的施工区域,并在所述施工区域内标识出用于安放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支撑钢板(2)在所述施工区域内的投影基准,所述支撑钢板(2)安装于所述下支墩(1)的上表面;
S3)在所述施工区域内绑扎用于组成所述下支墩(1)的钢筋笼(3),将所述施工区域内的至少三个预埋的调节柱(4)调整为保持竖直,在每一竖直的调节柱(4)的伸出端螺接一个调节套筒(5),所述调节套筒(5)能够沿对应的竖直的调节柱(4)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S4)在所述钢筋笼(3)的顶端安放所述支撑钢板(2),并使得所述调节套筒(5)朝向所述支撑钢板(2)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支撑钢板(2)相接触;
S5)以所述支撑钢板(2)的投影基准为检测基准,调节所述支撑钢板(2)的标高、水平度和位置度,在调节完成后,固定所述支撑钢板(2)与所述钢筋笼(3);
S6)围绕所述钢筋笼(3)支设下支墩模板,向支设完成的下支墩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下支墩(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5)与所述支撑钢板(2)接触的一端端面为半球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步骤S4)之前,在所述支撑钢板(2)上开设多个过孔,在每一所述过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升赵伟樊军林王瑞良张鹏任文哲雷亚军任全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