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46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备混凝土:通过破碎设备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操作制得碎石,之后将碎石、水泥、水、减水剂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制取混凝土;步骤B、性能加强:向混合物中加入加强纤维并继续搅拌以得到混凝土;步骤C、砌墙:在施工现场对应室内墙处搭设钢筋,并在钢筋外堆砌砖墙;步骤D、墙胚成型:向砖墙和钢筋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墙胚;步骤E、抹灰:用砂浆在墙体上进行抹灰操作,并通过腻子对墙面进行找平,之后涂覆乳胶漆;所述破碎设备包括粉碎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了控制装置使收集箱拆卸时不会有灰尘外泄;设置了粉碎装置可以更好的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墙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在搭设好基础的钢筋和砖墙后,需要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充,形成坯墙。而混凝土是通过水泥、沙子、碎石以上适当比例混合后加水搅拌制得。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加快,需要使用到的混凝土增长了近3倍,从而对于碎石的需求也日益上升。但自然环境中的碎石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样大的需求度下,碎石已经出现了资源短缺的情况。再继续使用自然碎石必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现有的破碎设备对大小不一的建筑废屑进行破碎时,较大的建筑废屑会产生过多的粉尘以及残渣,影响建筑废屑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建筑废屑本身具有韧性,在破碎时不能很好的破碎成完整符合施工要求的碎石产品,破碎时会产生大量灰尘影响环境。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破碎,提高室内建筑施工质量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备混凝土:通过破碎设备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制备混凝土:通过破碎设备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操作制得碎石,之后将碎石、水泥、水、减水剂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之后向原料中加入膨胀剂继续搅拌后制得混合物;该原料还包括污泥和煤灰;所述污泥为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污泥在与其他物料混合之前,需要进行除臭操作;所述除臭操作如下:沉淀物由沉淀池池底取出后,被置于搅拌机内;之后向搅拌机内投入活性炭,启动搅拌机对沉淀物和活性炭进行混合,使得活性炭对污泥的臭味进行吸附;/n步骤B、性能加强:向混合物中加入加强纤维并继续搅拌以得到混凝土;/n步骤C、砌墙:在施工现场对应室内墙处搭设钢筋,并在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混凝土:通过破碎设备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操作制得碎石,之后将碎石、水泥、水、减水剂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之后向原料中加入膨胀剂继续搅拌后制得混合物;该原料还包括污泥和煤灰;所述污泥为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污泥在与其他物料混合之前,需要进行除臭操作;所述除臭操作如下:沉淀物由沉淀池池底取出后,被置于搅拌机内;之后向搅拌机内投入活性炭,启动搅拌机对沉淀物和活性炭进行混合,使得活性炭对污泥的臭味进行吸附;
步骤B、性能加强:向混合物中加入加强纤维并继续搅拌以得到混凝土;
步骤C、砌墙:在施工现场对应室内墙处搭设钢筋,并在钢筋外堆砌砖墙;
步骤D、墙胚成型:向砖墙和钢筋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墙胚;
步骤E、抹灰:用砂浆在墙体上进行抹灰操作,并通过腻子对墙面进行找平,之后涂覆乳胶漆。
所述破碎设备包括破碎箱(1)、设于破碎箱(1)上方的两个第一挡板(11)、设于破碎箱(1)下方的收集箱(5)、设于收集箱(5)上方的控制装置(6)和盖板(51)、设于收集箱(5)侧面的输出斗(4)、设于第一挡板(11)下方的粉碎装置(7)、设于粉碎装置(7)下方的第二粉碎件(8)、设于第二粉碎件(8)下方并位于收集箱(5)上方的凸轮(9)、设于凸轮(9)上方的筛板(92)、设于破碎箱(1)侧面的第一吹风模块(2)、连接于第一吹风模块(2)的第一管道(21)、连接于第一管道(21)并设在破碎箱(1)上的第二吸风模块(22)、设于破碎箱(1)侧面的两个第一吸风模块(3)、连接于两个第一吸风模块(3)的第二管道(31)、设于第二管道(31)上的过滤件(32);所述破碎箱(1)内部分为R、S、T三个区域;所述第二吸风模块(22)连通R区域;所述第一吸风模块(3)连通S区域;所述R区域设有降温模块;所述S区域设有加热模块;所述粉碎装置(7)包括设于破碎箱(1)两侧的气缸(71)、连接于气缸(71)的推动件(72)、设在推动件(72)上的多个电钻模块(74)、连接于推动件(72)的连杆组件(76)、连接于连杆组件(76)的第四板件(77)、设于第四板件(77)上的第九杆件(773)、设于推动件(72)上方的第五板件(79)、设于第五板件(79)上的斜角(791)、设于第五板件(79)下方的第四挡板(792)、设于第四挡板(792)下方的第三导向件(794)、连接于第四挡板(792)的第八杆件(793);设备运动时,需要工人打开第一挡板11,将建筑废料投入进破碎箱1中,进入R区域,之后打开斜角791,建筑废料进入S区域,之后气缸71推动推动件72,推动件72上的多个电钻模块74旋转进行碎石,同时推动件72运动回通过连杆组件76带动第四板件77旋转,之后碎石进入到T区域,在第二粉碎件8的作用下碎成小块石头,之后落在筛板92上,凸轮9带动筛板92震动,最后尘土落在收集箱5中,小石块在输出斗4处运输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污泥、煤灰、碎石、水泥、水、减水剂的重量比为为0.3:0.2:3.5:2.5: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加强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玻璃纤维三份,聚丙烯纤维二份,聚氯乙烯树脂一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7)还包括设于破碎箱(1)上的第二导向件(73)、设于推动件(72)下方的第四杆件(75)、连接于第五板件(79)的第五杆件(78)、连接于第五杆件(78)的第七板件(781)、设于第七板件(781)上的套筒(782);所述连杆组件(76)包括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左尚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