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4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过滤池、一级沉淀池和生化池,所述过滤池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一级沉淀池,所述一级沉淀池远离所述过滤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生化池,所述生化池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生化池远离所述一级沉淀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二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远离所述生化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消毒池。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池、生化池和净化池,极大的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经济性较好,通过设置一级浊度传感器、二级浊度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便于对水质处理过程进行监测,保证了处理效果,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在我国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的进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而这些污水,都需要经过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现有的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大多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低,废水处理效率较低,且无有效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废水净化在利用装置处理效率较低和无有效监测手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过滤池、一级沉淀池和生化池,所述过滤池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一级沉淀池,所述一级沉淀池远离所述过滤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生化池,所述生化池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生化池远离所述一级沉淀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二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远离所述生化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消毒池,所述消毒池远离所述二级沉淀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化池,所述净化池远离所述消毒池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手动阀,所述净化池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远离所述净化池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采用钣金材质,所述密封盖上均布设置三个所述下料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过滤池的设计,起到过滤的作用,通过所述过滤池一侧连接所述一级沉淀池,便于进行一级静置沉淀,通过所述一级沉淀池一侧连接所述生化池,便于通过微生物代谢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通过所述生化池一侧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便于进行二级静置沉淀,通过所述二级沉淀池一侧连接所述消毒池,起到消毒的作用,通过所述消毒池一侧连接所述净化池,起到过滤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所述高压水泵,便于提供输水动力,通过所述密封盖上连接所述下料斗,便于下料。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过滤池上均布设置有四个所述底座,所述净化池内设置有活性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池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一级浊度传感器,所述一级浊度传感器的型号为InPro8050,所述二级沉淀池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二级浊度传感器,所述二级浊度传感器的型号为InPro8050,所述一级浊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二级浊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一级沉淀池一侧连接所述一级浊度传感器,便于进行浊度监测,通过所述二级沉淀池一侧连接所述二级浊度传感器,便于进行浊度监测。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池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水质传感器,所述水质传感器的型号为WQ201B,所述水质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净化池一侧连接所述水质传感器,便于对水质进行监测。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池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一级排污管,所述一级排污管上设置有手动阀,所述二级沉淀池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二级排污管,所述二级排污管上设置有手动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一级沉淀池一侧连接所述一级排污管,便于进行排污,通过所述二级沉淀池一侧连接所述二级排污管,便于进行排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废水净化在利用装置处理效率较低和无有效监测手段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池、生化池和净化池,极大的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经济性较好,通过设置一级浊度传感器、二级浊度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便于对水质处理过程进行监测,保证了处理效果,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的控制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过滤池;2、一级沉淀池;3、控制箱;4、生化池;5、二级沉淀池;6、消毒池;7、净化池;8、排水管;9、密封盖;10、高压水泵;11、下料斗;12、底座;13、活性炭层;14、一级排污管;15、一级浊度传感器;16、二级排污管;17、二级浊度传感器;18、水质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过滤池1、一级沉淀池2和生化池4,过滤池1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级沉淀池2,一级沉淀池2远离过滤池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生化池4,生化池4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生化池4远离一级沉淀池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二级沉淀池5,二级沉淀池5远离生化池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消毒池6,消毒池6远离二级沉淀池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化池7,净化池7远离消毒池6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排水管8上设置有手动阀,净化池7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9,密封盖9远离净化池7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高压水泵10,高压水泵10通过导线与控制箱3连接,密封盖9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下料斗11,下料斗11采用钣金材质,密封盖9上均布设置三个下料斗11,通过过滤池1的设计,起到过滤的作用,通过过滤池1一侧连接一级沉淀池2,便于进行一级静置沉淀,通过一级沉淀池2一侧连接生化池4,便于通过微生物代谢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通过生化池4一侧连接二级沉淀池5,便于进行二级静置沉淀,通过二级沉淀池5一侧连接消毒池6,起到消毒的作用,通过消毒池6一侧连接净化池7,起到过滤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密封盖9上设置高压水泵10,便于提供输水动力,通过密封盖9上连接下料斗11,便于下料。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池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座12,过滤池1上均布设置有四个底座12,净化池7内设置有活性炭层13,通过过滤池1的底部连接底座12,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一级沉淀池2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一级浊度传感器15,一级浊度传感器15的型号为InPro8050,二级沉淀池5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二级浊度传感器17,二级浊度传感器17的型号为InPro8050,一级浊度传感器15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箱3连接,二级浊度传感器17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箱3连接,通过一级沉淀池2一侧连接一级浊度传感器15,便于进行浊度监测,通过二级沉淀池5一侧连接二级浊度传感器17,便于进行浊度监测,净化池7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1)、一级沉淀池(2)和生化池(4),所述过滤池(1)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一级沉淀池(2),所述一级沉淀池(2)远离所述过滤池(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生化池(4),所述生化池(4)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所述生化池(4)远离所述一级沉淀池(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二级沉淀池(5),所述二级沉淀池(5)远离所述生化池(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消毒池(6),所述消毒池(6)远离所述二级沉淀池(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化池(7),所述净化池(7)远离所述消毒池(6)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上设置有手动阀,所述净化池(7)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远离所述净化池(7)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高压水泵(10),所述高压水泵(10)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箱(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1)、一级沉淀池(2)和生化池(4),所述过滤池(1)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一级沉淀池(2),所述一级沉淀池(2)远离所述过滤池(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生化池(4),所述生化池(4)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所述生化池(4)远离所述一级沉淀池(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二级沉淀池(5),所述二级沉淀池(5)远离所述生化池(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消毒池(6),所述消毒池(6)远离所述二级沉淀池(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化池(7),所述净化池(7)远离所述消毒池(6)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上设置有手动阀,所述净化池(7)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远离所述净化池(7)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高压水泵(10),所述高压水泵(10)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箱(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9)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下料斗(11),所述下料斗(11)采用钣金材质,所述密封盖(9)上均布设置三个所述下料斗(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平陈昌明陈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泉诏环境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