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43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连续复合螺旋箍筋,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固定连接在一起;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对称设置在混凝土的两端约束边缘构件处;连续复合螺旋箍筋与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的重叠区域内均匀设置有纵筋,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中均匀设置有竖向分布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墙体边缘设置连续复合螺旋箍筋,能够有效约束核心混凝土,增大混凝土的有效约束区面积,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极限压应变;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与竖向分布筋形成稳定的钢筋骨架,增强墙身的整体稳定性,约束墙体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层结构底部的剪力墙承受较大的轴力、弯矩和剪力,在强震作用下,高轴压比下的剪力墙容易发生受压剪切或者压溃破坏,使其构件强度和耗能明显下降,震后难以修复;如何改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是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采用高强混凝土材料,及在剪力墙中配置螺旋箍筋,形成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但高强混凝土本身脆性大,延性差;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中采用普通螺旋箍筋,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当约束边缘构件较长,纵筋较多时,采用普通螺旋箍筋会造成约束不到位,对核心混凝土起不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墙体约束不够,易发生剪力墙裂缝较大,底部压溃等问题,无法达到有效节约成本和能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在高强混凝土剪力墙中配置螺旋箍筋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纵筋(3)、竖向分布筋(4)及混凝土(5),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均匀分布在混凝土(5)中;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固定连接在一起;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对称设置在混凝土(5)的两端约束边缘构件处;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与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的重叠区域内均匀设置有纵筋(3),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中均匀设置有竖向分布筋(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纵筋(3)、竖向分布筋(4)及混凝土(5),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均匀分布在混凝土(5)中;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固定连接在一起;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对称设置在混凝土(5)的两端约束边缘构件处;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与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的重叠区域内均匀设置有纵筋(3),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中均匀设置有竖向分布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纵筋(3)与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绑扎固定;竖向分布筋(4)与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绑扎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连续复合螺旋箍筋(1)包括若干箍筋单元(11),若干箍筋单元(11)均为矩形结构;若干箍筋单元(11)上下呈螺旋形首尾依次连接,相邻箍筋单元(11)竖向间距为6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连续复合螺旋水平分布筋(2)包括若干分布筋单元,若干分布筋单元均为矩形结构;上下相邻两个分布筋单元呈螺旋状依次连接,相邻分布筋单元的竖向间距为80-15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花静姜维山赵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