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2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进水管的一端连通到过滤柱,过滤柱内部设有线绕滤芯,过滤柱的顶部一侧通过管道连通到阳离子交换柱,阳离子交换柱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设有两个交换柱,两个交换柱呈同轴结构且两个交换柱之间填充有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且所述管道连通到所述交换柱A的内部,阳离子交换柱连通到阴离子交换柱,所述阴离子交换柱的的内部设有交换柱C和交换柱D,交换柱C的与所述交换柱D之间填充有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柱连通到混合离子交换柱,混合离子交换柱的内部填充有强酸性树脂和强碱性树脂,混合离子交换柱通过出水管连通到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线绕滤芯过滤,过滤原水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去离子水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高纯水在科研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在各种实验室中用于清洗各种器皿、配置药品和标准液,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里,教学和科研实验工作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高纯水。目前化学实验用水主要通过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二种方式获得,其中,蒸馏法用电量高,制水量少,蒸馏设备易结垢,导致制水成本高。现有实验室用的去离子水处理设备中使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效果不佳且阴阳离子交换柱内添加的树脂量少,柱子高度一般不超过30cm,直径在15cm左右,失效后的交换柱无再生系统,用过一次失效后只能废弃,不能满足实验室大用水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处理设备使用寿命短并且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过滤柱、阴离子交换柱、阳离子交换柱以及混合离子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过滤柱、阴离子交换柱、阳离子交换柱以及混合离子交换柱,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所述过滤柱,所述过滤柱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固定有线绕滤芯且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连通到所述线绕滤芯的内部,所述过滤柱的顶部一侧通过管道连通到阳离子交换柱,所述阳离子交换柱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设有两个交换柱,分别为交换柱A和交换柱B,所述交换柱B套设在所述交换柱A的表面且所述交换柱A和交换柱B呈同轴结构,所述交换柱A的外壁与所述交换柱B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且所述管道连通到所述交换柱A的内部,阳离子交换柱连通到所述阴离子交换柱,所述阴离子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去离子水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过滤柱、阴离子交换柱、阳离子交换柱以及混合离子交换柱,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所述过滤柱,所述过滤柱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固定有线绕滤芯且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连通到所述线绕滤芯的内部,所述过滤柱的顶部一侧通过管道连通到阳离子交换柱,所述阳离子交换柱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设有两个交换柱,分别为交换柱A和交换柱B,所述交换柱B套设在所述交换柱A的表面且所述交换柱A和交换柱B呈同轴结构,所述交换柱A的外壁与所述交换柱B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且所述管道连通到所述交换柱A的内部,阳离子交换柱连通到所述阴离子交换柱,所述阴离子交换柱的内部设有交换柱C和交换柱D,所述交换柱C和交换柱D呈同轴结构且所述交换柱D套设在所述交换柱C的表面,所述交换柱C的外壁与所述交换柱D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所述阴离子交换柱的一侧连通到所述混合离子交换柱,所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钦黄敏敏潘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