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方法及其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0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申请公开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方法及其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在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头的上表面固定中空套管,套管垂直于桩头的上表面,套管具有预设高度,套管的中空孔作为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预留孔,用于钻芯检测时以预留孔为通道提放钻杆和钻取桩身芯样。预留的钻芯孔(中空孔)结构简单、现场安装和操作简便,能改进工期,无需等待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且不破坏或影响桩头上方的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方法及其辅助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基桩施工质量检测
,尤其涉及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方法及其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桩端持力层和桩身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建筑的安全,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完成后,规范要求对成桩后的混凝土灌注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强度及承载力检验,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规范要求应检验孔底下一定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大部分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的成桩后检测,钻芯具有不可替代性,声波透射法无法检验混凝土强度、孔底沉渣和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从监管和质量管控角度,钻芯成为混凝土灌注桩成桩后质量检验的必检项目。但规范及行业标准要求钻芯法基桩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28天)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而且钻芯检测到出具报告也需要约一周时间,对于赶工期项目,桩基施工后等待检测完成再进行下一步施工,严重制约了施工工序的快速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受检的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才能进行钻芯检测,导致工期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在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头的上表面固定中空套管,所述套管垂直于所述桩头的上表面,所述套管具有预设高度,所述套管的中空孔作为钻芯法检测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预留孔,用于钻芯检测时以所述预留孔为通道提放钻杆和钻取桩身芯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标准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距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中心10cm~15cm,当套管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套管在距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中心0.15D~0.25D的范围内均匀对称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预设高度为高于所述桩头的上方钢筋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为圆形管,绑扎或焊接固定在所述钢筋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为钢管,所述钢管为所述钢筋的配筋,所述套管顶部设有顶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与桩头的上表面垂直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方法,使用如上述的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辅助装置进行钻芯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钻芯之前,量测预留孔内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顶设计标高,若桩顶设计标高与预设标高不一致,则记录留存钻检出的芯样和标高记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检测结果,用水泥浆从钻芯检测钻出的钻芯孔孔底往上回灌封闭或留待处理所述中空孔。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方法及其辅助装置,预留的钻芯孔(中空孔)结构简单、现场安装和操作简便,能改进工期,无需等待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且不破坏或影响桩头上方的建筑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辅助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在所述混凝土灌注桩2的桩头2a的上表面固定中空套管1,所述套管1垂直于所述桩头2a的上表面,所述套管1具有预设高度,所述套管的中空孔作为钻芯法检测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预留孔,用于钻芯检测时以所述预留孔为通道提放钻杆和钻取桩身芯样。具体地,所述套管与桩头的上表面垂直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进一步地,所述套管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标准数量。标准数量是指行业标准或现行规范等规定的钻芯孔数量。所述的套管1的内径(中空孔的孔径)应符合相关检测标准要求,且不宜小于150mm,以保证钻芯法检测时钻杆能在套管1的中空孔内上下通畅。进一步地,套管1距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2的中心10cm~15cm,当套管1的数量为多个时,例如需要钻孔的孔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时,多个所述套管1在距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2的中心0.15D~0.25D的范围内均匀对称布置,D为混凝土灌注桩2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套管1的预设高度为高于所述桩头2a的上方钢筋3的高度。钢筋3包括结构钢筋3a和结构钢筋3b。由此,在桩头2a上部建筑已施工情况下,进行钻芯检测,实现不破坏桩头上方已施工的建筑物。在受检混凝土灌注桩2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受检混凝土灌注桩2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再从具有高于所述桩头2a的上方钢筋3高度的套管1的中空孔,以中空孔为预留通道提放钻杆和钻取桩身芯样。钻芯通过预留孔去钻取桩身芯样,不会碰到中空孔外的钢筋,避免了难以钻进、卡钻、无法钻检,或、严重损耗钻头和破坏建筑结构等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的情况发生。若无预留孔措施,待混凝土灌注桩2的龄期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再进行钻芯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n在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头的上表面固定中空套管,所述套管垂直于所述桩头的上表面,所述套管具有预设高度,所述套管的中空孔作为钻芯法检测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预留孔,用于钻芯检测时以所述预留孔为通道提放钻杆和钻取桩身芯样。/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
在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头的上表面固定中空套管,所述套管垂直于所述桩头的上表面,所述套管具有预设高度,所述套管的中空孔作为钻芯法检测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预留孔,用于钻芯检测时以所述预留孔为通道提放钻杆和钻取桩身芯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标准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距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中心10cm~15cm,当套管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套管在距离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中心0.15D~0.25D的范围内均匀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预设高度为高于所述桩头的上方钢筋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八芳陈远鹏朱向阳谢德根官文慧吴飚
申请(专利权)人: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