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398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包括凝结水泵坑和多个立柱,凝结水泵坑具有水泵坑底板,多个立柱为汽轮发电机立柱和/或凝汽器立柱,在水泵坑底板上对应各立柱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各立柱由对应的通孔穿过并与该通孔之间留有第一预设间隙,在第一预设间隙内设有第一止水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能有效减少汽轮发电机的震动对水泵坑底板的影响,有效节省施工时间以及有效避免在两者交接处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混凝土设备基础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燃气发电主厂房中,汽轮发电机安装在汽轮发电机基础上,凝汽器安装在凝汽器基础上,凝结水泵安装在凝结水泵坑中。其中,一般汽轮发电机基础与凝汽器基础共用一个底板,以下称作共用底板;汽轮发电机基础包括共用底板、设在共用底板上的多个汽轮发电机立柱以及固定在汽轮发电机立柱上的顶板,汽轮发电机固定在该顶板上;凝汽器基础包括共用底板以及设在共用底板上的多个凝汽器立柱,凝汽器直接安装在各凝汽器立柱的顶部,凝汽器的位置高度低于汽轮发电机的位置高度;凝结水泵坑由水泵坑底板以及基坑的四周侧壁围合构成,凝结水泵安装在水泵坑底板上。然而,由于工艺的要求,该发电项目中,汽轮发电机、凝汽器和凝结水泵离得较近,使得汽轮发电机基础、凝汽器基础和凝结水泵坑离得很近,造成凝结水泵坑与凝汽器立柱和汽轮发电机立柱在平面位置上无法避让,如图1所示,各立柱02均需要穿过水泵坑底板03。同时为了避免地下水渗入凝结水泵坑内,目前常规做法是在水泵坑底板03与各立柱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包括凝结水泵坑和多个立柱,所述凝结水泵坑具有水泵坑底板,多个所述立柱为汽轮发电机立柱和/或凝汽器立柱,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水泵坑底板上对应各所述立柱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各所述立柱由对应的所述通孔穿过并与该所述通孔之间留有第一预设间隙,在所述第一预设间隙内设有第一止水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包括凝结水泵坑和多个立柱,所述凝结水泵坑具有水泵坑底板,多个所述立柱为汽轮发电机立柱和/或凝汽器立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泵坑底板上对应各所述立柱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各所述立柱由对应的所述通孔穿过并与该所述通孔之间留有第一预设间隙,在所述第一预设间隙内设有第一止水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泵坑底板上且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围绕所述立柱的四周向上延伸形成翻沿,所述翻沿与所述立柱之间留有第二预设间隙,在所述第二预设间隙内设有第二止水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间隙与所述第二预设间隙的宽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结水泵坑与立柱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间隙的宽度为30~1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海坡贾子楠孙超孟庆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