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39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包括罐体、一级离心机和二级离心机,罐体内设有收油仓、出液仓和排泥仓,出液仓一侧上部设有与出液仓连通的出油口,其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液仓溢流口,出液仓外部设有与其内部的上部连通的出液仓溢流口连通的出液仓溢流槽,一级离心机的液相出口与出液仓内部连通,其固相出口与排泥仓内部连通,出液仓和排泥仓之间连通设有一级排液管路,排泥仓外部设有与其内部的上部连通的泥浆溢流槽,泥浆溢流槽和二级离心机的进料口之间连通设有泥浆输送管路,二级离心机的液相出口和出液仓之间连通设有二级排液管路。优点:可以有效的将水相中的油收集,有效减少含油污泥处理后污泥固相中的含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生物制剂洗涤法等处理含油污泥过程都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在此过程中主要应用设备有卧螺式离心机、旋流器、压滤机等,旋流器固液分离泥相中水含量较高一般都超过%,压滤机过滤无法将水中的含油分离,从而压完后又附着在处理后污泥上,使处理后的污泥含油居高不下。卧螺式离心机使用较为普遍和成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处理后的泥浆液中油分子主要在水相中,常规的固液分离会有部分油随水相留在固相中,从而造成固相含油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包括罐体、一级离心机和二级离心机,上述罐体内设有收油仓、出液仓和排泥仓,上述出液仓一侧上部设有与上述出液仓连通的出油口,其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液仓溢流口,且上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一级离心机(2)和二级离心机(3),所述罐体(1)内设有收油仓(11)、出液仓(12)和排泥仓(13),所述出液仓(12)一侧上部设有与所述出液仓(12)连通的出油口(121),其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液仓溢流口,且所述出液仓(12)内靠近所述出液仓溢流口的位置设有用于阻挡浮油从其流出的阻挡板(122),所述出液仓(12)外部设有与其内部的上部连通的出液仓溢流口连通的出液仓溢流槽(123),所述一级离心机(2)的液相出口与所述出液仓(12)内部连通,其固相出口与所述排泥仓(13)内部连通,所述出液仓(12)和排泥仓(13)之间连通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一级离心机(2)和二级离心机(3),所述罐体(1)内设有收油仓(11)、出液仓(12)和排泥仓(13),所述出液仓(12)一侧上部设有与所述出液仓(12)连通的出油口(121),其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液仓溢流口,且所述出液仓(12)内靠近所述出液仓溢流口的位置设有用于阻挡浮油从其流出的阻挡板(122),所述出液仓(12)外部设有与其内部的上部连通的出液仓溢流口连通的出液仓溢流槽(123),所述一级离心机(2)的液相出口与所述出液仓(12)内部连通,其固相出口与所述排泥仓(13)内部连通,所述出液仓(12)和排泥仓(13)之间连通设有一级排液管路,所述排泥仓(13)外部设有与其内部的上部连通的泥浆溢流槽(131),所述泥浆溢流槽(131)和二级离心机(3)的进料口之间连通设有泥浆输送管路,所述二级离心机(3)的液相出口和出液仓(12)之间连通设有二级排液管路,所述出液仓(12)底部设有污泥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出液仓(12)和排泥仓(13)一一对应的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的搅拌部位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出液仓(12)或排泥仓(1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高效脱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4)包括驱动装置(41)、搅拌杆(42)和搅拌桨叶(43),所述驱动装置(41)安装在所述罐体(1)的顶部,所述搅拌杆(42)竖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丁张鹏于旭强梁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新奥达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