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34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底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与升降板可转动连接,底部设有用于与曳引机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旋转轴可拆卸地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轴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当曳引机需要吊起装配时,只需将连接件与待吊装的曳引机固定连接,然后旋转轴插入连接件并旋转锁止即可起吊,相比于传统起吊方式简化了操作流程,显著缩短了起吊前准备工作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曳引机的吊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
本申请属于曳引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
技术介绍
曳引机作为电梯的重要部件,其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梯乘坐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现有的曳引机通常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电动机、制动器等质量与体积均较大的组件单凭人力难以将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组装,因此,目前有许多生产上都会采用吊装的方式来组装曳引机,但是传统的吊装方式不仅要考虑曳引机的重心配置,还要通过钢丝绳连接待组装的曳引机机体,费时又费力,对曳引机的生产效率产生了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有效地节约了曳引机装配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底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与升降板可转动连接,底部设有用于与曳引机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旋转轴可拆卸地连接。更佳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与抬升支撑板,所述连接块底部与曳引机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支撑板与连接块配合形成锁槽,所述旋转轴底部设有与锁槽相适配的锁扣,所述旋转轴与连接件锁扣连接。更佳的:所述升降板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升降板固定连接,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旋转轴相适配的阶梯孔,所述旋转轴内嵌于支撑板中且相对于支撑板可转动,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旋转轴周侧还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侧设有转盘连接杆,所述转盘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抬升支撑板顶部还设有定位部,所述抬升支撑板底部与定位部相对应处还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定位部均与抬升支撑板一体成型。更佳的:所述转盘连接杆为多枚且一端与旋转轴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转盘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旋转轴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当曳引机需要吊起装配时,只需将连接件与待吊装的曳引机固定连接,然后旋转轴插入连接件并旋转锁止即可起吊,相比于传统起吊方式简化了操作流程,显著缩短了起吊前准备工作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曳引机的吊装效率。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旋转轴与连接件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旋转轴与连接件的爆炸图。图中标记说明:1、底座,2、支架,3、升降板,4、旋转轴,5、连接件,6、连接板,7、支撑板,8、转盘,9、转盘连接杆,51、连接块,52、抬升支撑板,53、定位部,54、止挡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支架2,支架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架2的立柱上套设有用于吊升曳引机的升降板3,升降板3相对于支架2上下可滑动且通过设于支架2顶部的螺杆电机驱动升降。升降板3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曳引机连接的旋转轴4,旋转轴4的顶部与升降板3克转动连接。具体的:升降板3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连接板6与支撑板7,支撑板7上设有与旋转轴4头部尺寸相符的阶梯孔,旋转轴4贯穿阶梯孔且头部内嵌于阶梯孔中,当旋转轴4竖直放置时,旋转轴4恰好能够悬挂于支撑板7下方且相对于支撑板7可转动,旋转轴4安放完成后,将连接板6的顶部与升降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然后再将支撑板7与连接板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可完成旋转轴4在升降板3底部的安装。旋转轴4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曳引机连接的连接件5,连接件5与曳引机固定连接,旋转轴4与连接件5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连接件5包括连接块51与抬升支撑板52,连接块51呈碗形且底部通过螺栓与曳引机固定连接,抬升支撑板52位于连接块51的顶部且通过螺栓与连接块51固定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抬升支撑板52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并且在通孔的周侧设有三个凹入部,抬升支撑板52与连接块51连接后,三个凹入部间隔的部分配合连接块51形成锁槽,而旋转轴4的底部则设有与该锁槽相适配的锁扣,即旋转轴4与连接件5连接时,将旋转轴4的锁扣顺着抬升支撑板52上的通孔及三个凹入部嵌入连接块51中,然后旋转旋转轴4,抬升支撑板52上三个凹入部间隔的部分对旋转轴4的锁扣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实现旋转轴4与连接件5的锁扣连接。由于旋转轴4的质量较大,单凭人工旋转费时费力,因此在旋转轴4的周侧还设有转盘8,转盘8的内侧设有多枚转盘连接杆9,转盘连接杆9的一端直接与旋转轴4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螺栓安装孔,转盘8上设有与该螺栓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孔,转盘连接杆9通过螺栓与转盘8固定连接。为了实现旋转轴4与连接件5更精准的连接,在抬升支撑板52顶部还设有定位部53,旋转轴4插入连接件5时先经过定位部53再经过抬升支撑板52中心的通孔;与此同时,在抬升板52的底部与定位部53相对应处还设有止挡部54,止挡部54的作用是确保旋转轴4的锁扣部分在连接件5内旋转时能够实现锁扣部分与抬升支撑板52上三个凹入部间隔的部分均匀配合,提升连接的稳定性。止挡部54与定位部53均与抬升支撑板52一体成型。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轴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当曳引机需要吊起装配时,只需将连接件与待吊装的曳引机固定连接,然后旋转轴插入连接件并旋转锁止即可起吊,相比于传统起吊方式简化了操作流程,显著缩短了起吊前准备工作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曳引机的吊装效率。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与支架(2)滑动连接,所述支架(2)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底部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的顶部与升降板(3)可转动连接,底部设有用于与曳引机连接的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与旋转轴(4)可拆卸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与支架(2)滑动连接,所述支架(2)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底部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的顶部与升降板(3)可转动连接,底部设有用于与曳引机连接的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与旋转轴(4)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接块(51)与抬升支撑板(52),所述连接块(51)底部与曳引机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支撑板(52)与连接块(51)配合形成锁槽,所述旋转轴(4)底部设有与锁槽相适配的锁扣,所述旋转轴(4)与连接件(5)锁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装配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底部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友吴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巨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