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BCT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34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CBCT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电动缸、立柱、套筒、以及压板;其中,所述电动缸的电机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套设于所述电动缸上,所述立柱通过所述压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板将立柱可滑动的设置在套筒上,相对于传统轴承安装方式,其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方便,同时,维护也更为方便,拆装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BCT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CBCT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5所示,现有CBCT(ConebeamCT,锥形束CT)升降机构大多是将立柱22固定在底座27上,电动缸26一端通过销轴24连接顶板25,滑筒20与顶板25连接。通过在电动缸26推动下,使安装在立柱22上的轴承23在滑筒20上的滑轨21表面进行滚动,从而实现滑筒20与立柱22之间的相对运动,即升降运动。轴承23与滑轨21表面之间不能存在间隙,安装精度要求很高,所以整个运动过程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CBCT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电动缸、立柱、套筒、以及压板;其中,所述电动缸的电机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套设于所述电动缸上,所述立柱通过所述压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套筒背板以及套筒盖板,所述套筒背板与所述套筒盖板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立柱的空间,所述压板从所述立柱的内部与所述套筒背板进行平行的连接将所述立柱夹在所述套筒背板和所压板之间。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导向块设于所导向槽内。优选的,所述立柱与所述套筒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进行滑动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套筒背板上。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块进行滑动接触,其中,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压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为V形槽,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为V形滑块。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销孔,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通过销轴连接到所述销孔中。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窗。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外周包括两个相对的平面及两个相对的弧面,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立柱的外周形状相适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压板将立柱可滑动的设置在套筒上,相对于传统轴承安装方式,其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方便,同时,维护也更为方便,拆装更简单。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采用滑槽与滑块的方式进行滑动接触,其运行过程相对于轴承方式而言,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运动方式示意图。图5为现有一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BCT升降机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升降机构包括:底座9、电动缸7、立柱3、套筒、以及压板5。其中,所述电动缸7的电机端设置于所述底座9上,所述立柱3套设于所述电动缸7上,所述立柱3通过所述压板5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电动缸7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包括:套筒背板1以及套筒盖板8,所述套筒背板1与所述套筒盖板8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立柱3的空间,所述压板5从所述立柱3的内部与所述套筒背板1进行平行的连接将所述立柱3夹在所述套筒背板1和所压板5之间。套筒采用背板与盖板的结构形式,有利于对立柱3进行装配,在装配的过程中,首先将立柱3通过压板5装配到套筒背板1上,之后再装配套筒盖板8,此过程简化了立柱3的装配,同时也易于拆解维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导向槽35,所述压板5上设置有导向块51设于所导向槽35内。这样,导向槽35可对滑动过程进行导向,此外,导向槽35还可以实现导向块51与套筒背板1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立柱3与所述套筒背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块2进行滑动接触。其中,第一滑槽31设置在立柱3上,包括至少2条第一滑槽31,第一滑块2固定于套筒背板1上,第一滑块2的组数与第一滑槽31的数量对应(每组两个或两个以上滑块,对应一条第一滑槽),两条第一滑槽31及对应数量的第一滑块2,可更好的保证立柱3在套筒背板1上平稳的滑动。当然,第一滑槽31也可以设置到套筒背板1上,反过来,第一滑块2则固定设置到立柱3上。通过第一滑槽31和第一滑块2进行滑动接触,使得立柱3在套筒上的滑动过程更加平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5与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32、第二滑块4进行滑动接触,其中,所述第二滑槽32设置在所述立柱3上,所述第二滑块4固定在所述压板5上。第二滑槽32的数量为2条,第二滑块4的数量为2组,每组2个或两个以上滑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31、第二滑槽32为V形槽,所述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4为V形滑块。V形槽具有很好的滑动限定作用,使得立柱3在套筒内运行更加平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5上设置有销孔,所述电动缸7的输出端通过销轴6连接到所述销孔中,当电动缸7运动时,带动压板5,进而带动套筒进行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窗33,对应的,套筒上也设置有开窗81,这样有利于观察内部的运动状态,同时,便于检修维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3的外周包括两个相对的平面及两个相对的弧面(图中未标示),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立柱3的外周形状相适应。两个平面可在周向上对立柱3形成限位,而两个弧面则可对立柱3的轴向形成限位,保证套筒在立柱3上的运动平稳性。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BCT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动缸、立柱、套筒、以及压板;其中,所述电动缸的电机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套设于所述电动缸上,所述立柱通过所述压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BCT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动缸、立柱、套筒、以及压板;其中,所述电动缸的电机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套设于所述电动缸上,所述立柱通过所述压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BCT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套筒背板以及套筒盖板,所述套筒背板与所述套筒盖板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立柱的空间,所述压板从所述立柱的内部与所述套筒背板进行平行的连接将所述立柱夹在所述套筒背板和所压板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CBCT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导向块设于所导向槽内。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CBCT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套筒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进行滑动接触。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CBCT升降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杨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菲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