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33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该起重臂头部结构包括以平行等间距方式连接在起重臂主体前端的两片立面桁架、横向贯穿在两片立面桁架前端的一根长轴、安装在长轴上的导向滑轮和绳头固结端,所述绳头固结端的外侧端贴合于其中一片立面桁架的内侧面,所述导向滑轮靠近另一片立面桁架的内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起升钢丝绳保持恒定的安全绳间距,消除了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外部因素和策动力,能够有效防止起升钢丝绳在空中缠绕,进而确保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起升钢丝绳的报废率,降低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械
,更具体讲涉及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尤其适用于塔式起重机二倍率的起重工况。
技术介绍
塔式起重机广泛应用于风电、火电、水电、冶金、矿山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施工,起升钢丝绳是塔式起重机的重要工作构件,起升钢丝绳具有受力大、工作频繁、对环境要求高、检测和维护困难、保养困难、安全性要求高、使用寿命短的特点。缠绕不当是造成起升钢丝绳损坏和报废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新钢丝绳或旧钢丝绳,只要因缠绕造成扭曲、折弯、挤压、断丝超标就必须报废。而一根500米长度的高强度钢丝绳的价格十余万元。由于现有塔式起重机的头部结构是采用截面逐渐收拢的棱锥结构1’(详见图6、图7、图8),导向滑轮3通过短轴2’安装在头部结构的最前端,传统绳头固结端4’安装在头部结构的前端、且位于导向滑轮3的后方不远处,两者的间距较小,所以普遍存在着起升钢丝绳7的绳间距离较小、容易接近并缠绕等技术问题,所以急需研制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进而确保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起升钢丝绳的报废率,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止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本技术能够使起升钢丝绳保持恒定的安全绳间距,消除了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外部因素和策动力,能够有效防止起升钢丝绳在空中缠绕,进而确保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起升钢丝绳的报废率,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包括以平行等间距方式连接在起重臂主体前端的两片立面桁架、横向贯穿在两片立面桁架前端的一根长轴、安装在长轴上的导向滑轮和绳头固结端,所述绳头固结端的外侧端贴合于其中一片立面桁架的内侧面,所述导向滑轮靠近另一片立面桁架的内侧面(这样无论起重臂的幅度和起升高度怎样变化,起升钢丝绳的去程段和回程段总保持恒定的安全绳间距(一般在1~1.5米之间),消除了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外部因素和策动力,能够有效防止起升钢丝绳在空中缠绕,进而确保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起升钢丝绳的报废率,降低使用成本)。在本技术中两片所述立面桁架的后端和中部均设置有水平支撑杆(将两片立面桁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刚度体)。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本技术通过改进塔式起重机的传统起重臂头部结构——即起重臂头部采用两片保持1~1.5米恒定间距的立面桁架,在两片立面桁架的前端横向贯穿一根长轴(即长轴与起重臂的纵向轴线垂直,对整机幅度也没有减弱),在长轴上位于两片立面桁架之间的区间段内一端安装有导向滑轮、另一端安装起升钢丝绳的绳头固结端,这样无论起重臂的幅度和起升高度怎样变化,起升钢丝绳的去程段和回程段总保持1~1.5米恒定的安全绳间距,消除了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外部因素和策动力,能够有效防止起升钢丝绳在空中缠绕,进而确保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起升钢丝绳的报废率,降低使用成本。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适用于二倍率的起重工况。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能够使起升钢丝绳保持恒定的安全绳间距,消除了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外部因素和策动力,能够有效防止起升钢丝绳在空中缠绕,进而确保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起升钢丝绳的报废率,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在:经试验验证,利用本技术卷绕起升钢丝绳后,能够有效减少钢丝绳空中缠绕,使起升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提高2~3倍。如果按照一条钢丝绳10万元计算,起重机的寿命周期为20年,钢丝绳的原使用周期为2年,采用本技术后使用周期为5年,则节约成本20÷2×10-20÷5×10=60万元,节省更换人工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10万元,合计节约费用70万元,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B向起升钢丝绳卷绕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C向起升钢丝绳卷绕视图。图1~5中的序号说明:1、立面桁架,2、长轴,3、导向滑轮,4、绳头固结端,5、水平支撑杆,6、起重臂主体,7、起升钢丝绳。图6是传统起重臂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传统起重臂头部的使用状态图。图6~8中的序号说明:1’、棱锥结构,2’、短轴,3、导向滑轮,4’、传统绳头固结端,6、起重臂主体,7、起升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包括以平行等间距方式连接在起重臂主体6前端的两片立面桁架1、横向贯穿在两片立面桁架前端的一根长轴2、安装在长轴上的导向滑轮3和绳头固结端4,所述绳头固结端4的外侧端贴合于其中一片立面桁架1的内侧面,所述导向滑轮3靠近另一片立面桁架1的内侧面(这样无论起重臂的幅度和起升高度怎样变化,起升钢丝绳的去程段和回程段总保持恒定的安全绳间距(一般在1~1.5米之间),消除了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外部因素和策动力,能够有效防止起升钢丝绳在空中缠绕,进而确保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起升钢丝绳的报废率,降低使用成本)。在本技术中两片所述立面桁架1的后端和中部均设置有水平支撑杆5(将两片立面桁架1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刚度体)。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首先,将本技术中的两片立面桁架1以平行等间距方式连接在起重臂主体6前端,并保证安装长轴的对应孔位对正;然后,在两片立面桁架前端的对应孔中穿装长轴2,同时将导向滑轮3和绳头固结端4放置在两片立面桁架之间的区间段内穿装在长轴2上;随后,将绳头固结端4固定在外侧端贴合近端的立面桁架1内侧面,将导向滑轮3靠近固定在另一片立面桁架1内侧面的位置;最后,卷绕起升钢丝绳7,让起升钢丝绳7的起始端固定在绳头固结端4,向下绕经起吊端的动滑轮后再向上绕经导向滑轮3,最后沿起重臂主体6向后延伸卷绕到对应的动力卷扬机上即可。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来起吊重物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头部结构包括以平行等间距方式连接在起重臂主体(6)前端的两片立面桁架(1)、横向贯穿在两片立面桁架前端的一根长轴(2)、安装在长轴上的导向滑轮(3)和绳头固结端(4),所述绳头固结端(4)的外侧端贴合于其中一片立面桁架(1)的内侧面,所述导向滑轮(3)靠近另一片立面桁架(1)的内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起升钢丝绳空中缠绕的起重臂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头部结构包括以平行等间距方式连接在起重臂主体(6)前端的两片立面桁架(1)、横向贯穿在两片立面桁架前端的一根长轴(2)、安装在长轴上的导向滑轮(3)和绳头固结端(4),所述绳头固结端(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康胡水根石小飞孙秋香胡婷赵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