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27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牵伸区上方的第一吸风罩和设置在牵伸区下方的第二吸风罩,第一吸风罩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第一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一吸风管道,其侧壁上布置有多个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第二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二吸风管道,其具有光滑的侧壁;水滴状流线型突起在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呈阵列式排布,每一行中相邻两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两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交错排列,且每一行中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下端与下一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上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能够及时吸走牵伸区的各种杂质,对于牵伸区的清洁有相当大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涉及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牵伸区由三上三下皮辊罗拉组成,通过三级罗拉(组)之间的速度差对棉网进行拉伸。棉网从罗拉与皮辊之间进入,经过三级罗拉(组)后,按设定牵伸倍数拉伸成所要求的棉网,从罗拉与皮辊间输出后进入下一个系统。在此过程中,由于高速运转的皮辊与棉网摩擦产生静电,导致空气中的灰尘及杂质吸附在皮辊上。目前一贯采用剥棉棒对皮辊上吸附的灰尘及杂质进行清理,但实际生产中发现,剥棉棒将皮辊上吸附的灰尘及杂质清除后大多聚集在剥棉棒与皮辊的间隙中,仅很少部分被吸风系统收集,一段时间后,剥棉棒与皮辊间隙中的杂质及灰尘堆积到一定程度,使棉网很容易缠绕在皮辊上,必将导致条并卷联合机频繁停车,工作效率大幅下降,操作强度增大,并最终影响成纱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在牵伸区上方的第一吸风罩和设置在牵伸区下方的第二吸风罩;所述第一吸风罩的下方开口为第一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罩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罩状结构,由多个罩体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第一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一吸风管道;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布置有多个水滴状流线型突起;所述第二吸风罩的上方开口为第二吸风口,所述第二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二吸风管道;所述第二吸风管道具有光滑的侧壁;实际工作中,第一吸风管道上端会外接小型负压机,使吸风管道内的空气呈负压状态,有利于排出杂质第二吸风管道下端外接小型负压机,与第一吸风管道的外接负压机同时工作,功率和风力小于第一吸风管道外接负压机;所述水滴状流线型突起在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呈阵列式排布,每一行中相邻两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两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交错排列,且每一行中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下端与下一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上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吸风口下方安装有第一吸尘槽,所述第一吸尘槽正对于牵伸区的清洁棒,使所述第一吸风口与清洁棒距离减少,从而能够及时吸走牵伸区的各种杂质;所述第二吸风口上方安装有第二吸尘槽,所述的第二吸尘槽正对于整个牵伸区;所述第一吸尘槽和所述第二吸尘槽的正投影区域均覆盖整个牵伸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布置有多个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且水滴状流线型突起按照特定的方式排布,根据伯努利定理,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流动中速度增大,压强就减小;速度减小,压强就增大。本专利技术中,带着杂质的气流和水滴状流线型突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窄道,起初的气流必须从中经过。空气不能自行压缩,所以必须加速以从该窄道挤过,这就是气流速度在突起面增加的原因。窄道中增加的气流要快于周围的空气,并且在气流速度加快的区域压力将下降,这就产生了链式反应。随着新的气流接近,更多的空气也必须更快地挤进水滴状流线型突起和自由气流形成的窄道,这令空气压力更低,空气不断汇聚和加速,将杂质不断带离第一吸风管道。并且第一吸风管道形状上大下小,鉴于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排布方式,即使风速不够,被吸上来的杂质也只会暂时回落在流线型突起上端,随着涡流再次向上移动,而不会掉入牵伸区,避免了风道堵塞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增加了第二吸风罩,第二吸风罩的管道侧壁光滑,杂质下落时不受任何阻挡,有助于辅助第一吸风管道对牵伸区进行更彻底的清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第一吸风罩由四个罩体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罩体壁为曲面形,四个罩体壁的上边缘处于同一高度,四个罩体壁的下边缘处于同一高度。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罩体壁的曲率半径的变化规律为:从吸风口向上由大变小。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罩体壁下边缘长20cm~100cm,所述第一吸风管道高(即第一吸风罩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20cm~100cm;分布在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的所有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每个水滴状流线型突起沿第一吸风管道纵向方向的最大长度l为20mm~40mm、沿第一吸风管道横向方向的最大宽度w为5mm~15mm、最大高度h为5mm~15mm,所述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最大高度所在位置为其长度方向的上1/3处。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每一行中相邻两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最小间距为每个水滴状流线型突起沿第一吸风管道横向方向的最大宽度w。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下边缘与其所在第一吸风管道侧壁的夹角α为15°~30°,上边缘与其所在第一吸风管道侧壁的夹角β为45°~60°,α<β,从而可以达到与所述的罩体壁曲面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的目的。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第一吸风管道和所述第二吸风管道一同构成吸风主管道。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第一吸尘槽与所述清洁棒之间的距离为2cm~10cm,所述第二吸尘槽与所述牵伸区之间的距离为2cm~10cm。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第一吸尘槽和所述第二吸尘槽均为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二吸风管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吸风管道高20cm~100cm。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每个所述的第二吸风口上边缘尺寸为20cm~100cm,所述的第二吸风管道高20cm~100cm。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所述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所述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与所述第一吸风管道的罩体壁一体成型,具体成型工艺为:首先制作带有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模具,其次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Sylgard184,DowCorning公司,由PDMS预聚体和固化剂两种成分组成),按照w(预聚体):w(固化剂)=15:1的比例混匀,置于真空箱中抽出混合物中的气泡,浇注在水滴状流线型结构的模具内,然后置于80℃烘箱中固化30min,待固化后的PDMS冷却至室温后,将其从模具上剥离,从而得到了带有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第一吸风管道罩体壁;所述的第二吸风罩的材质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的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的使用过程为:牵伸区由三上三下皮辊罗拉组成,通过三级罗拉(组)之间的速度差对棉网进行拉伸。棉网从罗拉与皮辊之间进入,经过三级罗拉(组)后,按设定牵伸倍数拉伸成所要求的棉网,高速运转的皮辊与棉网摩擦产生静电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及杂质,以及由牵伸区牵引作用而形成的短绒、杂质等疵点均出现在牵伸区。此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的作用,各种杂质会经过牵伸区上方的第一吸尘槽到达第一吸风口并进入第一吸风管道,根据伯努利定理,沿着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表面及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间隔区域向上移动,且由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在牵伸区上方的第一吸风罩和设置在牵伸区下方的第二吸风罩;所述第一吸风罩的下方开口为第一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罩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罩状结构,由多个罩体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第一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一吸风管道;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布置有多个水滴状流线型突起;所述第二吸风罩的上方开口为第二吸风口,所述第二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二吸风管道;所述第二吸风管道具有光滑的侧壁;/n所述水滴状流线型突起在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呈阵列式排布,每一行中相邻两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两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交错排列,且每一行中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下端与下一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上端在同一水平线上;/n所述第一吸风口下方安装有第一吸尘槽,所述第一吸尘槽正对于牵伸区的清洁棒;/n所述第二吸风口上方安装有第二吸尘槽,所述的第二吸尘槽正对于牵伸区;/n所述第一吸尘槽和所述第二吸尘槽的正投影区域均覆盖整个牵伸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在牵伸区上方的第一吸风罩和设置在牵伸区下方的第二吸风罩;所述第一吸风罩的下方开口为第一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罩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罩状结构,由多个罩体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第一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一吸风管道;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布置有多个水滴状流线型突起;所述第二吸风罩的上方开口为第二吸风口,所述第二吸风罩的内侧空间为第二吸风管道;所述第二吸风管道具有光滑的侧壁;
所述水滴状流线型突起在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呈阵列式排布,每一行中相邻两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两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交错排列,且每一行中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下端与下一行的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上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第一吸风口下方安装有第一吸尘槽,所述第一吸尘槽正对于牵伸区的清洁棒;
所述第二吸风口上方安装有第二吸尘槽,所述的第二吸尘槽正对于牵伸区;
所述第一吸尘槽和所述第二吸尘槽的正投影区域均覆盖整个牵伸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风罩由四个罩体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罩体壁为曲面形,四个罩体壁的上边缘处于同一高度,四个罩体壁的下边缘处于同一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壁的曲率半径从第一吸风口向上由大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条并卷联合机牵伸区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在第一吸风管道侧壁上的所有水滴状流线型突起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所述罩体壁下边缘长20cm~100cm,所述第一吸风管道高20cm~100cm;
分布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林冯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