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建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274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包括支撑板和左右两个支撑柱,左右两个支撑柱的底部均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左右两个支撑柱的外表面为对称设置,左右两个支撑柱外表面互相靠近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集棉机构,集棉机构包括集棉筒和左右两个转柱,左右两个转柱的一端均与支撑柱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该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通过集棉筒、吸棉网、风机、转柱、排气管等结构的组合,从而使得真空腔内部产生负压,集棉筒可以通过吸棉网和吸附孔对棉絮进行吸附,避免了精制棉在加工时受到污染从而影响销售,通过上述结构的组合解决了传统集棉机加工精制棉容易影响销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
技术介绍
精制棉是均匀疏松、无木屑、竹屑、泥沙、油污、金属物等杂质的白色絮状物,精制棉无毒、无味、易吸水,是制造醚类纤维素(如CMC、HEC、HPMC、MC等)、硝化纤维素(硝化棉)和醋酸纤维素的主要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塑料、电子、造纸、冶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被誉为“特种工业味精”,精制棉原料为天然植物纤维素纤维,符合人们日益崇尚的绿色、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特别是其增稠赋型的功能,使得精制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其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凸现。现实中工厂在生产精制棉为了避免成本开支以及场地消耗,通常是使用传统集棉机进行加工生产的,然而使用传统集棉机对精制棉进行加工生产,容易使得精制棉受到污染,从而导致精制棉的品相不佳影响销售,因此急需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的集棉机从而用于精制棉的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解决了传统集棉机占地广、成本大和加工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包括支撑板(1)和左右两个支撑柱(2),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底部均与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外表面为对称设置,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柱(2)外表面互相靠近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集棉机构(3);/n所述集棉机构(3)包括集棉筒(31)和左右两个转柱(32),左右两个所述转柱(32)的一端均与支撑柱(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转柱(32)互相靠近的一端均与集棉筒(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棉筒(31)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33),所述真空腔(33)的内表面开设有吸附孔(34),所述吸附孔(34)的一端与集棉筒(31)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包括支撑板(1)和左右两个支撑柱(2),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底部均与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外表面为对称设置,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柱(2)外表面互相靠近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集棉机构(3);
所述集棉机构(3)包括集棉筒(31)和左右两个转柱(32),左右两个所述转柱(32)的一端均与支撑柱(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转柱(32)互相靠近的一端均与集棉筒(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棉筒(31)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33),所述真空腔(33)的内表面开设有吸附孔(34),所述吸附孔(34)的一端与集棉筒(31)的外表面相连通,所述真空腔(33)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定板(35),所述稳定板(35)的外表面固定连连接有风机(36),所述风机(36)的出风端活动连接有排气管(37),所述排气管(37)的一端与真空腔(33)的内表面相连通,所述排气管(37)的一端贯穿集棉筒(31)并延伸至集棉筒(31)的外部,所述集棉筒(3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吸棉网(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制棉的滚筒集棉机,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柱(2)外表面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外表面互相靠近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挤压辊(5),所述挤压辊(5)的外表面与吸棉网(38)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孙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