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0219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采用了二次调质工艺,其中第一次调质:将马氏体耐热钢G115在400~700℃温度范围进行装炉,以≤100℃/h的加热速度升温至1000~1150℃保温,保温时间按不少于2min/mm厚度计算,水冷或空冷至室温;再进行回火,装炉温度范围为400~700℃,以≤100℃/h的加热速度升温至760~78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不少于1min/mm厚度计算,空冷至室温;第二次调质:1030℃~1100℃,保温时间≥1h,水冷或空冷至室温;回火温度760℃~795℃,保温时间≥3h,空冷至室温。相比传统热处理工艺,采用两次调质工艺后冲击功显著提升,室温拉伸和650℃高温拉伸强度均有一定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热钢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适用于600℃以上超超临界电站用大口径管、锻件和铸件等的热处理。
技术介绍
燃煤发电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一段时期内都是电源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煤电转型升级,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低能耗的高蒸汽参数超超临界电站将会成为未来新建和改造火电机组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投运600℃超超临界电站装机数量和总容量最多的国家,630-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煤电清洁高效技术的未来方向。而耐热材料一直以来是制约煤电机组向更高参数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的提高,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对耐热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如公告号为CN10304596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在“多元素复合强化”理论指导下,通过添加沉淀析出型元素Cu以进一步提高专利技术钢的强度,充分发挥B冶金强化作用以进一步提高专利技术钢高温下晶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第一次调质:/n将马氏体耐热钢G115在400~700℃温度范围进行装炉,以≤100℃/h的加热速度升温至1000~1150℃保温,保温时间按不少于2min/mm厚度计算,空冷或水冷至室温;/n对完成上述步骤的马氏体耐热钢G115进行回火,在400~700℃温度范围进行装炉,以≤100℃/h的加热速度升温至760~78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不少于1min/mm厚度计算,空冷至室温;/n(2)第二次调质:/n对完成上述第一次调质的马氏体耐热钢G115进行第二次调质,调质条件如下:/n1030℃~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次调质:
将马氏体耐热钢G115在400~700℃温度范围进行装炉,以≤100℃/h的加热速度升温至1000~1150℃保温,保温时间按不少于2min/mm厚度计算,空冷或水冷至室温;
对完成上述步骤的马氏体耐热钢G115进行回火,在400~700℃温度范围进行装炉,以≤100℃/h的加热速度升温至760~78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不少于1min/mm厚度计算,空冷至室温;
(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婷徐松乾赵海平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