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16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包括传动架,传动架上设置有:前滚动装置,其包括主动辊筒与电机,主动辊筒转动连接于传动架的前侧,电机固定连接于传动架上,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辊筒转动;从动辊筒,其转动连接于传动架的后侧;输送带,其包绕在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的外侧并形成环形输送回路,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输送带的外顶面为输送面;负压装置,其包括负压箱与负压泵,负压箱位于输送带的输送面底侧,负压箱内具有开口向上的负压腔体,负压泵通过管路连通于负压腔体,第一通孔通向负压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轻松地使不同尺寸的玻璃紧贴在输送带上,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在清洗完后,其表面有水,需要擦干,为了提高对玻璃擦面的效率,出现了可以自动对玻璃表面进行擦拭的机械,将玻璃放置在输送带上,由于在对玻璃擦拭的过程中容易使得玻璃发生与输送带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因此通常需要定位结构对玻璃进行固定,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玻璃需要配置不同的定位结构,使用较为麻烦,并且无疑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难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包括传动架,所述传动架上设置有:前滚动装置,其包括主动辊筒与电机,所述主动辊筒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的前侧,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主动辊筒转动,所述主动辊筒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从动辊筒,其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的后侧,所述从动辊筒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输送带,其包绕在所述主动辊筒与所述从动辊筒的外侧并形成环形输送回路,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输送带的外顶面为输送面;负压装置,其包括负压箱与负压泵,所述负压箱位于所述输送面的底侧,所述负压箱内具有开口向上的负压腔体,所述负压泵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负压腔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通向所述负压腔体。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分别位于传动架的前侧与后侧,电机带动主动辊筒转动,由于输送带包绕在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的外侧并形成环形输送回路,即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将输送带张紧,主动辊筒作为主驱动件带动输送带转动,从动辊筒在输送带的带动下转动,将待清洗的玻璃放置在输送带的输送面上,启动负压泵,由于输送带的输送面上具有第一通孔,与负压腔体相通的第一通孔处会形成负压,当待清洗的玻璃经过负压腔体的正上方时,被玻璃遮盖的第一通孔附近形成负压并对玻璃产生吸力,使玻璃紧贴在输送带上,此时可利用外设的玻璃擦面装置对玻璃表面进行擦拭,而玻璃由于吸力会紧贴在输送带的输送面上,不会产生相对位移,当玻璃从负压腔体的正上方移开时,由于其覆盖的第一通孔不再与负压腔体相通,玻璃不再吸附在输送带的输送面上,由于第一通孔有多个,不同规格的玻璃会盖住不同位置的第一通孔,如此可轻松地使不同尺寸的玻璃紧贴在输送带上,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所述负压箱之间,所述支承板的表面正对于所述负压腔体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通向负压腔体。负压箱与支承板保持相对固定,第一通孔则通过第二通孔通向负压腔体,支承板可对输送带的输送面提供支撑作用,避免由于负压腔体对输送带的吸力而使输送面正对负压腔体的部分出现部分凹陷的问题,输送带输送物品时更加平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箱的顶面紧贴于所述支承板的底面。负压箱与支撑板之间没有间隙,如此使得在第一通孔处形成的吸附力更大,可将玻璃更紧密地吸附在输送带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架的左侧设置有左轴承板,所述左轴承板与所述传动架之间连接有左调节结构,所述左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左轴承板上的直孔、设置于所述传动架左侧面的螺孔、与所述螺孔配合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将所述左轴承板压紧于所述传动架上,所述直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从动辊筒的左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于所述左轴承板上,所述传动架的右侧设置有右轴承板,所述右轴承板与所述左轴承板互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从动辊筒的右端通过第二轴承连接于所述右轴承板上。当输送带发生松弛后,松开左轴承板与右轴承板上的螺栓,并将左轴承板与右轴承板往向后移动,可拉紧包绕在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之间的输送带,直孔在左轴承板上提供了对螺栓避让的空间,调节完成后,再将左螺栓板与右轴承板上的螺栓重新上紧,使得左轴承板、右轴承板压紧在传动架上即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架上设置有左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左侧,所述传动架上设置有右限位块,所述右限位块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右侧。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之间限定出一个限位空间,可避免玻璃从输送带上脱出的问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架内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面与所述支承板的底面相抵。利用支撑梁对支承板支撑,可加强支承板的受压能力,避免支承板受到玻璃的压力与负压箱向下的吸附力而向下弯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0-传动架、110-支撑梁、210-主动辊筒、220-电机、310-从动辊筒、400-输送带、410-第一通孔、500-负压箱、600-支承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包括传动架100,所述传动架100上设置有:前滚动装置,其包括主动辊筒210与电机220,所述主动辊筒210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的前侧,所述电机220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上,所述电机220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主动辊筒210转动,所述主动辊筒21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从动辊筒310,其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的后侧,所述从动辊筒31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输送带400,其包绕在所述主动辊筒210与所述从动辊筒310的外侧并形成环形输送回路,所述输送带400的表面沿所述输送带40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10,所述输送带400的外顶面为输送面;负压装置,其包括负压箱500与负压泵,所述负压箱500位于所述输送面的底侧,所述负压箱500内具有开口向上的负压腔体,所述负压泵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负压腔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10通向所述负压腔体。由上述可知,主动辊筒210与从动辊筒310分别位于传动架100的前侧与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架(100),所述传动架(100)上设置有:/n前滚动装置,其包括主动辊筒(210)与电机(220),所述主动辊筒(210)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的前侧,所述电机(220)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上,所述电机(220)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主动辊筒(210)转动,所述主动辊筒(21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n从动辊筒(310),其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的后侧,所述从动辊筒(31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n输送带(400),其包绕在所述主动辊筒(210)与所述从动辊筒(310)的外侧并形成环形输送回路,所述输送带(400)的表面沿所述输送带(40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10),所述输送带(400)的外顶面为输送面;/n负压装置,其包括负压箱(500)与负压泵,所述负压箱(500)位于所述输送面的底侧,所述负压箱(500)内具有开口向上的负压腔体,所述负压泵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负压腔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10)通向所述负压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架(100),所述传动架(100)上设置有:
前滚动装置,其包括主动辊筒(210)与电机(220),所述主动辊筒(210)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的前侧,所述电机(220)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上,所述电机(220)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主动辊筒(210)转动,所述主动辊筒(21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从动辊筒(310),其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架(100)的后侧,所述从动辊筒(31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输送带(400),其包绕在所述主动辊筒(210)与所述从动辊筒(310)的外侧并形成环形输送回路,所述输送带(400)的表面沿所述输送带(40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10),所述输送带(400)的外顶面为输送面;
负压装置,其包括负压箱(500)与负压泵,所述负压箱(500)位于所述输送面的底侧,所述负压箱(500)内具有开口向上的负压腔体,所述负压泵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负压腔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10)通向所述负压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擦面机的负压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100)上固定设置有支承板(600),所述支承板(600)位于所述输送带(400)的输送面与所述负压箱(500)之间,所述支承板(600)的表面正对于所述负压腔体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至少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朝钰郑远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卓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