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10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发酵工艺为三级,包括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摇瓶种子培养,接种于一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然后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最后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温度为30‑35℃,发酵pH降至4.5‑5.0时,控制10‑20小时还原糖,开始升温至35‑37℃,进行第二阶段培养,控制pH为6.0。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淀粉生产小分子糖以替代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以此来减少原料中葡萄糖的成本,增加丁酸生产效率,重点解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发酵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丁酸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
技术介绍
丁酸是反刍动物瘤胃和杂食动物结肠中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潜在替代物。丁酸与抗生素合用可提高疗效,大量实验表明它无毒副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功能性保健食品和动物饲料的添加剂。目前丁酸发酵培养仍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产物浓度基本在10-30g/L左右,在工业化生产中中存在发酵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的情况。目前丁酸的发酵生产为厌氧培养,发酵环境如有氧气存在菌体将不会生长,甚至死亡;另外菌体对生长最佳pH要求严格,若偏离最佳ph则可能得不到目标产物。发酵过程为三级发酵,一级种子培养工艺:温度37℃,厌氧,转速200rpm/min,ph自然,培养时间20-24h;二级种子培养:温度37℃,转速200rpm/min,培养周期10-24h,ORP控制-300到-500mv,pH控制在5.90;发酵培养:温度37℃,转速150-200rpm/min,培养周期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发酵工艺为三级,包括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其特征在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摇瓶种子培养,接种于一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然后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最后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温度为30-35℃,发酵pH降至4.5-5.0时,控制10-20小时还原糖,开始升温至35-37℃,进行第二阶段培养,控制pH为6.0。/n

【技术特征摘要】
1.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发酵工艺为三级,包括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其特征在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摇瓶种子培养,接种于一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然后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最后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温度为30-35℃,发酵pH降至4.5-5.0时,控制10-20小时还原糖,开始升温至35-37℃,进行第二阶段培养,控制pH为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包括:葡萄糖0.5%-0.6%、酵母浸粉1%-2%、蛋白胨0.5%-1.0%、氯化钠0.05%-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丁酸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包括:酵母浸粉1%-2%、蛋白胨0.5%-1%、可溶性淀粉0.1%-0.2%、葡萄糖0.4%-0.6%、氯化猛0.01%-0.2%、氯化钠0.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曹华伟吕向云娄百勇远万里宋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华中正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