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06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其包括一体成型的袋体和一对提耳;所述袋体的前片与后片之间压合有至少一竖向延伸的隔离带,以将袋体的内腔至少分隔成具有容纳体积不等同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袋体的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均设有扎带且相对设置,两所述扎带相绑用于以收紧袋口,且相绑后的扎带与相绑后的提耳形成相交状态。采用该结构的塑料袋,有效地防止盛汤杯或是饮料杯在配送过程中易倾倒现象以及实现袋口前、后、左、右方向止挡,打包更加严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
本技术涉及包装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
技术介绍
餐饮行业是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人们不出门就可以吃到可口的美食,既方便又快捷。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在上班期间和周末选择在公司、在家定外卖,配送上门,非常便捷。而外卖食物多样化,通常包括主食饭菜和汤类产品或是饮料产品,在配送时,如果将汤或饮料与饭盒分开打包携带,容易出现漏拿或错拿现象,而如果打包在同一腔体的袋中携带,常出现汤或饮料洒出的问题,轻者影响食物卖相,重者遭买家投设,严重影响骑手和商家的评价;另外,配送过程中,为避勉袋中食品掉落出来,通常利用塑料袋的提耳进行绑扎以缩紧袋口,但提耳在绑扎后又要起到手提作用时,往往出现提耳打死结情况,至使食用者极为不便地从袋中取出食物,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其包括一体成型的袋体和一对提耳;所述袋体的前片与后片之间压合有至少一竖向延伸的隔离带,以将袋体的内腔至少分隔成具有容纳体积不等同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袋体的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均设有扎带且相对设置,两所述扎带相绑用于以收紧袋口,且相绑后的扎带与相绑后的提耳形成相交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带的顶端与袋口边缘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带的底端与袋体的底部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前片和后片均从袋口边缘向外延伸一凸片,以形成所述的扎带。进一步地,所述扎带的长度尺寸在10mm到18mm范围。进一步地,所述扎带的宽度尺寸在2.5mm至8.5mm范围。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隔离带13,使塑料袋具有适配盛装两种不同食品盒体的容纳空间,其不仅有效地节约分开打包用材,且有效地防止盛汤杯或是饮料杯在配送过程中易倾倒现象。2、通过两扎带相绑的打结方式,使得袋口从前片朝向后片的方向上缩紧,以止挡袋内的餐盒掉落出来。通过设置扎带结构,可替代现有技术中利用两提耳相绑方式实现缩紧袋口的情形。当然,提耳照样可作为缩紧袋口的绑扎作用,由于扎带均设于前片和后片上,以此相绑后的扎带与相绑后的提耳形成90度的相交状态,实现袋口前、后、左、右方向止挡,打包更加严实。3、隔离带的顶端与袋口边缘间隔设置,容易地分别置入或取出主食餐盒和盛汤杯。4、隔离带的底端与袋体的底部间隔设置,以此,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的底部为连通状态,即保持袋体底部的一体性,使得被置入的餐盒和盛汤杯的下端部相比于其上端部较为不受容纳腔壁的限制,实现更加稳定地嵌于各自的容纳腔中。5、各扎带分别与袋体的前片和后片一体成型,以此,形成具有较强的绑扎抗拉韧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中塑料袋的正面结构;图2为实施例中塑料袋撑开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塑料袋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袋体1;提耳2;前片11;后片12;隔离带13;第一容纳腔14;第二容纳腔15;扎带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公开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其包括一体成型的袋体1和一对提耳2。塑料袋为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体结构。未使用前,塑料袋呈扁形状态,其一对提耳2位于塑料袋的左右两边,在本实施例中,袋体1面向消费者一面的塑料薄膜称为前片11,与前片相对一面的塑料薄膜称为后片12。其中,袋体1的前片11与后片12之间压合有至少一竖向延伸的隔离13带,以将袋体1的内腔至少分隔成具有容纳体积不等同的第一容纳腔14和第二容纳腔1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热封压合袋体1的前片11与后片12,使两者部分粘合一起形成一条隔离带13,以此,袋体1的容纳腔分隔成左边的第一容纳腔14和右边的第二容纳腔15。其中,第一容纳腔14的容纳体积较小,用于置放盛汤杯或是饮料杯,其中,第二容纳腔15的容纳体积较大,用于置放主食餐盒。通过设置隔离带13,使塑料袋具有适配盛装两种不同食品盒体的容纳空间,其不仅有效地节约分开打包用材,且有效地防止盛汤杯或是饮料杯在配送过程中易倾倒现象。优选地,隔离带13的顶端与袋口边缘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容易地分别置入或取出主食餐盒和盛汤杯,隔离带不需要热封压合至袋口边缘。优选地,隔离带的底端与袋体的底部间隔设置,以此,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的底部为连通状态,即保持袋体底部的一体性,使得被置入的餐盒和盛汤杯的下端部相比于其上端部较为不受容纳腔壁的限制,实现更加稳定地嵌于各自的容纳腔中。其中,袋体1的前片11和后片12的上部均设有扎带16且相对设置,两扎带16相绑用于以收紧袋口,且相绑后的扎带与相绑后的提耳形成相交状态。具体地,袋体1的前片11和后片12均从袋口边缘向外延伸一凸片,以形成所述的扎带16。各扎带16分别位于袋体1中间位置,并分别与袋体1的前片11和后片12圆弧过渡形成一体,以此,形成具有较强的绑扎抗拉韧性。通过两扎带16相绑的打结方式,使得袋口从前片11朝向后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其包括一体成型的袋体和一对提耳,其特征是,所述袋体的前片与后片之间压合有至少一竖向延伸的隔离带,以将袋体的内腔至少分隔成具有容纳体积不等同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袋体的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均设有扎带且相对设置,两所述扎带相绑用于以收紧袋口,且相绑后的扎带与相绑后的提耳形成相交状态,所述袋体的前片和后片均从袋口边缘向外延伸一凸片,以形成所述的扎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卖打包用塑料袋,其包括一体成型的袋体和一对提耳,其特征是,所述袋体的前片与后片之间压合有至少一竖向延伸的隔离带,以将袋体的内腔至少分隔成具有容纳体积不等同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袋体的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均设有扎带且相对设置,两所述扎带相绑用于以收紧袋口,且相绑后的扎带与相绑后的提耳形成相交状态,所述袋体的前片和后片均从袋口边缘向外延伸一凸片,以形成所述的扎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猪角猪脚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