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04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所述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包括螺旋热解A段系统、螺旋热解B段系统及布料器;所述螺旋热解A段系统及螺旋热解B段系统由布料器进行连接,所有用电设备由控制系统控制。本申请的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在实际操作中有安装便捷、传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物料不易结团、热解效果佳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小型热解设备主要采用螺旋热解装置。然而,传统螺旋热解装置在热解具有一定粘性的物料时,容易发生结团现象,导致热解效率不佳。加上传统螺旋热解装置纵向传热效率较差,在热解过程中极易产生结焦现象,使得传统螺旋热解装置很难高效稳定的热解物料。公开专利CN202010112668.0,名称为“一种基于热解炭内循环强化传热的双螺旋热解反应器”,包括水平圆柱形的外螺旋滚筒、热解气出口、进料口、热解炭收集箱、电加热装置、支撑架、同轴旋转螺杆、热解炭交换口、炭循环口以及热解炭收集箱。该套设备可以改善装置传热性能以及增大生物质处理量,但存在维护困难、热载体无法实现循环、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因此,具有内循环功能的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创新方案,尤其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其可应用于固体废弃物无害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包含螺旋热解A管段、螺旋热解B管段;/n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内设有A段螺旋热解装置,且A段螺旋热解装置与螺旋热解A管段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上设有A段热烟进口和A段热烟出口;所述A段热烟进口和A段热烟出口与加热腔联通;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上设有A段下料管、A段上料管和A段进料口;所述A段下料管、A段上料管和A段进料口与A段螺旋热解装置联通;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上设有A段热解气出口;所述A段热解气出口与A段螺旋热解装置联通;/n所述螺旋热解B管段内设有B段螺旋热解装置,且B段螺旋热解装置与螺旋热解B管段之间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包含螺旋热解A管段、螺旋热解B管段;
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内设有A段螺旋热解装置,且A段螺旋热解装置与螺旋热解A管段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上设有A段热烟进口和A段热烟出口;所述A段热烟进口和A段热烟出口与加热腔联通;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上设有A段下料管、A段上料管和A段进料口;所述A段下料管、A段上料管和A段进料口与A段螺旋热解装置联通;所述螺旋热解A管段上设有A段热解气出口;所述A段热解气出口与A段螺旋热解装置联通;
所述螺旋热解B管段内设有B段螺旋热解装置,且B段螺旋热解装置与螺旋热解B管段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螺旋热解B管段上设有B段热烟进口和B段热烟出口;所述B段热烟进口和B段热烟出口与加热腔联通;所述螺旋热解B管段上设有B段上料管、B段下料管和B段卸料管;所述B段上料管、B段下料管和B段卸料管与B段螺旋热解装置联通;所述B段螺旋热解装置与B短卸料管联通处设有下料筛;所述下料筛的最大间隙小于热载体最小直径;
所述A段下料管与B段上料管联通;所述A段上料管与B段下料管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段下料管与B段上料管联通、A段上料管与B段下料管分别通过一布料装置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循环式带热载体螺旋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段螺旋热解装置包括热解管和A段推料螺旋;所述热解管设置在螺旋热解A管段内,并预留间隙形成加热腔;所述B段螺旋热解装置包括热解管和B段推料螺旋;所述热解管设置在螺旋热解B管段内,并预留间隙形成加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昕刘军潘天骐郭燕张小赛刘淦源冉根柱赵慧慧李钦钦洪有成李文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