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94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包括第一旋翼臂、第二旋翼臂、固定底盘、第一转轴、舵机、第一连杆组与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一旋翼臂和第二旋翼臂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滑动连接;第一转轴设于所述固定底盘上;舵机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连杆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翼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一连杆组能够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第二连杆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翼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一连杆组能够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
本技术属于航空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
技术介绍
飞行器在进行人工降雨等在高空进行作业时,飞行器采用平直机翼和T型尾翼的常规布局,通过在固定机翼飞行器平台上附加安装提供垂直升力的旋翼系统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定点垂直起降功能。目前的飞行器在通过增加的旋翼装置进入高空后进行稳定平飞状态并开始作业,然而添加的旋翼装置会干扰飞行器平飞,并给飞行器整体带来阻力,从而增大飞行器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扎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旋翼装置会干扰飞行器平飞,并给飞行器整体带来阻力,从而增大飞行器的功耗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包括第一旋翼臂、第二旋翼臂、固定底盘、第一转轴、舵机、第一连杆组与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一旋翼臂和第二旋翼臂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滑动连接;第一转轴设于所述固定底盘上;舵机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连杆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翼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一连杆组能够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第二连杆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翼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二连杆组能够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所述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一套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翼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关节,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套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关节,第一套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当所述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正向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翼臂朝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翼臂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与第二套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翼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三活动关节,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设有第四活动关节,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杆的一端设有第五活动关节,所述第二套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当所述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正向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旋翼臂朝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当所述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反向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旋翼臂朝第一方向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正向转动时,第一旋翼臂和第二旋翼臂张开角度的夹角范围为:130°~18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反向转动时,第一旋翼臂和第二旋翼臂张开角度的夹角范围为:0°~3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盘包括上底盘、下底盘、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设于所述上底盘与下底盘之间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旋翼臂和第二旋翼臂远离固定底盘的一端分别设有旋翼。所述可折叠旋翼装置设有两组,分别沿飞行器机身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两组可折叠旋翼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在飞行器机身内上下交错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Ⅰ)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分别安装在飞行器机身延伸方向上,当旋翼臂处于收回状态需要展开时,舵机带动第一转轴正向转动,第一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一旋翼臂展开,第二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二旋翼臂展开;当旋翼处于展开状态时需要收回时,舵机带动第一转轴反向转动,第一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一旋翼臂收回,第二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二旋翼臂收回;能够实现旋翼的可折叠收回和展开,从而满足了飞行器在不同的飞行阶段所需的旋翼状态。(Ⅱ)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杆组与第二连杆组,实现转轴正向转动时,即旋翼装置展开时,第一旋翼臂和第二旋翼臂张开角度的范围为:130°~180°,能够适应高空中的不同气流速度。(Ⅲ)本技术的可折叠装置结构简单、自身重量小,能够有效的减少飞行器的载重,从而减小飞行器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收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底盘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在飞行器上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在飞行器上收回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在机身内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在机身内的主视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第一旋翼臂,2-第二旋翼臂,3-固定底盘,4-第一转轴,5-舵机,6-第一连杆组,7-第二连杆组,8-旋翼,9-飞行器机身;301-上底盘,302-下底盘,303-第一连接耳,304-第二连接耳,305-第二转轴;601-第一连杆,602-第二连杆,603-第一套杆,604-第一活动关节,605-第二活动关节;701-第三连杆,702-第四连杆,703-第五连杆,704-第二套杆,705-第三活动关节,706-第四活动关节,707-第五活动关节。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如图1-图8所示,包括第一旋翼臂1、第二旋翼臂2、固定底盘3、第一转轴4、舵机5、第一连杆组6与第二连杆组7,所述第一旋翼臂1和第二旋翼臂2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3滑动连接;第一转轴4设于所述固定底盘3上;舵机5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上,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连杆组6,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翼臂1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6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一连杆组6能够在第一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第二连杆组7,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翼臂2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7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二连杆组7能够在第一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本技术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分别安装在飞行器机身延伸方向上,当可折叠旋翼处于收回状态需要展开时,舵机带动第一转轴正向转动,第一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一旋翼臂展开,第二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二旋翼臂展开;当旋翼处于展开状态时需要收回时,舵机带动第一转轴反向转动,第一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一旋翼臂收回,第二连杆组从而带动第二旋翼臂收回;能够实现旋翼的可折叠收回和展开,从而满足了飞行器在不同的飞行阶段所需的旋翼状态。其中,第一转轴的正向转动指的是顺时针转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旋翼臂(1)和第二旋翼臂(2);/n固定底盘(3),所述第一旋翼臂(1)和第二旋翼臂(2)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3)滑动连接;/n第一转轴(4),设于所述固定底盘(3)上;/n舵机(5),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上,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n第一连杆组(6),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翼臂(1)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6)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一连杆组(6)能够在第一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n第二连杆组(7),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翼臂(2)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7)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二连杆组(7)能够在第一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旋翼臂(1)和第二旋翼臂(2);
固定底盘(3),所述第一旋翼臂(1)和第二旋翼臂(2)分别与所述固定底盘(3)滑动连接;
第一转轴(4),设于所述固定底盘(3)上;
舵机(5),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上,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
第一连杆组(6),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翼臂(1)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6)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一连杆组(6)能够在第一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
第二连杆组(7),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翼臂(2)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7)包括多个活动关节,所述第二连杆组(7)能够在第一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往复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6)包括第一连杆(601)、第二连杆(602)与第一套杆(603),所述第一连杆(6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翼臂(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02)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关节(604),所述第二连杆(602)的另一端与第一套杆(603)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关节(605),第一套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上,当所述舵机(5)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正向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组(6)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翼臂(1)朝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舵机(5)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组(6)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翼臂(1)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7)包括第三连杆(701)、第四连杆(702)、第五连杆(703)与第二套杆(704),所述第三连杆(7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翼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7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宋宜凡兰小鹏王实恩郭志勇王国飞张鑫汪强李德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爱生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