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化万昊专利>正文

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92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电动车,它包括可变型车架部分,前轮部分,后轮部分,车把部分和车座部分,辅助小轮部分,其中的前轮部分通过上车架联动,其中后轮部分通过后车架联动,其中车把部分、车座部分可以手动调整,附图为收纳构态,此时可变型车架会构成一个长方体空间,除下方辅助小轮之外的所有零部件均可折叠进这个可变型车架内,其特点是方便收纳进房间、占地面积小、方便携带乘坐公共交通、方便邮寄和运输、停车稳固等,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自行车、电动车所面临的上述方面的不足,而由折叠构态变为骑行构态时仅需要将车把部分、车座部分展开,并将可变型车架由长方体拉伸为平行四边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收纳的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或电动车作为广泛的代步交通工具,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但传统的自行车或电动车以及市面上大多数可折叠自行车平时并不方便带进房间,造成了其停在屋外的一些缺点比如风吹日晒,及面临被盗窃的风险。自行车或电动车由于自身形状的特点,如果仅仅是传统的折叠,其不规则的形状还是会影响收纳,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自行车或电动车折叠之后的形态,以及方便的折叠方式也迫切需要得到改进以方便人们的停放及收纳。目前自行车或电动车在停放时需要通过支撑杆支撑保持其不会倾倒,而通过支撑杆加前轮和后轮的方式支撑自行车或电动车停靠并不会特别的稳固,在有坡度或地面不平整时容易支撑不稳,同时这种倾斜的支撑方式会额外占用停车面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自行车或电动车无法或不方便被人们随身带上公交、地铁及私家车上以及运输和邮寄,造成需要多路段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车的人们改用其他方式出行,造成了经济浪费或出行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收纳、便于放进房间、收纳后占地面积小、停车稳定、停车后占地面积小、可方便带上公共交通及放入私家车以及方便邮寄和运输的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包括可变型车架(10)部分、前轮(20)部分、后轮(30)部分、车座(40)部分、车把(50)部分、辅助小轮(60)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型车架(10)包括上车架(11)、前车架(12)、下车架(13)、后车架(14);所述前车架(12)它包括前左车架(12-1)、前右车架(12-2)通过卡扣车架固定支撑杆(103)支撑连接;所述下车架(13)它包括下左车架(13-1)、下右车架(13-2)通过车架固定支撑杆(101)支撑连接;所述后车架(14)它包括后左车架(14-1)、后右车架(14-2)通过车架固定支撑杆(101)支撑连接;所述可变型车架(10)部分,它包括上车架(11)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前车架(12),前车架(12)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下车架(13),下车架(13)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后车架(14),后车架(14)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上车架(11)。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在收纳构态或临时停车构态时,所述上车架(11)与前车架(12)夹角为90度或接近90度,可变型车架(10)即可形成一个长方体或类长方体构态,并通过上车架(11)上的收纳卡扣[105]固定,在它转变为骑行构时,通过将上车架(11)向前推至一定角度,连接在上车架(11)上的骑行卡扣(104)与前车架(12)上卡扣车架固定支撑杆(103)上的卡槽固定,可变型车架(10)即可形成一个平行四边体或类平行四边体的骑行构态。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所述前轮(20)部分,它包括前轮(20)通过前轮轴(23)活动连接在前插(21)上并通过前插(21)上的前插上管(211)通过头管轴承(221)活动连接在头管(22)内,头管(22)与上车架(11)为一体,此时前轮(20)距离上车架(11)的距离固定,前轮(20)保持在收纳构态的可变型车架(10)内,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在可变型车架(10)在变为骑行构态的过程中,前轮(20)不会碰触前车架(12)与下车架(13)之间的车架连接轴(102)。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后轮(30)部分,它包括后轮(30)及后轮飞轮(31)通过后轮轴(32)固定在两侧后插(33)上,两侧后插(33)固定在后车架(14)上,两侧后插(33)在靠近后车架一端处延伸出后插延伸杆(34),在后插延伸杆(34)前端通过中轴轴承(351)活动连接中轴(35),两个相同的脚蹬(36)通过两侧相同的曲轴臂(361)前端的曲轴臂连接孔(362)活动连接中轴两端连接杆(352),在自行车骑行和收纳构态切换时,曲轴臂(361)可以沿着曲轴臂连接孔(362)翻转180度实现收纳与骑行构态的切换。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所述车座(40)部分,它包括车座(40)通过车座延伸杆直槽(402)活动连接在上车架(11)与后车架(14)之间的车架连接轴(102)上并可以旋转,在收纳构态时车座(40)旋转至上车架(11)下方,通过磁铁吸附在上车架(11)下方,在骑行构态时,将车座(40)翻转至上车架(11)后方,沿车座延伸杆直槽(402)方向向前推动车座延伸杆(401)至上车架(11)下方,通过车座卡扣(403)固定车座。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所述车把(50)部分,它包括车把(50)与车把中段横杆(52)通过车把中段横杆两端连接杆(521)与车把连接孔(51)做活动连接,在自行车骑行和收纳构态切换时,车把(50)能做90度旋转,实现收纳与骑行构态切换,它在收纳构态时通过自身重力下垂于上车架(11)两边,它在骑行构态时通过车把卡扣(54)固定,车把下杆(53)套入前插上管(211)并可上下移动,可通过前插卡扣(212)固定。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车架固定支撑杆(101)起到支撑与分别固定前车架(12)、下车架(13)、后车架(14)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前轮(20)、后轮(30)、车座(40),在收纳和骑行构态时或骑行收纳构态转换时可以方便穿过前车架(12)、下车架(13)、后车架(14)。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所述辅助小轮(60)部分,在可变型车架(10)变为收纳构态或临时停车构态时,辅助小轮(60)是着地状态,它可以让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电动车移动,同时辅助小轮(60)有锁死功能。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在变为收纳构态时,所述前轮(20)部分、后轮(30)部分,它们会通过上车架(11)、后车架(14)联动收纳于可变型车架(10)内部,所述车座(40)、车把(50)部分它们通过手动方式转换为收纳构态,在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变为骑行构态时做相反动作。车辆在临时停车构态或收纳构态时,可以通过下车架下方辅助小轮移动,为防止车辆在收纳或临时停车时滑动,车架下方的辅助小轮有锁死功能,平时可以将后小轮一直锁死,转移时通过倾斜伸出车把的方式拖行。为使车辆宽度保持在车架的宽度,所有的螺丝均内凹在车架内,同时用于连接上车架、前车架、下车架、后车架之间的主要的车架连接轴,是通过向内弯曲车架实现车架连接轴加上车架链接轴的螺帽的长度在最宽车架宽度之内。为使车辆卡扣方便牢固,设计了一种按压式卡扣。本专利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自行车或电动车可以在骑行时保持在正常的构态,同时在临时停车时减少车辆的占地面积,同时停地更加稳固,在收纳构态时可以高效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包括可变型车架(10)部分、前轮(20)部分、后轮(30)部分、车座(40)部分、车把(50)部分、辅助小轮(60)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型车架(10)包括上车架(11)、前车架(12)、下车架(13)、后车架(14);/n所述前车架(12)它包括前左车架(12-1)、前右车架(12-2)通过卡扣车架固定支撑杆(103)支撑连接;/n所述下车架(13)它包括下左车架(13-1)、下右车架(13-2)通过车架固定支撑杆(101)支撑连接;/n所述后车架(14)它包括后左车架(14-1)、后右车架(14-2)通过车架固定支撑杆(101)支撑连接;/n所述可变型车架(10)部分,它包括上车架(11)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前车架(12),前车架(12)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下车架(13),下车架(13)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后车架(14),后车架(14)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上车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包括可变型车架(10)部分、前轮(20)部分、后轮(30)部分、车座(40)部分、车把(50)部分、辅助小轮(60)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型车架(10)包括上车架(11)、前车架(12)、下车架(13)、后车架(14);
所述前车架(12)它包括前左车架(12-1)、前右车架(12-2)通过卡扣车架固定支撑杆(103)支撑连接;
所述下车架(13)它包括下左车架(13-1)、下右车架(13-2)通过车架固定支撑杆(101)支撑连接;
所述后车架(14)它包括后左车架(14-1)、后右车架(14-2)通过车架固定支撑杆(101)支撑连接;
所述可变型车架(10)部分,它包括上车架(11)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前车架(12),前车架(12)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下车架(13),下车架(13)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后车架(14),后车架(14)通过车架连接轴(102)活动连接上车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在收纳构态或临时停车构态时,所述上车架(11)与前车架(12)夹角为90度或接近90度,可变型车架(10)即可形成一个长方体或类长方体构态,并通过上车架(11)上的收纳卡扣(105)固定,在它转变为骑行构态时,通过将上车架(11)向前推至一定角度,连接在上车架(11)上的骑行卡扣(104)与前车架(12)上卡扣车架固定支撑杆(103)上的卡槽固定,可变型车架(10)即可形成一个平行四边体或类平行四边体的骑行构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所述前轮(20)部分,它包括前轮(20)通过前轮轴(23)活动连接在前插(21)上并通过前插(21)上的前插上管(211)通过头管轴承(221)活动连接在头管(22)内,头管(22)与上车架(11)为一体,此时前轮(20)距离上车架(11)的距离固定,前轮(20)保持在收纳构态的可变型车架(10)内,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在可变型车架(10)在变为骑行构态的过程中,前轮(20)不会碰触前车架(12)与下车架(13)之间的车架连接轴(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收纳可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其特征为:后轮(30)部分,它包括后轮(30)及后轮飞轮(31)通过后轮轴(32)固定在两侧后插(33)上,两侧后插(33)固定在后车架(14)上,两侧后插(33)在靠近后车架一端处延伸出后插延伸杆(34),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化万昊
申请(专利权)人:化万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