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运料车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运料车。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在建造房屋等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运输,例如运输运送沙粒、水泥、砖块和混凝土等,但由于施工环境以及地形的原因,一般大型、快速的转运设备无法派上用场,只能够使用运料车进行运输,因此,手推运料车成为了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运料车为普遍采用的普通运料车,只设有两个车轮且需要人工手推,运输不稳定且需要消耗人工大量的体力,在卸料时需要人工将料斗倾倒,才能倒出物料,卸料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使用的手推杆都是固定安装的并不合适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再则现有的运料车几乎都是敞开式,运输过程中,水泥或者沙粒会随风到处飞扬,污染环境,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运料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运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轮Ⅰ(1)、L型底座(3)、运料车体(4)、手柄(5)、PLC控制器(7)、铝电池(8)和控制屏(10);所述L型底座(3)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的右端与竖版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万向轮Ⅰ(1)通过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横板的底部中间处,所述PLC控制器(7)和铝电池(8)分别安装在横板底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齿轮Ⅰ、转动连接杆Ⅰ(11)、驱动电机Ⅰ(12)和两根对称设置的支撑杆(13),所述转动齿轮Ⅰ固定在转动连接杆Ⅰ(11)上,所述驱动电机Ⅰ(12)的输出端与转动齿轮Ⅰ啮合,所述转动连接杆Ⅰ(11)的两端分别与万向轮Ⅰ(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运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轮Ⅰ(1)、L型底座(3)、运料车体(4)、手柄(5)、PLC控制器(7)、铝电池(8)和控制屏(10);所述L型底座(3)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的右端与竖版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万向轮Ⅰ(1)通过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横板的底部中间处,所述PLC控制器(7)和铝电池(8)分别安装在横板底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齿轮Ⅰ、转动连接杆Ⅰ(11)、驱动电机Ⅰ(12)和两根对称设置的支撑杆(13),所述转动齿轮Ⅰ固定在转动连接杆Ⅰ(11)上,所述驱动电机Ⅰ(12)的输出端与转动齿轮Ⅰ啮合,所述转动连接杆Ⅰ(11)的两端分别与万向轮Ⅰ(1)连接,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连接在横板的底部,支撑杆(13)的下端铰接在转动连接杆Ⅰ(11)上;
所述运料车体(4)的左侧设有车门,所述车门的底部与所述运料车铰接,车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固定钩;所述运料车体(4)底部左端与横板左端通过转轴活动铰接,所述横板的右端内侧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与运料车体(4)的底部右端铰接;所述手柄(5)通过设置在竖板内的升降装置连接在竖板的右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动齿轮Ⅱ(14)、转动连接杆Ⅱ、对称设置的垂直锥型齿轮(15)和水平锥型齿轮(16)、转动套筒、升降杆(17)和驱动电机Ⅱ(18);所述转动齿轮Ⅱ(14)固定在转动连接杆Ⅱ上,所述驱动电机Ⅱ(18)的输出端与转动齿轮Ⅱ(14)啮合,所述转动连接杆Ⅱ的两端分别与垂直锥型齿连接,所述垂直锥型齿轮(15)与水平锥型齿轮(16)啮合并且水平锥型齿的下方与转动套筒连接,所述套筒通过轴承连接在竖板内,所述升降杆(17)套在套筒内并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17)的上端与手柄(5)垂直连接,所述竖板上设有与手柄(5)相匹配的升降槽;所述控制屏(10)安装在竖板的右侧;所述铝电池、电动伸缩杆、控制屏(10)、驱动电机Ⅰ(12)和驱动电机Ⅱ(18)分别和PLC控制器(7)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永,刘运超,彭克勤,刘国玲,王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硼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