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烫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77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伪烫印膜,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膜层、离型层、信息层、镀层和胶层。所述信息层在远离所述离型层的一侧具有微纳结构,所述镀层仿形设置在所述信息层具有所述微纳结构的一侧上。所述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若干所述结构单元呈阵列交错排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在同一所述结构单元中,各所述微纳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纳结构中,各个所述微纳图形互不接触,所述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所述微纳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防伪烫印膜在无光源照射时不呈现特殊光效,在光源照射条件下呈现特殊光效,可以有效进行防伪鉴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烫印膜
本技术涉及烫印膜
,特别涉及一种防伪烫印膜。
技术介绍
烫印膜是指将激光全息电化铝膜与烫印技术相结合,在印刷品表面形成绚丽多彩的激光全息标识和立体图案的防伪标识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增加激光加密和背面防揭层,用于证件、证卡、票据、商标等的防伪。但是,现有的防伪烫印膜的防伪鉴别不够简便,有些光学防伪标识虽不易仿冒,但也难于鉴别,需要借助专门的技术或工具;有些光学防伪标识的鉴别步骤过于复杂,不容易掌握。若防伪烫印膜的鉴别过于复杂,不便掌握,再好的防伪标识也会失去其作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伪烫印膜,其可以呈现特殊光效,防伪鉴别简便有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防伪烫印膜,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膜层、离型层、信息层、镀层和胶层。所述信息层在远离所述离型层的一侧具有微纳结构,所述镀层仿形设置在所述信息层具有所述微纳结构的一侧上。所述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若干所述结构单元呈阵列交错排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在同一所述结构单元中,各所述微纳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纳结构中,各个所述微纳图形互不接触,所述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所述微纳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结构单元沿垂直于各个微纳图形的轴线方向排成多个行;相邻两行中相邻的两个微纳结构单元,其中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长微纳图形与另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短微纳图形相对,所述结构单元为菱形;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菱形结构单元共用最短的一个微纳图形。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微纳图形凸起的高度和/或凹陷的深度为500nm-50um;所述微纳图形的间隔为500nm-50um。所述微纳图形凸起的高度和/或凹槽的深度大于微纳图形的宽度。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微纳图形凸起的高度和/或凹陷的深度为1um-10um;所述微纳图形的间隔为1um-10um。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无光源照射时,所述微纳结构不显示特殊光效;当有光源照射时,以光源照射到所述微纳结构上的照射位置为中心,向外发散光芒,且所述光芒从所述中心向外呈现周期性彩色变化。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点光源,以所述点光源照射到所述微纳结构上的照射位置为圆心,成圆周状向外发散周期性彩色变化的光芒,或者,所述光源为长条柱状光源,以所述长条柱状光源照射到所述微纳结构上的照射位置为中心,平行向两侧发散周期性彩色光芒。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镀层为真空镀层。所述真空镀层为铝、硫化锌或二氧化钛。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伪烫印膜还包括印刷油墨层或签注层,所述印刷油墨层或者签注层用于设置图像或文字信息,所述印刷油墨层或者签注层设置于所述胶层与所述镀层之间。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层具有的微纳结构为满版设置或局部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防伪烫印膜的信息层设置特殊的微纳结构,其在无光源照射时不呈现特殊光效,在光源照射条件下呈现特殊光效,可以有效进行防伪鉴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的防伪烫印膜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信息层表面的微纳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显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中的防伪烫印膜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所述防伪烫印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基膜层1、离型层2、信息层3、镀层4和胶层5。所述基膜层1为支撑材料,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其上面的其它涂层,便于加工时的连续烫印。它具有抗拉伸、耐瞬时高温等性能。优选采用PET或者PP材料。烫印后,所述基膜层1与信息层3等其它层相剥离。所述离型层2具有良好的脱落性能,主要作用是在烫印后使信息层3等其它层与所述基膜层1能够迅速脱离,从而其它层被转移黏结在被烫印的物体表面。所述离型层2一般为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优选氧化聚乙烯蜡、石蜡、蒙旦蜡、巴西棕榈蜡等乳液涂布而成。所述信息层3在远离所述离型层2的一侧具有微纳结构(未标识)。所述信息层3具有的微纳结构可以为满版设置或局部设置。所述镀层4仿形设置在所述信息层3具有所述微纳结构的一侧上,其用于增强特殊光效并且保护所述微纳结构。所述镀层4可以为真空镀层,例如铝,硫化锌和二氧化钛等。所述胶层5可以为热熔胶层,其与被烫印部件贴合,通过烫印方式附着于被烫印部件上,离型层剥离,将信息层3和镀层4等转移到被烫印部件上。被烫印部件可以是各类包装件的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膜层1为聚酯薄膜,在基膜层1上涂布离型层2,在离型层2上涂布树脂涂层并纳米压印微纳结构形成信息层3;采用真空镀膜工艺在具有微纳结构的一侧镀铝层4,铝层具有与微纳结构相对应的结构;在铝层上涂布热熔胶层5。这样,就制得了如图1所示的防伪烫印膜。本技术在防伪烫印膜的信息层3设置了特殊的微纳结构,具体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图1中的信息层3表面的微纳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310,所述若干结构单元310在所述信息层3远离所述离型层2的一侧呈阵列排布(或阵列式紧密排布);所述结构单元310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312,在同一所述结构单元中,各所述微纳图形312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纳结构中,各个所述微纳图形互不接触。具体的,若干所述结构单元310沿垂直于各个微纳图形312的轴线方向排成多个行,对于相邻两行中相邻的两个微纳结构单元,其中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长微纳图形与另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短微纳图形相对。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所述结构单元310为菱形,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菱形结构单元310公用最短的一个微纳图形;所述微纳图形312为长方体的凸起结构;所述微纳图形312的高度为3um,相互间隔距离为2um;若干长方体形状的微纳图形312组成菱形微纳结构单元310;若干菱形微纳结构单元310阵列排布形成微纳结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微纳图形312也可以为凹槽结构,也就是说,所述微纳图形312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纳图形312凸起的高度和/或凹陷的深度为500nm-50um;所述微纳图形312的间隔为500nm-50um。优选的,所述微纳图形312凸起的高度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烫印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膜层、离型层、信息层、镀层和胶层,/n所述信息层在远离所述离型层的一侧具有微纳结构,所述镀层仿形设置在所述信息层具有所述微纳结构的一侧上,/n所述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若干所述结构单元呈阵列交错排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在同一所述结构单元中,各所述微纳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纳结构中,各个所述微纳图形互不接触,所述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所述微纳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烫印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膜层、离型层、信息层、镀层和胶层,
所述信息层在远离所述离型层的一侧具有微纳结构,所述镀层仿形设置在所述信息层具有所述微纳结构的一侧上,
所述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若干所述结构单元呈阵列交错排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在同一所述结构单元中,各所述微纳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纳结构中,各个所述微纳图形互不接触,所述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所述微纳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烫印膜,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结构单元沿垂直于各个微纳图形的轴线方向排成多个行;
相邻两行中相邻的两个微纳结构单元,其中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长微纳图形与另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短微纳图形相对,
所述结构单元为菱形;
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菱形结构单元共用最短的一个微纳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烫印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叶瑞孙营春左志成蔡文静陈蓓蓓陈林森朱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维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