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173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和废水处理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系统和再生废液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的进水口通过产水泵与待处理原水源连接,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预处理系统、净化出水管道连接,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再生液池和废液池,再生液池的出水口通过再生泵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连接,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与废液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处理系统不仅实现水体磷酸盐的高效去除、回收,还实现了再生液的循环利用和污水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和废水处理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大量含氮、磷污废水进入自然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威胁日益严重。而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引起藻类爆发,导致水体色度、浊度增加,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降低,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态破坏。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水中磷是导致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的制约因子,因此,有效控磷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污水处理厂常用生物工艺只能去除进水中大约30%左右的磷,出水中的磷浓度一般远高于富营养化限制浓度,需要通过深度处理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水质标准。目前常用的深度除磷工艺一般包括铁盐、钙盐化学沉淀法、吸附剂法、人工湿地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沉淀法适用于高浓度磷去除且出水磷含量较高;吸附剂法往往适用于低浓度磷去除且受到容量和选择性的影响;人工湿地法不仅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且受温度等影响较大;相比之下,离子交换法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离子去除工艺,成为水深度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离子交换法用于废水中的磷去除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预处理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系统和再生废液处理系统;/n所述预处理系统的进水口通过产水泵与待处理原水源连接,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与预处理系统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净化进水阀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净化出水管道连接,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与净化出水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净化出水阀门;/n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再生液池和废液池,所述再生液池的出水口通过再生泵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处理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系统和再生废液处理系统;
所述预处理系统的进水口通过产水泵与待处理原水源连接,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与预处理系统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净化进水阀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净化出水管道连接,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与净化出水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净化出水阀门;
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再生液池和废液池,所述再生液池的出水口通过再生泵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进水口与再生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再生进水阀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废液池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的出水口与废液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再生出水阀门;
所述再生废液处理系统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废液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再生废液处理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再生液池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系统包括离子交换树脂罐,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罐内填充有负载金属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金属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常规阴离子树脂负载纳米级铁或钛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为砂滤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液池内的再生液为pH大于10的盐溶液,且其质量浓度不低于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的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废液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庆伟王明森张凌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