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54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内层输送网I及外层输送网II,其中输送网II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层,且支撑层表面两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支撑层顶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两组容纳槽的固定槽,其中支撑层上均匀设置有穿过输送网II孔径的套管,且输送网I的孔径内设置有通过连接部插入对应套管内的固定部,所述机架顶部并列跨设有多组匚型架,其中匚型架上均设置有推动机构,且任意相邻两组匚型架中的推动机构的安装位置相反,所述匚型架开口内两侧的机架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将输送带中间区域处的产品拨动至其两侧以便于后续的设备对其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
技术介绍
小马达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为这些机械设备提供相应的动力和速度,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四个字:减速增力。小马达实际上也是一台齿轮减速机,只不过是它的功率比较小,一般不会超过180W,并且减速机部分,也不是单一的齿轮减速机,有时还会配蜗轮减速机,直线减速机等。如公开号为CN211197510U的一种生产小马达输送机构,其虽然能有效的在输送带对小马达进行输送时将马达归集在输送带一侧以便于后续设备的夹取,由于其仅靠小马达受重力影响沿限位带的斜面流向限位带中凹槽的最底端处以待后续设备夹取加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因凹槽侧壁将少量马达卡住,最终使得大量马达不能顺利的沿凹槽底壁斜面流动至输送带一侧以待后续加工使用,进而影响整体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内层大孔径输送网I及外层小孔径输送网II,其中输送网II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层,且支撑层表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支撑层顶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连接两组容纳槽的长条形固定槽,其中支撑层底端面上还均匀设置有穿过输送网II孔径的套管,且输送网I的孔径内设置有对应套管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顶端设置有插入对应套管底端开口内的连接部,所述机架顶部并列跨设有多组开口朝下设置的匚型架,其中匚型架上均设置有推动机构,且任意相邻两组匚型架中的推动机构的安装位置相反,所述匚型架开口内两侧的机架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固定机构,其中缓冲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端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一端延伸至支撑层顶部并向上弯折有竖直部I,所述竖直部I背面的固定板顶端设置有挡板,其中固定板上方还设置有依次贯穿挡板及竖直部I的缓冲杆,且缓冲杆末端连接有位于竖直部I外侧的缓冲块,所述缓冲杆上还设置有紧贴在竖直部I背面的定位块,其中位于定位块与挡板之间的缓冲杆上外套有弹簧I,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扣在匚型架水平端底部的U型板,其中U型板竖直端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匚型架水平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对应滑槽的滑轨,其中匚型架一竖直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背面设置有汽缸,所述汽缸的汽缸导柱贯穿固定座并与U型板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底部均匀设置有连接杆,其中连接杆底端设置有位于对应两组竖直部I之间并与固定板平齐的定位板,且定位板两端分别向上弯折有对应竖直部I的竖直部II,所述定位板底端面上还设置有与固定槽垂直交叉的长条形推动板,其中推动板位于支撑层上方,且推动板两端均设置有锥形引导部。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表面上设置有多圈柔性凸起,其中连接部与固定部之间一体设置,且固定部竖截面呈菱形,所述固定部直径大于输送网II孔径。优选地,所述推动板内部为镂空结构,且其内部空腔与推动板底部外侧连通,其中推动板的内部空腔内设置有弹簧II。优选地,所述推动机构数量最少为三组,其中任意相邻两组推动机构中定位板之间的间距为0.5~1cm。优选地,所述竖直部I位于固定槽的正上方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游多组推动机构干预的方式,以实现通过机械干预归集的方式将输送带上的产品归集在其两侧,进而方便后续设备对其进行加工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定位板的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支撑层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输送网I,3、输送网II,4、支撑层,5、容纳槽,6、固定槽,7、套管,8、固定部,9、连接部,10、匚型架,11、推动机构,111、U型板,112、滑块,113、滑槽,114、滑轨,115、汽缸,116、连接杆,117、定位板,118、竖直部II,119、推动板,12、缓冲固定机构,121、固定板,122、竖直部I,123、挡板,124、缓冲杆,125、定位块,126、弹簧I,127、缓冲块,13、固定座,14、锥形引导部,15、弹簧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内层大孔径输送网I2及外层小孔径输送网II3,其中输送网II3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层4,且支撑层4表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槽5,所述支撑层4顶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连接两组容纳槽5的长条形固定槽6,其中支撑层4底端面上还均匀设置有穿过输送网II3孔径的套管7,且输送网I2的孔径内设置有对应套管7的固定部8,所述固定部8顶端设置有插入对应套管7底端开口内的连接部9,所述连接部9表面上设置有多圈柔性凸起,其中连接部9与固定部8之间一体设置,且固定部8竖截面呈菱形,所述固定部8直径大于输送网II3孔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内层输送网I2及外层输送网II3以加强输送带的整体强度,其中通过在输送网II3表面设置橡胶支撑层4用于放置产品,而产品则摆放在支撑层4中的固定槽6内用于固定以防止其乱窜,并且固定槽6内窜动的产品可流入容纳槽5内进行固定。其中支撑层4通过其底端套管7插入输送网II3孔径内,并且在输送网I2孔径内安装固定部8,而固定部8中的连接部9插入套管7中,如图7所示,通过连接部9插入套管7内的方式将固定部8与套管7活动连接,进而提升支撑层4在输送带上的稳固性以防止其窜动,或防止支撑层4在输送带上发生打滑的问题,而在上述过程中柔性凸起舒展抵住套管7内侧壁,使得在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连接部9不会从套管7内滑出,而固定部8直径大于输送网II3孔径,使得其不会从输送网II3孔径穿出,进而实现固定支撑层4与输送带之间的目的,其中由于固定部8位于输送网I2的开口内并不凸出于其端面,那么流水线上的滚筒在转动输送带时也不会与固定部8接触以将其顶起压伤,或者防止发生滚筒通过顶起固定部8、套管7而将支撑层4与输送带之间分离的问题,同时在将支撑层4与输送带分离时,只需向上拔起支撑层4以带动套管7在输送网II3的孔径内向上移动,此时输送网II3挂住固定部8,进而带动连接部9从套管7内拔出,以此实现固定部8与套管7之间的分离工作,以及实现输送带与支撑层4之间的分离工作。所述机架1顶部并列跨设有三组以上且开口朝下设置的匚型架10,其中匚型架10上均设置有推动机构11,而任意相邻两组匚型架10中的推动机构11的安装位置相反,所述推动机构11包括扣在匚型架10水平端底部的U型板111,其中U型板111竖直端内侧设置有滑块112,且滑块112上设置有滑槽113,所述匚型架10水平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对应滑槽113的滑轨114,其中匚型架10一竖直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13,且固定座13背面设置有汽缸115,所述汽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内层大孔径输送网I及外层小孔径输送网II,其中输送网II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层,且支撑层表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支撑层顶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连接两组容纳槽的长条形固定槽,其中支撑层底端面上还均匀设置有穿过输送网II孔径的套管,且输送网I的孔径内设置有对应套管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顶端设置有插入对应套管底端开口内的连接部,所述机架顶部并列跨设有多组开口朝下设置的匚型架,其中匚型架上均设置有推动机构,且任意相邻两组匚型架中的推动机构的安装位置相反,所述匚型架开口内两侧的机架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固定机构,其中缓冲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端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一端延伸至支撑层顶部并向上弯折有竖直部I,所述竖直部I背面的固定板顶端设置有挡板,其中固定板上方还设置有依次贯穿挡板及竖直部I的缓冲杆,且缓冲杆末端连接有位于竖直部I外侧的缓冲块,所述缓冲杆上还设置有紧贴在竖直部I背面的定位块,其中位于定位块与挡板之间的缓冲杆上外套有弹簧I,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扣在匚型架水平端底部的U型板,其中U型板竖直端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匚型架水平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对应滑槽的滑轨,其中匚型架一竖直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背面设置有汽缸,所述汽缸的汽缸导柱贯穿固定座并与U型板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底部均匀设置有连接杆,其中连接杆底端设置有位于对应两组竖直部I之间并与固定板平齐的定位板,且定位板两端分别向上弯折有对应竖直部I的竖直部II,所述定位板底端面上还设置有与固定槽垂直交叉的长条形推动板,其中推动板位于支撑层上方,且推动板两端均设置有锥形引导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加工输送流水线,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内层大孔径输送网I及外层小孔径输送网II,其中输送网II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层,且支撑层表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支撑层顶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连接两组容纳槽的长条形固定槽,其中支撑层底端面上还均匀设置有穿过输送网II孔径的套管,且输送网I的孔径内设置有对应套管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顶端设置有插入对应套管底端开口内的连接部,所述机架顶部并列跨设有多组开口朝下设置的匚型架,其中匚型架上均设置有推动机构,且任意相邻两组匚型架中的推动机构的安装位置相反,所述匚型架开口内两侧的机架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固定机构,其中缓冲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端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一端延伸至支撑层顶部并向上弯折有竖直部I,所述竖直部I背面的固定板顶端设置有挡板,其中固定板上方还设置有依次贯穿挡板及竖直部I的缓冲杆,且缓冲杆末端连接有位于竖直部I外侧的缓冲块,所述缓冲杆上还设置有紧贴在竖直部I背面的定位块,其中位于定位块与挡板之间的缓冲杆上外套有弹簧I,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扣在匚型架水平端底部的U型板,其中U型板竖直端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匚型架水平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对应滑槽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平张舜
申请(专利权)人:全南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