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142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棒料下料;棒料加热;热编环;整形;闪光焊接;闪光焊接后焊缝去刺,然后压入横档;随后对链环进行初检、打磨,将有缺陷的链环割除然后并入新环;对链条进行固溶处理;对链条进行拉力负荷试验;对链环进行表面和尺寸检查;终检、油漆、打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包括点蚀、应力腐蚀和晶间腐蚀;具有较低的磁导率≤1.01;通过增加链环宽度和内径,使链环开档增加、环形更加圆润;通过对环背加热提高了顶锻质量;加大芯轴直径,从而增加链环内径,使成型质量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锚链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锚链材料为碳钢或低合金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征,但是在海水中服役时往往受到严重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在特定条件下需要用到其他材料的锚链。奥氏体钢具有低磁或无磁特性,耐腐蚀性和低温韧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奥氏体钢虽然也具有耐蚀和低磁特性,但是成型和焊接难度大,需要特殊的设计和工艺保证其达到使用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奥氏体钢锚链以及相应的制造方法,以获得满足基本力学性能的链条,同时具备低磁和耐蚀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V三种元素至少添加两种,且三种元素含量之和为2~5%。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的制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棒料下料,为保证端面平行度,应采取锯料的方式加工,端面倾斜度不超过2mm;(2)棒料加热,加热温度为700~1000℃,每支棒料保温时间不少于5分钟;(3)热编环,编环温度不低于650℃;芯轴直径为1.5~2.2倍棒料直径,芯轴弧面中心和滚轮弧面中心的距离为0.9~1.2倍棒料直径;(4)整形,编环后若发现链环存在上下错位,可在焊接电极上整形压平;(5)闪光焊接,为提高顶锻质量,在连续闪光之前对环背加热以提高链环整体温度均匀性,加热温度为500~800℃;(6)闪光焊接后焊缝去刺,然后压入横档;(7)随后对链环进行初检、打磨,将有缺陷的链环割除然后并入新环;(8)对链条进行固溶处理;(9)对链条进行拉力负荷试验;(10)对链环进行表面和尺寸检查;(11)终检、油漆、打包。优选的:所述热编环,包括四个工步:(a)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a)然后芯轴向下回到初始位置,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另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完成编环。优选的:单个链环外长为棒料直径的5.5~6.5倍;单个链环外宽为棒料直径的3~4倍;单个链环环冠部位的内径为棒料直径的0.5~1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包括点蚀、应力腐蚀和晶间腐蚀;2)具有较低的磁导率≤1.01;3)通过增加链环宽度和内径,使链环开档增加、环形更加圆润;4)通过对环背加热提高了顶锻质量;5)加大芯轴直径,从而增加链环内径,使成型质量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编环工步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编环工步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编环工步三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编环工步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V三种元素之和为4.5%。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的制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棒料下料,为保证端面平行度,应采取锯料的方式加工,端面倾斜度不超过2mm;(2)棒料加热,加热温度为700~1000℃,每支棒料保温时间不少于5分钟;(3)热编环,编环温度不低于650℃;芯轴直径为1.5~2.2倍棒料直径,芯轴弧面中心和滚轮弧面中心的距离为0.9~1.2倍棒料直径;(4)整形,编环后若发现链环存在上下错位,可在焊接电极上整形压平;(5)闪光焊接,为提高顶锻质量,在连续闪光之前对环背加热以提高链环整体温度均匀性,加热温度为500~800℃;(6)闪光焊接后焊缝去刺,然后压入横档;(7)随后对链环进行初检、打磨,将有缺陷的链环割除然后并入新环;(8)对链条进行固溶处理;(9)对链条进行拉力负荷试验;(10)对链环进行表面和尺寸检查;(11)终检、油漆、打包。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编环,包括四个工步:(a)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a)然后芯轴向下回到初始位置,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另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完成编环。本优选实施例中,单个链环外长为棒料直径的5.5~6.5倍;单个链环外宽为棒料直径的3~4倍;单个链环环冠部位的内径为棒料直径的0.5~1倍。实施例二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二种元素之和为3.5%。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的制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棒料下料,为保证端面平行度,应采取锯料的方式加工,端面倾斜度不超过2mm;(2)棒料加热,加热温度为700~1000℃,每支棒料保温时间不少于5分钟;(3)热编环,编环温度不低于650℃;芯轴直径为1.5~2.2倍棒料直径,芯轴弧面中心和滚轮弧面中心的距离为0.9~1.2倍棒料直径;(4)整形,编环后若发现链环存在上下错位,可在焊接电极上整形压平;(5)闪光焊接,为提高顶锻质量,在连续闪光之前对环背加热以提高链环整体温度均匀性,加热温度为500~800℃;(6)闪光焊接后焊缝去刺,然后压入横档;(7)随后对链环进行初检、打磨,将有缺陷的链环割除然后并入新环;(8)对链条进行固溶处理;(9)对链条进行拉力负荷试验;(10)对链环进行表面和尺寸检查;(11)终检、油漆、打包。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编环,包括四个工步:(a)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a)然后芯轴向下回到初始位置,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另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完成编环。本优选实施例中,单个链环外长为棒料直径的5.5~6.5倍;单个链环外宽为棒料直径的3~4倍;单个链环环冠部位的内径为棒料直径的0.5~1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V三种元素至少添加两种,且三种元素含量之和为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V三种元素至少添加两种,且三种元素含量之和为2~5%。


2.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的制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棒料下料,为保证端面平行度,应采取锯料的方式加工,端面倾斜度不超过2mm;
棒料加热,加热温度为700~1000℃,每支棒料保温时间不少于5分钟;
热编环,编环温度不低于650℃;芯轴直径为1.5~2.2倍棒料直径,芯轴弧面中心和滚轮弧面中心的距离为0.9~1.2倍棒料直径;
整形,编环后若发现链环存在上下错位,可在焊接电极上整形压平;
闪光焊接,为提高顶锻质量,在连续闪光之前对环背加热以提高链环整体温度均匀性,加热温度为500~800℃;
(6)闪光焊接后焊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陶安祥陶良凤张卫新邵云亮张明董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