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41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收集结构、打磨结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上安装有打磨结构,所述收集结构还包括收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和第一齿轮,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的结构和边长尺寸均不同,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以第二齿轮随着第一齿轮一起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一打磨头转动,同时第二转杆带动第二打磨头转动,能够满足不同的打磨头对转子进行打磨,并且在打磨时,不需要更换打磨头,不仅提高了打磨的效率,而且给操作人员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磨装置
,具体为一种转子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转子是指由轴承支撑的旋转体,多为动力机械和工作机械中的主要旋转部件,光盘等自身没有旋转轴的物体,当采用刚性连接或附加轴时可视为一个转子,电机转子通俗的说就是电机中旋转的部分,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而旋转部分叫电枢铁芯,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后产生电磁转矩进行能量转换,以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方式区分,定子绕组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电机转子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分为内转子转动方式和外转子转动方式两种,内转子转动方式为电机中间的芯体为旋转体,但是,目前的转子用的打磨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内槽的空间狭小,并且外口小内部空间较大,从而打磨十分困难,使得打磨效率低,工人的操作难度大,在转子打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结构尺寸的打磨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收集结构(2);/n打磨结构(3);/n其中,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收集结构(2),所述收集结构(2)上安装有打磨结构(3);/n其中,所述收集结构(2)还包括收集槽(22),所述收集槽(22)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310),所述第一转杆(310)的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8),所述第一转杆(31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磨头(35),所述收集槽(22)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收集结构(2);
打磨结构(3);
其中,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收集结构(2),所述收集结构(2)上安装有打磨结构(3);
其中,所述收集结构(2)还包括收集槽(22),所述收集槽(22)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310),所述第一转杆(310)的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8),所述第一转杆(31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磨头(35),所述收集槽(22)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箱体(37),所述箱体(37)的内壁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311),所述第二转杆(311)的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9),所述第一齿轮(38)与所述第二齿轮(39)啮合,所述第二转杆(311)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3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打磨头(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结构(2)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五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宝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