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23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纠偏检测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设置于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上方的上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下方的下挡板,上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下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上挡板和下挡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采用防护板对圆盘剪纠偏装置进行保护,切边测宽测量装置维护方便精度高,确保圆盘剪切边精确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带钢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酸轧机组为了给轧机工序提供边部优良的原料卷,需要对酸洗后的带钢切除5~15毫米的边部,切除的边部在液压驱动的旋转的卷边机卷盘卷成卷。进入圆盘剪的带钢依靠圆盘剪前的纠偏装置进行对中,切边宽度取决于圆盘剪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刀片的宽度,宽度依靠电机驱动滚珠丝杆,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圆盘剪刀座同时打开和关闭实现,圆盘剪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刀片的宽度依靠安装在滚珠丝杆上的编码器测量。实际生产时,圆盘剪会出现以下问题:1、安装在圆盘剪前的带钢纠偏检测框架经常被边裂的带钢刮伤,偏移原来位置,造成带钢不在中心线,带钢中心偏差大,带钢传动侧和操作侧切下的边部宽度和设定宽度偏差大,一边大,另一边小;2、安装在滚珠丝杆编码器的联轴器打滑,造成圆盘剪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刀片的测量宽度偏差大,实际带钢传动侧和操作侧切下的边部宽度和设定宽度偏差大。而且滚珠丝杆编码器安装在圆盘剪底座下,空间异常狭小,安装和调整编码器极其困难;3、圆盘剪切下的带钢边部经常被卷边机撕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目的是确保切边精确和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纠偏检测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设置于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上方的上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下方的下挡板,上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下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上挡板和下挡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为PVC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与所述带钢之间的距离为200毫米。所述的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激光测距仪和设置于圆盘剪传动侧刀座上且与激光测距仪配合的反射板。本技术的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采用护板对圆盘剪纠偏装置进行保护,切边测宽测量装置维护方便精度高,确保圆盘剪切边精确和稳定。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卷边机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图中标记为:1、纠偏检测框架;2、上挡板;3、激光测距仪;4、反射板;5、卷边机传动侧卷盘;6、卷边机操作侧卷盘;7、带钢;8、圆盘剪电机;9、圆盘剪传动侧刀座;10、圆盘剪操作侧刀座;11、圆盘剪传动侧刀片;12、圆盘剪操作侧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纠偏检测框架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设置于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上方的上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下方的下挡板,上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1和带钢之间,下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1和带钢之间,上挡板2和下挡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位于纠偏检测框架1的前方,第二支架位于纠偏检测框架1的后方,纠偏检测框架1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纠偏检测框架1之间的距离为500毫米。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处于同一高度,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处于同一高度,上挡板2与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固定连接,下挡板与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固定连接,上挡板2和下挡板与带钢相平行,上挡板2和下挡板对纠偏检测框架1起到保护作用。第一上横梁的长度方向与带钢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二上横梁的长度方向与带钢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上挡板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固定连接。第一下横梁的长度方向与带钢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二下横梁的长度方向与带钢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下挡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上挡板2和下挡板为PVC板,由于PVC板非金属,不影响纠偏测量精度,但是保护了纠偏测量框架,不会被边裂的带钢刮伤和损坏。上挡板2和下挡板与带钢之间的距离为200毫米,上挡板2与纠偏测量上框架之间的距离为100毫米,下挡板与纠偏测量下框架之间的距离为100毫米。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激光测距仪和设置于圆盘剪传动侧刀座9上且与激光测距仪配合的反射板。反射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圆盘剪传动侧刀座9上,激光测距仪与圆盘剪传动侧刀座9之间的距离为3米,激光测距仪与反射板处于与带钢的宽度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带钢位于圆盘剪传动侧刀座9和圆盘剪操作侧刀座10之间,圆盘剪传动侧刀片11设置于圆盘剪传动侧刀座9上,圆盘剪操作侧刀片12设置于圆盘剪操作侧刀座10上。当圆盘剪传动侧刀座9出现移动时,激光测距仪可以直接将圆盘剪传动侧刀座9移动的距离测量出来,从而可以计算出圆盘剪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刀片之间的宽度,宽度测量装置简单容易维护,精度可以达到1毫米。圆盘剪传动侧刀片11和圆盘剪操作侧刀片12之间的宽度=圆盘剪传动侧刀片11和圆盘剪操作侧刀片12之间的最小机械标定宽度+圆盘剪打开时移动距离(也即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结构)*2。通过对卷边机边部断裂的带钢进行分析,发现带钢薄时,圆盘剪切下的边部带钢容易从撕裂层开始撕裂,主要由于卷边机采用固定张力,带钢薄且带钢低速运行时,张力过大撕裂圆盘剪切下来的边。因此在卷边机的液压系统中安装了一个换向阀,换向阀为比例液压阀,如图2所示,换向阀与液压缸连接,换向阀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输出4~20mA控制换向阀的开度,从而控制卷边机卷取的张力。带钢最高运行速度300米/分钟,带钢厚度2毫米~6.6毫米,根据带钢的厚度和速度,PLC调整比例阀的开度,从而控制卷边机卷取的张力。如下表: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纠偏检测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设置于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上方的上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下方的下挡板,上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下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上挡板和下挡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圆盘剪切边精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纠偏检测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设置于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上方的上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上且位于带钢下方的下挡板,上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下挡板位于纠偏检测框架和带钢之间,上挡板和下挡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宏勇彭军明邓礼民熊小保龚小良朱林峰杨帆李芬肖成邹小娟邱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