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88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破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包括上盘,所述上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远离上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盘,所述下盘的顶部搭接有分散台。该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因上盘、导流块和下盘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可对上盘、导流块和下盘进行分解,维修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便可,不需更换整个转子,维修成本低,通过设置分散台,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上盘和下盘之间,物料经过分散台的斜面向四周散发,通过导流块之间的空隙高速甩出,从而对物料进行破碎,分散台的斜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加速物料的甩出,避免物料进入过快时,物料在下盘的顶部堆积,使得物料堵塞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
,具体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
技术介绍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子有上盘和下盘结构,由于上、下盘暴露在破碎腔中,其边缘经常受到高速石料反弹后的撞击和摩擦而产生磨损,上、下盘磨损后转子重心偏移,旋转会引起振动幅度增大,故而需要停机检修。现有技术中,上、下盘磨损后需要将转子从破碎机内取出,通过补焊的方式对上、下盘磨损部位进行修补,费时费力且维护成本高,一次维修通常要3天时间,频繁更换和维护严重影响破碎机的生产效率。在中国专利CN209549614U中公开的具有防磨措施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子,该具有防磨措施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子,在上、下盘边缘及侧面包覆耐磨结构,避免损坏上盘和下盘,耐磨结构采用弧形耐磨板,将易拆卸与安装的弧形耐磨板通过紧固件(螺栓)固定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子上、下盘边缘,避免上、下盘在破碎腔与石料直接接触,提高上、下盘的使用寿命,耐磨板损耗后可直接拆除破损的耐磨板,替换上新的耐磨板,安装方便,从而替代焊接钢条的修补方式,显著减少了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子上、下盘的检修维护时间,但是,该具有防磨措施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该具有防磨措施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子,考虑到了上盘和下盘受高速石料反弹后造成的磨损,却忽略了石料是从上盘的轴心处进入到上盘和下盘之间,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上盘和下盘之间的导流板甩出,所以,上盘的底部和下盘的顶部,以及导流板的磨损更为严重,由于上盘、下盘和导流板焊接在一起,部分结构磨损严重,通常需要更换整个转子,具有维修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用来解决上盘、下盘和导流板焊接在一起,部分结构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整个转子,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包括上盘,所述上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远离上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盘,所述下盘的顶部搭接有分散台;所述上盘的轴心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上盘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盘顶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盘的轴心处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下盘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下盘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盘顶部设有的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与导流块顶部设有的第三螺纹孔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贯穿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上盘和导流块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盘底部设有的第二凹槽和第二通孔与导流块底部设有的第三螺纹孔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贯穿第二凹槽和第二通孔与第三螺纹孔,从而将下盘固定安装在导流块的底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台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开始设有第三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贯穿第三凹槽和第三通孔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内部转轴的顶部螺纹连接,从而将分散台固定安装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转轴的顶部,而转轴和分散台夹持下盘,从而将转子整体固定在转轴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台的形状为圆台,且所述分散台底面圆的直径大于连接槽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分散台可以将连接槽遮挡,固定转子时,分散台可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内的转轴夹持下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盘和下盘的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耐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贯穿耐磨板上的孔槽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耐磨板安装在上盘上,使用螺栓贯穿耐磨板上的孔槽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耐磨板安装在下盘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该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因上盘、导流块和下盘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当上盘的底面或下盘的顶面磨损严重无法使用时,可对上盘、导流块和下盘进行分解,然后更换损坏的部件便可,操作简便,不需更换整个转子,维修成本低;2.该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通过设置分散台,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上盘和下盘之间,物料经过分散台的斜面向四周散发,通过导流块之间的空隙高速甩出,从而对物料进行破碎,分散台的斜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加速物料的甩出,避免物料进入过快时,物料在下盘的顶部堆积,使得物料堵塞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分散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盘、101-进料口、102-第一凹槽、103-第一通孔、104-第一螺纹孔、2-导流块、201-第三螺纹孔、3-下盘、301-连接槽、302-第二凹槽、303-第二通孔、304-第二螺纹孔、4-分散台、401-第三凹槽、402-第三通孔、5-耐磨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包括上盘1,上盘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2,导流块2远离上盘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盘3,下盘3的顶部搭接有分散台4。参照图2,上盘1的轴心处开设有进料口101,上盘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2,第一凹槽10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3,上盘1顶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4,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3内插接螺栓时,第一凹槽102可套接螺栓的头部,避免螺栓的头部凸出在上盘1的顶面。参照图4,下盘3的轴心处开设有连接槽301,下盘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302,第二凹槽30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03,下盘3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4,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通孔303内插接螺栓时,第二凹槽302可套接螺栓的头部,避免螺栓的头部凸出在下盘3的底面。参照图3,导流块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01。上盘1顶部设有的第一凹槽102和第一通孔103与导流块2顶部设有的第三螺纹孔201相对应,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螺栓贯穿第一凹槽102和第一通孔103与第三螺纹孔201螺纹连接,从而将上盘1和导流块2固定安装在一起。下盘3底部设有的第二凹槽302和第二通孔303与导流块2底部设有的第三螺纹孔201相对应,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螺栓贯穿第二凹槽302和第二通孔303与第三螺纹孔201,从而将下盘3固定安装在导流块2的底部。参照图5,分散台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401,第三凹槽401的内部开始设有第三通孔402,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螺栓贯穿第三凹槽401和第三通孔402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内部转轴的顶部螺纹连接,从而将分散台4固定安装在立轴冲击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包括上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2),所述导流块(2)远离上盘(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盘(3),所述下盘(3)的顶部搭接有分散台(4);/n所述上盘(1)的轴心处开设有进料口(101),所述上盘(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3),所述上盘(1)顶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4);/n所述下盘(3)的轴心处开设有连接槽(301),所述下盘(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302),所述第二凹槽(30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03),所述下盘(3)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包括上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2),所述导流块(2)远离上盘(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盘(3),所述下盘(3)的顶部搭接有分散台(4);
所述上盘(1)的轴心处开设有进料口(101),所述上盘(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3),所述上盘(1)顶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4);
所述下盘(3)的轴心处开设有连接槽(301),所述下盘(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302),所述第二凹槽(30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03),所述下盘(3)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用转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瑞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