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84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挂车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包括:输送架和矫正机构;两个输送架设置于矫正机构的两侧;挂车纵梁自矫正机构一侧的输送架进入矫正机构;挂车纵梁矫正后输送至矫正机构另一侧的所述输送架上;矫正机构包括:从动矫正辊和主动矫正辊;两个从动矫正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从动矫正辊之间的间隙形成挂车纵梁通过的通道;主动矫正辊沿水平方向自两个从动矫正辊之间的间隙挤压挂车纵梁,实现挂车纵梁的矫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矫正机构,并由输送架将挂车纵梁输送至矫正机构,实现了对挂车纵梁翼缘板的矫平处理,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挂车纵梁进行矫正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不同尺寸挂车纵梁的矫正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挂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挂车纵梁的制造以焊接结构为主,也有部分冷弯成形结构,焊接成形后由于焊接热影响变形,使得纵梁翼缘板收缩两侧上翘,目前汽车悬架全部采用弓子板作为弹性元件,对纵梁翼缘板的平整度没有要求,国家为了治理超载,以后汽车悬架全部采用气囊作为弹性元件,所以对纵梁翼缘板的平整度要求严格,所以翼缘板必须进行矫平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纵梁翼缘板平整度要求严格,现有设备无法对纵梁翼缘板进行妥善矫平处理的缺陷,通过设置矫正机构,并由输送架将挂车纵梁输送至矫正机构,实现了对挂车纵梁翼缘板的矫平处理,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挂车纵梁进行矫正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不同尺寸挂车纵梁的矫正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包括:输送架和矫正机构;两个所述输送架设置于所述矫正机构的两侧;挂车纵梁自所述矫正机构一侧的所述输送架进入所述矫正机构;所述挂车纵梁矫正后输送至所述矫正机构另一侧的所述输送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矫正机构包括:从动矫正辊和主动矫正辊;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挂车纵梁通过的通道;所述主动矫正辊沿水平方向自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之间的间隙挤压所述挂车纵梁,实现所述挂车纵梁的矫正。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矫正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从动矫正辊和主动矫正辊实现了对挂车纵梁的矫正,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从动矫正辊和主动矫正辊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尺寸挂车纵梁的矫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矫正机构还包括:矫正平台、从动支撑组件、主动支撑组件和矫正油缸;所述矫正平台设置于所述挂车纵梁的下方;所述从动支撑组件和所述主动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矫正平台连接;所述矫正油缸分别与所述矫正平台和所述主动支撑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支撑组件向所述从动支撑组件一侧运动;其中,所述从动矫正辊与所述从动支撑组件连接;所述主动矫正辊与所述主动支撑组件连接。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矫正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从动支撑组件、主动支撑组件和矫正油缸,实现了对从动矫正辊和主动矫正辊在挂车纵梁两侧相对位置的调节,使得主动矫正辊能够朝向从动矫正辊一侧移动,进而实现对挂车纵梁的矫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从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从动支架、第二从动支架和第三从动支架;所述第一从动支架、所述第二从动支架和所述第三从动支架彼此连接形成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从动支架与所述矫正平台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三从动支架与所述第一从动支架间隔设置;其中,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支架和所述第三从动支架相对一侧的表面。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从动支撑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对从动支撑组件的细化,一方面通过第一从动支架实现了与矫正平台的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从动支架和第三从动支架相对一侧的表面设置两个从动矫正辊,实现了对挂车纵梁进入从动支撑组件过程中的稳定支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从动支撑组件还包括:辅助矫正辊;两个所述辅助矫正辊沿所述挂车纵梁进入方向,在所述第一从动支架的内表面设置于所述从动矫正辊的两侧;两个所述辅助矫正辊沿所述挂车纵梁进入方向,在所述第三从动支架的内表面设置于所述从动矫正辊的两侧。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从动支撑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辅助矫正辊,保证了挂车纵梁在进入从动支撑组件的过程中,更加平稳,避免由于仅设置从动矫正辊带来的在对挂车纵梁矫正过程中的晃动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辅助矫正辊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挂车纵梁的宽度。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从动支撑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将辅助矫正辊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挂车纵梁的宽度,保证了辅助矫正辊对挂车纵梁的引导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动支撑组件包括:滑台、支撑框架、支撑座和电机;所述滑台滑动设置于所述矫正平台表面;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滑台固定连接;所述矫正油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部连接;所述主动矫正辊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内部;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并与所述主动矫正辊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矫正辊转动。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支撑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对主动支撑组件的细化,实现了对主动矫正辊向从动矫正辊一侧移动方案的实现。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滑台和电机,实现了支撑框架在矫正平台上的移动,也实现了主动矫正辊向从动矫正辊一侧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动支撑组件还包括:位移计,所述位移计用于测量所述支撑框架的位移量。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主动支撑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位移计,可以对主动矫正辊移动距离的统计,便于对挂车纵梁矫正过程的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动支撑组件还包括:错位油缸,所述错位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滑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矫正平台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滑台与所述挂车纵梁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主动支撑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错位油缸,当矫正至挂车纵梁上鹅颈处时,实现了对所述滑台与所述挂车纵梁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从动矫正辊和主动矫正辊之间相对位置在鹅颈处的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架上间隔铺设有若干输送托辊。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架的实施方式,通过在输送架上设置若干输送托辊,实现了对挂车纵梁的输送。进一步地,输送架一侧设置有输送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带动输送托辊旋转,实现对挂车纵梁的输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输送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能够调节输送架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可以是电动升降台或者手动升降台。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通过设置矫正机构,并由输送架将挂车纵梁输送至矫正机构,实现了对挂车纵梁翼缘板的矫平处理,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挂车纵梁进行矫正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不同尺寸挂车纵梁的矫正需求。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布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挂车纵梁翼缘板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和矫正机构;/n两个所述输送架设置于所述矫正机构的两侧;/n挂车纵梁自所述矫正机构一侧的所述输送架进入所述矫正机构;/n所述挂车纵梁矫正后输送至所述矫正机构另一侧的所述输送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和矫正机构;
两个所述输送架设置于所述矫正机构的两侧;
挂车纵梁自所述矫正机构一侧的所述输送架进入所述矫正机构;
所述挂车纵梁矫正后输送至所述矫正机构另一侧的所述输送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机构包括:从动矫正辊和主动矫正辊;
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挂车纵梁通过的通道;
所述主动矫正辊沿水平方向自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之间的间隙挤压所述挂车纵梁,实现所述挂车纵梁的矫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机构还包括:矫正平台、从动支撑组件、主动支撑组件和矫正油缸;
所述矫正平台设置于所述挂车纵梁的下方;
所述从动支撑组件和所述主动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矫正平台连接;
所述矫正油缸分别与所述矫正平台和所述主动支撑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支撑组件向所述从动支撑组件一侧运动;
其中,所述从动矫正辊与所述从动支撑组件连接;
所述主动矫正辊与所述主动支撑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车纵梁翼缘板卧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从动支架、第二从动支架和第三从动支架;
所述第一从动支架、所述第二从动支架和所述第三从动支架彼此连接形成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从动支架与所述矫正平台连接;
所述第二从动支架竖直设置;
所述第三从动支架与所述第一从动支架间隔设置;
其中,两个所述从动矫正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陈景斋尤剑海景延强张涛张仕雄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