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799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包括安装主架,安装主架的一侧安装有入料桶,入料桶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第一传输腔分别与第一进料管与第一出料管连通,第二传输腔分别与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第三传输腔分别与第三进料管和第三出料管连通,第一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三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管,入料桶的下方设有混合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均与混合管连接,混合管的下端连接有传输管,第一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板,第三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入料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流质物料进行混合,且具有很好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生产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流质的物料进行混合,现有的入料装置大多采用一体式腔道进行传输混合,混合效果差,导致各个流速的物料在进入到混合管内的流速不同,进而造成了混合管内的物料混合质量差,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包括安装主架,安装主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入料桶,入料桶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上设有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管上设有第三进料阀,入料桶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入料桶内设有第一传输腔、第二传输腔和第三传输腔,第一传输腔分别与第一进料管与第一出料管连通,第二传输腔分别与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第三传输腔分别与第三进料管和第三出料管连通,第一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三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管,入料桶的下方设有混合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均与混合管连接,混合管的下端连接有传输管,第一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板,第三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凸起。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主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内设有第一安装套和第二安装套,混合管位于安装箱内,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均贯穿第二安装套与混合管连接,传输管贯穿第一安装套与混合管连接,混合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传输管的外周均包裹有第二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的外侧在安装箱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填充层为蜂窝状结构的发泡材料。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填充层为海绵体。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主架上安装有套接传输管的导向套,导向套内设有导向腔道,传输管贯穿导向腔道设置,导向套内壁靠近传输管的一侧安装有多个第一缓冲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缓冲环内设有衔接块,衔接块之间连接有安装环,衔接块的外周在第一缓冲环内安装有第二缓冲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入料桶内分成了第一传输腔、第二传输腔和第三传输腔,通过第一传输腔、第二传输腔和第三传输腔分别传输,最后在混合管内混合,物料在第一传输腔内受到减速板进行减速,实现了对第一传输腔内的物料进行减速,如此第一传输腔内可以进行流速较快的物料进行传输,而在第三传输腔的内壁设多个减速凸起,如此可实现对第三传输腔内的物料进行减速,而第三传输腔内的物料流速相对小于第一传输腔内物料的流速,而第二传输腔内未设置减速机构,可以对普通流速物料进行传输,如此保证了三种不同流质的物料再通过入料桶后可以获得相对相同的流速,最后在混合管内混合,如此提高了物料在混合管内混合的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中入料桶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中导向套的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安装主架;2、第一安装支架;3、第二安装支架;4、入料桶;5、第一进料管;6、第一进料阀;7、第二进料管;8、第二进料阀;9、第三进料管;10、第三进料阀;11、第三出料管;12、第一出料管;13、第二出料管;14、导向套;15、传输管;16、安装箱;17、衔接块;18、第二安装套;19、第二连接管;20、第一连接管;21、第三连接管;22、第二缓冲环;23、混合管;24、第一安装套;25、第一填充层;26、第二填充层;27、第一传输腔;28、第二传输腔;29、第三传输腔;30、减速板;31、减速凸起;32、导向腔道;33、安装环;34、第一缓冲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包括安装主架1,安装主架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架2,第一安装支架2上安装有入料桶4,入料桶4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管5、第二进料管7和第三进料管9,第一进料管5上设有第一进料阀6,第二进料管7上设有第二进料阀8,第三进料管9上设有第三进料阀10,入料桶4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管12、第二出料管13和第三出料管11,入料桶4内设有第一传输腔27、第二传输腔28和第三传输腔29,第一传输腔27分别与第一进料管5与第一出料管12连通,第二传输腔28分别与第二进料管7和第二出料管13连通,第三传输腔29分别与第三进料管9和第三出料管11连通,第一出料管12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管20,第二出料管13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管19,第三出料管11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管21,入料桶4的下方设有混合管23,第一连接管20、第二连接管19和第三连接管21均与混合管23连接,混合管23的下端连接有传输管15,第一传输腔27内壁设有多个减速板30,第三传输腔29内壁设有多个减速凸起31。通过将入料桶4内分成了第一传输腔27、第二传输腔28和第三传输腔29,通过第一传输腔27、第二传输腔28和第三传输腔29分别传输,最后在混合管23内混合,物料在第一传输腔27内受到减速板30进行减速,实现了对第一传输腔27内的物料进行减速,如此第一传输腔27内可以进行流速较快的物料进行传输,而在第三传输腔29的内壁设多个减速凸起31,如此可实现对第三传输腔29内的物料进行减速,而第三传输腔29内的物料流速相对小于第一传输腔27内物料的流速,而第二传输腔28内未设置减速机构,可以对普通流速物料进行传输,如此保证了三种不同流质的物料再通过入料桶4后可以获得相对相同的流速,最后在混合管23内混合,如此提高了物料在混合管23内混合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主架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架3,第二安装支架3上安装有安装箱16,安装箱16内设有第一安装套24和第二安装套18,混合管23位于安装箱16内,第一连接管20、第二连接管19和第三连接管21均贯穿第二安装套18与混合管23连接,传输管15贯穿第一安装套2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架,安装主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入料桶,入料桶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上设有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管上设有第三进料阀,入料桶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入料桶内设有第一传输腔、第二传输腔和第三传输腔,第一传输腔分别与第一进料管与第一出料管连通,第二传输腔分别与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第三传输腔分别与第三进料管和第三出料管连通,第一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三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管,入料桶的下方设有混合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均与混合管连接,混合管的下端连接有传输管,第一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板,第三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架,安装主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入料桶,入料桶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上设有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管上设有第三进料阀,入料桶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入料桶内设有第一传输腔、第二传输腔和第三传输腔,第一传输腔分别与第一进料管与第一出料管连通,第二传输腔分别与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第三传输腔分别与第三进料管和第三出料管连通,第一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三出料管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管,入料桶的下方设有混合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均与混合管连接,混合管的下端连接有传输管,第一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板,第三传输腔内壁设有多个减速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效果好的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主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安简文崇
申请(专利权)人:立宇食品郎溪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