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75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包括:点胶组件;与所述点胶组件相配合的旋转夹持组件;以及用于收取残胶的收胶组件;其中,所述点胶收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底座;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座顶端部的第一滑台气缸;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移动微调组件;与所述移动微调组件相固接的点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将点胶头倾斜设置,使得点胶头可倾斜的对工件进行侧面点胶,便于对工件的特定位置进行点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旋转夹持组件对工件进行夹持,且旋转夹持组件驱动工件往复转动,使得工件无需拆卸就可通过点胶头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件进行点胶,进一步提高了点胶效率,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点胶装置来实现工件的高效点胶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工件的高效点胶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点胶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现有点胶装置的点胶头的设置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点胶头只能沿竖直方向进行点胶操作,当需要对工件的点胶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点胶时,现有的点胶装置不能进行此操作;其次,点胶工件都是通过点胶治具进行固定,当需要对工件以不同的点胶角度进行点胶时,只能将工件以特定的角度进行从新装夹,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下。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将点胶头倾斜设置,使得点胶头可倾斜的对工件进行侧面点胶,便于对工件的特定位置进行点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旋转夹持组件对工件进行夹持,且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点胶组件(11);与所述点胶组件(11)相配合的旋转夹持组件(12);以及用于收取残胶的收胶组件(13);/n其中,所述点胶组件(11)包括:第一固定底座(111);/n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11)顶端部的第一滑台气缸(112);/n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114)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移动微调组件(113);/n与所述移动微调组件(113)相固接的点胶阀(1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点胶组件(11);与所述点胶组件(11)相配合的旋转夹持组件(12);以及用于收取残胶的收胶组件(13);
其中,所述点胶组件(11)包括:第一固定底座(111);
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11)顶端部的第一滑台气缸(112);
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114)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移动微调组件(113);
与所述移动微调组件(113)相固接的点胶阀(1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微调组件(113)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112)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固定座(1132);
固接于所述固定座(1132)侧端的驱动电机(1131);
设于所述固定座(1132)中部的第一连接件(1133),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133)与所述驱动电机(1131)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以及
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33)相固接的第二连接件(11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33)与所述固定座(1132)之间设有第一滑轨装置(1135),所述第一连接件(1133)与所述第一滑轨装置(1135)的活动部相固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134)的侧端固接有第二滑台气缸(114),所述第二滑台气缸(114)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固定件(115)与所述点胶阀(116)相固接,所述第二滑台气缸(114)驱动所述点胶阀(116)延所述第二连接件(1134)的侧端面上下往复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134)的侧端面为一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30°~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收胶及旋转夹持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