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胶出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30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敏胶出胶头,包括本体,本体为倒锥形管状,两端开口,顶部为进胶口,底部为出胶口,出胶口处连接有一连接环,连接环中央设有一圆柱体挡块,挡块四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环连接,进胶口外侧包裹电热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电热丝可以使出胶头内的胶保持较高的流动性,防止胶凝结堵塞出胶头,挡块使出胶口处的胶点变成环形,环形的胶在PE膜上的分布更加均匀,连接环与本体可分离,方便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敏胶出胶头
本技术涉及压敏胶出胶头。
技术介绍
压敏胶在进行点阵排布在PE膜上的时候,采用出胶头进行挤出点胶,一般出胶头为倒锥形,底部为圆孔出口,在进行点胶的时候,底部温度比较低,容易在出口处凝结造成堵塞,并且由于点胶形成的是整块圆形的胶点,出胶口在提起的时候胶不容易断,容易将PE膜带起,同时圆形的胶点由于张力的作用,一般中间高,四周低,导致PE膜上胶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压敏胶出胶头,能够在PE膜上形成环形胶点,使胶的分布更加均匀。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压敏胶出胶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倒锥形管体,顶部直径大,为进胶口,底部直径小,为出胶口,所述进胶口的外侧包裹有电热丝,所述出胶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中央设有一圆柱体挡块,所述挡块四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环连接,连接杆与挡块之间呈120°~160°夹角,挡块的水平位置在连接环与本体的连接处。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电热丝可以使出胶头内的胶保持较高的流动性,防止胶凝结堵塞出胶头,挡块使出胶口处的胶点变成环形,环形的胶在PE膜上的分布更加均匀,连接环与本体可分离,方便清洁。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剖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的一种压敏胶出胶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倒锥形管体,顶部直径大,为进胶口,底部直径小,为出胶口,所述进胶口的外侧包裹有电热丝5,所述出胶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中央设有一圆柱体挡块3,所述挡块3四周通过连接杆4与连接环2连接,连接杆4与挡块3之间呈120°~160°夹角,挡块3的水平位置在连接环2与本体1的连接处。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电热丝可以使出胶头内的胶保持较高的流动性,防止胶凝结堵塞出胶头,挡块使出胶口处的胶点变成环形,环形的胶在PE膜上的分布更加均匀,连接环与本体可分离,方便清洁。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敏胶出胶头,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倒锥形管体,顶部直径大,为进胶口,底部直径小,为出胶口,所述进胶口的外侧包裹有电热丝(5),所述出胶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中央设有一圆柱体挡块(3),所述挡块(3)四周通过连接杆(4)与连接环(2)连接,连接杆(4)与挡块(3)之间呈120°~160°夹角,挡块(3)的水平位置在连接环(2)与本体(1)的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敏胶出胶头,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倒锥形管体,顶部直径大,为进胶口,底部直径小,为出胶口,所述进胶口的外侧包裹有电热丝(5),所述出胶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彩虹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