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74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包括被均匀设置在膜壳(2)内腔的多个膜管(1);所述膜壳(2)的两端有对应的安装板(3),膜管(1)的两头与之插装对应的安装板(3)的位置中设置了含有填充剂的胶水圈(4)以实现两者的密压连接。膜管与膜壳的两端的安装板的配合处,能承受一定范围的强酸和强碱,不易出现渗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
技术介绍
微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常见应用形式是制成管式膜元件,其内部由一定数量的管式膜芯按照特定的规律组合而成。它一般具有一个圆柱形的压力容器作为壳体,端头与压力容器固定连接。上述微滤技术中的所用膜管与膜壳的两端的安装板的配合处在经历一定范围内的强酸强碱后,也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造成整个过滤元件的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膜管与膜壳的两端的安装板的配合处,能承受一定范围的强酸和强碱,不易出现渗漏的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包括被均匀设置在膜壳内腔的多个膜管;所述膜壳的两端有对应的安装板,膜管的两头与之插装对应的安装板的位置中设置了含有填充剂的胶水圈以实现两者的密压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胶水圈中分布有颗粒状的填充剂。进一步的,所述胶水圈由填充剂构成的骨架和以及分布在骨架上的胶水构成。进一步的,所述膜管是由聚合物支撑骨架和吸附在聚合物支撑骨架的孔隙上的膜过滤单元构成,所述聚合物支撑骨架沿膜管的长度方向环绕延伸。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支撑骨架是通过加热使热熔型不交联的聚合物结合而获得的有孔隙的支撑骨架。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是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醋酸乙烯烷,尼龙,聚醚砜以及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一步的,所述膜过滤单元是吸附在聚合物支撑骨架的孔隙上的过滤膜块。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膜块的孔径20-100纳米。采用以上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膜管的两头与之插装对应的安装板的位置中设置了含有填充剂的胶水圈以实现两者的密压连接。通过胶水圈有填充剂,让胶水圈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受一定范围的强酸和强碱,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图1A-A视图。图3是图1B-B视图。图4是图2C-C视图。图5是图1的立体图。图6是聚合物支撑骨架的部分结构放大的示意图。图7是图6吸附膜过滤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膜管;111、聚合物支撑骨架;112、膜过滤单元;2、膜壳;211、产水口;3、安装板;311、进水口;312、出水口;4、胶水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目的是,其配置的膜管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不容易折断,同时具备良好的过滤效果。就是为了解决容易折断和弯折的情况。本实施公开了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见图1-图7所示,它包括膜管1和膜壳2,膜管1是多个的,根据现场实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膜壳2和对应匹配数量的膜管1。多个膜管1被均匀设置在膜壳2内腔中。其中,膜壳2的长度方向与膜管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膜壳2的两端有对应的安装板3,膜管1的两头与之对应的安装板3插装连接,膜管1的两头与之插装对应的安装板3的位置中设置了含有填充剂的胶水圈4以实现两者的密压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候,填充剂可以选用二氧化硅,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同等性质的材料。胶水圈4是由胶水流入到膜管1与安装板3之间后所形成的,对应的安装板3上分别有与膜管1连通的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所述膜壳2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产水口211。产水口211有两个,并且平齐设置,微膜过滤元件的实现过滤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是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的展开。在实施本实例时候,胶水圈4有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是:所述胶水圈4中分布有颗粒状的填充剂。其中另一种情况是:所述胶水圈4由填充剂构成的骨架和以及分布在骨架上的胶水构成。更为具体的,膜管1是由聚合物支撑骨架111和吸附在聚合物支撑骨架111的孔隙上的膜过滤单元112构成,所述聚合物支撑骨架111沿膜管1的长度方向环绕延伸。膜管1的聚合物支撑骨架111为膜管1提供支撑,并且,聚合物支撑骨架111沿膜管1的长度方向环绕延伸,使得膜管1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不容易弯折,折断,此外,我们更是巧妙地实现了将膜过滤单元112做到了吸附在聚合物支撑骨架111的孔隙上,实现达到过滤的目的,使得其同时具备良好的过滤效果。如下提供一种具体结构形态的聚合物支撑骨架111,所述聚合物支撑骨架111是通过加热使热熔型不交联的聚合物结合而获得的有孔隙的支撑骨架。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合物是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醋酸乙烯烷,尼龙,聚醚砜以及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如下提供一种具体结构形态的膜过滤单元112,所述膜过滤单元112是吸附在聚合物支撑骨架111的孔隙上的过滤膜块。此外,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膜块的孔径20-100纳米。提升整体的密封效果,所述安装板3对应地与膜壳2的一端密封连接,膜管1的两头与之对应的安装板3插装并且密封连接。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包括被均匀设置在膜壳(2)内腔的多个膜管(1);/n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2)的两端有对应的安装板(3),膜管(1)的两头与之插装对应的安装板(3)的位置中设置了含有填充剂的胶水圈(4)以实现两者的密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包括被均匀设置在膜壳(2)内腔的多个膜管(1);
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2)的两端有对应的安装板(3),膜管(1)的两头与之插装对应的安装板(3)的位置中设置了含有填充剂的胶水圈(4)以实现两者的密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圈(4)中分布有颗粒状的填充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圈(4)由填充剂构成的骨架和以及分布在骨架上的胶水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膜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管(1)是由聚合物支撑骨架(111)和吸附在聚合物支撑骨架(111)的孔隙上的膜过滤单元(112)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天云沈斌方丽娜王立江范立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碟滤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