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682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雾装置,该除雾装置包括有: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内部除雾空间的壳体以及至少两片除雾栅板;除雾栅板均置于壳体的内部除雾空间内,相邻的除雾栅板之间均匀间隔;除雾栅板具有固定部和除雾部,固定部与除雾部一体成型式固定连接,每一片除雾栅板均通过固定部与壳体内壁固定,每一片除雾栅板的除雾部伸出,除雾栅板的除雾部与壳体之间留存间隙,允许含雾气体通过,每一片除雾栅板的除雾部对应遮挡壳体的进风口或前一片除雾栅板与壳体之间留存的间隙。含雾气体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进入,以“弓”字形路径穿过整个除雾装置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雾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除尘装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按照其除尘机理划分,现有的工业除尘方法一般被分为干式除尘法和湿式除尘法。其中,湿式除尘法利用洗涤液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体净化的方法。采用湿式除尘的方法对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尘屑做出处理的方法在工业加工环境中应用广泛,其作用机制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者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或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现有的基于湿式除尘法架构的除尘装置大都依靠内部的叶轮来对含尘液滴进行吸附,进而实现汽水分离,例如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05913885U”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气流流速可快速调节的除雾器,其中即涉及到除雾组,该除雾组采用板片和支承装置,将机体内仓分为上部的出气仓和下部的进气仓,在出气管上设置有叶轮部,以在叶轮部内转动设置有叶轮,叶轮连接有带轮,将带轮设置于叶轮部的外部,以电极和带轮带连接的方式带动叶轮的形式,除去气体中的雾沫,将雾滴汇集从而从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除雾装置包括有:/n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内部除雾空间的壳体;/n至少两片除雾栅板;/n所述除雾栅板均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除雾空间内,相邻的除雾栅板之间均匀间隔;/n所述除雾栅板具有固定部和除雾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除雾部一体成型式固定连接,每一片所述除雾栅板均通过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每一片所述除雾栅板的除雾部伸出,所述除雾栅板的除雾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留存间隙,允许含雾气体通过,每一片所述除雾栅板的除雾部对应遮挡壳体的进风口或前一片所述除雾栅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留存的间隙;/n含雾气体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进入,以“弓”字形路径穿过整个除雾装置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除雾装置包括有:
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内部除雾空间的壳体;
至少两片除雾栅板;
所述除雾栅板均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除雾空间内,相邻的除雾栅板之间均匀间隔;
所述除雾栅板具有固定部和除雾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除雾部一体成型式固定连接,每一片所述除雾栅板均通过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每一片所述除雾栅板的除雾部伸出,所述除雾栅板的除雾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留存间隙,允许含雾气体通过,每一片所述除雾栅板的除雾部对应遮挡壳体的进风口或前一片所述除雾栅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留存的间隙;
含雾气体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凤坂林佰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钜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