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64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分离腔、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分离腔的一侧安装有入水口,所述分离腔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分流控制结构,所述分离腔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位于分流控制结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入水口处安装有监测器,由监测器进行监测水流的流量,便于装置确定前期雨水的流量,在雨水流量到达移动数值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杆进行伸长,带动挡流板向上移动,用于防止雨水从排污管出排出,保证装置测定前期水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日益缺水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各国家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将雨水收集起来重新利用也成为当下热门的工程主题。一般情况下,屋面、地面、道路等汇总之后收集的雨水,在收集初期,雨水的污染较为严重,为了简化处理工艺,需要将初期雨水进行弃流,需要对雨水进行分别处理。现有的过滤装置存在的缺陷是:1、现有的过滤装置无法准确的确定初期的雨水的流量,容易出现过早关闭排污口,过滤结构处理初期雨水过多,对过滤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2、现有的过滤装置的过滤结构比较固定,不方便工人进行更换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的结构比较单一,过滤效果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分离腔、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分离腔的一侧安装有入水口,所述分离腔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分流控制结构,所述分离腔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位于分流控制结构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分离腔的上方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顶盖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由把手,所述分离腔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分离腔的内壁上安装有水位警戒器。优选的,所述入水口的内部安装有监测器,所述入水口的外侧安装有流量表。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内壁上贯穿安装有卡件,出水管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且卡件嵌合在固定板的上方,固定板的内侧安装有多层过滤网。优选的,所述分流控制结构的内部安装有挡流板,挡流板的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伸缩杆。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下方安装有集污网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入水口处安装有监测器,由监测器进行监测水流的流量,便于装置确定前期雨水的流量,在雨水流量到达移动数值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杆进行伸长,带动挡流板向上移动,用于防止雨水从排污管出排出,保证装置测定前期水量的准确性,控制器根据监测器监测出口来的水量和时间,进行控制分流控制结构进行封闭装置,保证装置可以精准的将初期的雨水和后期的雨水分离,提高装置的工作质量。2、本技术通过在出水口安装有卡件,卡件贯穿在出水管上,通过卡件进行嵌合固定板,固定板进行固定多层过滤网,提高多层过滤网的稳定性,避免多层过滤网在过滤雨水的过程中发生活动的情况,卡件嵌合固定板,便于工人进行更换多层过滤网,方便工人进行操作,多层过滤网由纱网和活性炭多种材料组成,用于对雨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保证雨水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注料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腔;101、顶盖;102、把手;103、控制器;104、水位警戒器;2、入水口;201、监测器;202、流量表;3、出水口;301、出水管;302、卡件;303、固定板;304、多层过滤网;4、分流控制结构;401、挡流板;402、伸缩杆;5、排污管;501、固定环;502、集污网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分离腔1、入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分离腔1的一侧安装有入水口2,分离腔1用于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第一雨水进行分流处理,入水口2用于将水注入到分离腔1的内部,通过监测器201进行监测水流的流量,便于装置确定前期雨水的流量,在流量到达移动数值时,控制器103控制伸缩杆402进行伸长,带动挡流板401向上移动,用于防止雨水从排污管5出排出,保证装置测定前期水量的准确性,所述分离腔1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口3,出水口3通过出水管301固定在分离腔1的一侧,将雨水排出,在雨水移动的过程中,水经过多层过滤网304进行过滤,多层过滤网304由纱网活性炭等材料组成,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保证雨水的质量,所述分离腔1的底部安装有分流控制结构4,分流控制结构4在下雨前期伸缩杆402缩短,带动挡流板401向下移动,挡流板401打开水受到重力的影响向下移动,雨水从排污管5处排出,便于将前期雨水排干净,保证后期过滤的效果,所述分离腔1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排污管5,排污管5固定在分离腔1的下方,可以将分离腔1中的杂质排出,避免有污染物残留在装置内,保证雨水过滤的质量,且排污管5位于分流控制结构4的下方。进一步,所述分离腔1的上方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101,顶盖101固定在分离腔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保证装置的严密性,在雨水出来完成后,工人打开顶盖101,便于进行检测装置内部情况,顶盖101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由把手102,把手102便于工人进行抓握装置,便于打开顶盖101,所述分离腔1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器103,控制器103便于工人进行分流控制结构4的运行,保证装置的运行正常,所述分离腔1的内壁上安装有水位警戒器104,水位警戒器104进行检测分离腔1内的水位,在水达到最高水位时,水位警戒器104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103,控制器103进行控制分流控制结构4打开,进行增加排水量,减小分离腔1内的压力。进一步,所述入水口2的内部安装有监测器201,所述入水口2的外侧安装有流量表202,入水口2用于将水注入到分离腔1的内部,通过监测器201进行监测水流的流量,便于装置确定前期雨水的流量,在雨水流量到达移动数值时,控制器103控制伸缩杆402进行伸长,带动挡流板401向上移动,用于防止雨水从排污管5出排出,保证装置测定前期水量的准确性。进一步,所述出水口3的内部安装有出水管301,出水管301的内壁上贯穿安装有卡件302,出水管301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303,且卡件302嵌合在固定板303的上方,固定板303的内侧安装有多层过滤网304,出水口3通过出水管301固定在分离腔1的一侧,将雨水排出,在雨水移动的过程中,水经过多层过滤网304进行过滤,多层过滤网304由纱网活性炭等材料组成,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保证雨水的质量,卡件302用于嵌合固定板303,保证多层过滤网304的稳定性,避免多层过滤网304在过滤雨水的过程中发生活动的情况。进一步,所述分流控制结构4的内部安装有挡流板401,挡流板401的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伸缩杆402,分流控制结构4在下雨前期伸缩杆402缩短,带动挡流板401向下移动,挡流板401打开水受到重力的影响向下移动,雨水从排污管5处排出,便于将前期雨水排干净,保证后期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分离腔(1)、入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1)的一侧安装有入水口(2),所述分离腔(1)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口(3),所述分离腔(1)的底部安装有分流控制结构(4),所述分离腔(1)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排污管(5),且排污管(5)位于分流控制结构(4)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分离腔(1)、入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1)的一侧安装有入水口(2),所述分离腔(1)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口(3),所述分离腔(1)的底部安装有分流控制结构(4),所述分离腔(1)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排污管(5),且排污管(5)位于分流控制结构(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1)的上方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顶盖(101),顶盖(101)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由把手(102),所述分离腔(1)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器(103),所述分离腔(1)的内壁上安装有水位警戒器(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2)的内部安装有监测器(2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森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