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拉线式窗帘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拉线式窗帘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左、右滑轮座及滑轮、条状导轨、若干吊挂轮、拉线组成,其中左滑轮座内腔装置有两互相隔离的竖向滑轮,右滑轮座内腔装置有一横向滑轮,条状导轨的两侧底板向内弯折形成导轨面,其两端与左、右滑轮座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整体性好,方便安装使用,滑轮座内部结构设置紧密,从而克服现有拉线式导轨易出现拉线脱轨卡槽、缠绕等缺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导轨,特别是一种拉线式窗帘导轨。现有的拉线式窗帘导轨一般滑轮座与导轨为分离式结构,存在结构松散、复杂、安装烦琐不便、外形不美观等缺点,滑轮机构设置不紧密,易出现拉线脱轨卡槽、缠绕等现象,另外导轨的轨道强度不足,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倾斜变形,出现走轨不顺畅、卡轨的问题,且牵引吊钓与拉线连接不方便,牵引吊钩难以在拉线上调整改变位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整体性好、机构设置紧密、安装使用方便、外观美观的拉线式窗帘导轨。本技术由左、右滑轮座及滑轮、条状导轨、若干吊挂轮、拉线组成,其中左滑轮座内腔装置有两互相隔离的竖向滑轮,右滑轮座内腔装置有一横向滑轮或与左滑轮座相同的两互相隔离的竖向滑轮,条状导轨的两侧底板向内弯折形成导轨面,各吊挂轮装置在导轨内腔并支撑在导轨面上,条状导轨两端与左、右滑轮座插接,拉线两端相连成环状,依次穿过左滑轮座的一竖向滑轮→右滑轮座的滑轮→左滑轮座的另一竖向滑轮,最前端的吊挂轮接入左、右滑轮之间的拉线中。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图1的B-B剖视图6为图1的C-C视图。图7、8为牵引吊挂轮5的正视图及俯视图;图9、10为主牵引吊挂轮6的正视图及俯视图。本技术如图所示,由左、右滑轮座1、7及滑轮、导轨3、若干吊挂轮4、拉线9等组成,其中左滑轮座1包括前部的连接座体11、中部的滑轮座体12及后部的后盖13,连接座体11截面轮廓做成与导轨3一致的形状,且上板处开有连接卡孔111,连接座体11与滑轮座体12一体成型制成,滑轮座体12及后盖13内腔中间通过隔板122、123分隔有两个独立的宽度比滑轮稍宽的空间,滑轮座体12的两侧壁121及隔板122、123在后端面处向内做出有安装孔,支承两竖向滑轮2的销轴21卡装在其中,从而将两竖向滑轮2安装在两隔离的腔体内,由于两竖向滑轮2与两侧壁之间空隙很小,拉线被限位在滑轮2上,从而保证不会脱出滑轮,且上述两竖向滑轮2安装在滑轮座体12与后盖13界面处的结构,可简化滑轮的安装结构,方便滑轮的安装及拆卸。滑轮座体12的前板在对应滑轮2上部的位置开有拉线进口,拉线由此穿入左滑轮座1内,后盖13的下端设有拉线出口131,拉线9由此穿出垂落。滑轮座体12内腔还做出有螺蚊柱124,后盖13在相对应位置开有孔,滑轮座体12与后盖13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在一般情况下,右滑轮座7的截面形状做成与导轨3一致的形状,其上板处开有连接卡孔71,右滑轮座7内腔中间做出有由上、下二从端板伸出的支板72组成的安装台,横向滑轮8横置其中,且滑轮8与上、下支板72之间不留空隙,由于二支板71之间构成上、下封闭空间,绕经横向滑轮8的拉线被限位其中,不会出现脱轨现象;右滑轮座7也可以采用与左滑轮座1完全相同的结构,此种结构在右边也设有拉线,可实现两边控制窗帘的开合。另外,左、右滑轮座1、7在下部位置都做出有钩孔14、73,用于吊挂窗帘固定的一角。导轨3为条状型材,其上板为平板面,开有数个安装孔32,且两端冲出有凸块33,其导轨面31为两侧底板向内弯折而形成,二导轨面31之间为通槽,经过弯折形成的导轨面强度较好,可以克服以底板为导轨面时易出现的底板倾斜变形的现象。导轨3两端分别与左、右滑轮座1、7插接,并通过左、右滑轮座1、7上的连接卡孔111、71与导轨3两端的凸块33卡接连为一体。吊挂轮4由走轮组41、钩体42组成,钩体42上部做出有卡装走轮组41销轴的卡位,下部做出有上、下两个钩孔,吊挂轮4通过走轮组41支撑在导轨3下板两侧的导轨面上,钩体42部分从导轨3的通槽穿出,用于吊挂窗帘。若干吊挂轮4设置在导轨3上,首个吊挂轮4与拉线相连接起到牵引作用,为了使拉线牵引平稳且与拉线连接方便,吊挂轮4最前端设置一牵引吊挂轮5,该牵引吊挂轮5由二走轮组51、钩体52组成,其中钩体52上部做出有二个卡装走轮组的卡位521,下部做出有两个钩片53,各钩片53上开有上、下两个钩孔531,且钩体52在两钩片53之间位置设置有与拉线相接的结构如图7、8所示的牵引吊挂轮5为双孔式结构,它是在钩体52的两钩片53之间位置开有供拉线穿过的两拉线孔522,拉线孔522上方设有将拉线引向钩体侧旁的引线竖板523,引线竖板523上相应开有两线孔524,这种结构方便接入拉线,在外部操作就可方便地调整在拉线上的位置;并且可将拉线引向侧旁,使拉线可顺畅地牵引该吊挂轮,如图9、10所示的牵引吊挂轮6为主牵引吊挂轮,它基体结构与牵引吊挂轮5相同,不同的是在钩体62上部两侧各增设有一组高度比原走轮组低的走轮组,此走轮组与原走轮组62配合,可使主牵引吊挂轮6卡装在导轨3的导轨面31上,从而使牵引更加平稳、可靠。在窗帘双向开启的情况时,为使窗帘在中间位置有足够的重叠,主牵引吊挂轮上可装一横向连接片。使窗帘再向外延接一段,使交接处有足够的重叠量。主牵引吊挂轮6的接线结构与上述牵引吊挂轮5相同,使用时拉线两端从两连接孔622中穿出后打结,实现环形连接,这种结构除方便与拉线连接外,还方便在此处调节在拉线上的位置及调整拉线长度的长短。拉线9两端相连成环状,它绕过左滑轮座1内的一竖向滑轮后穿过导轨内腔一侧进入右滑轮座7,绕过其内腔的滑轮后再穿过导轨内腔的另一侧进入左滑轮座1,绕过其内的另一竖向滑轮后,从下穿出左滑轮座形成垂线,为了张紧及防止拉线缠绕,垂线上可吊挂一重锤。按照窗帘的设置方式不同,牵引吊挂轮接入拉线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单向开启式窗帘,牵引吊挂轮接入任一侧穿过导轨内腔的拉线都可;如是双向开启式窗帘,若干吊挂轮4分左、右两组分置在导轨3两端,各组前端采用一牵引吊挂轮,两牵引吊挂轮需分别接入不同侧的穿过导轨的拉线,以形成相反的运动方向,两组吊挂轮的两牵引吊挂轮可都采用双孔式牵引吊挂轮5或一个采用双式牵引吊挂轮5,另一个采用主牵引吊挂轮6。本技术滑轮座与条状导轨通过插接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结构紧凑,整体性好,体积小巧、造价低、外表美观、方便安装使用,滑轮座内部结构设置紧密,对各走向拉线进行有效限位、分隔,从而克服现有拉线式导轨易出现拉线脱轨卡槽、缠绕等缺点;其专门设计的牵引吊挂轮使其与拉线的连接更为简化,且在外部操作就可方便调整位置,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线式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由左、右滑轮座(1、7)及滑轮、条状导轨(3)、若干吊挂轮(4)、拉线(9)组成,其中左滑轮座(1)内腔装置有两互相隔离的竖向滑轮(2),右滑轮座(7)内腔装置有一横向滑轮(8)或与左滑轮座(1)相同的两互相隔离的竖向滑轮,条状导轨(3)的两侧底板向内弯折形成导轨面(31),各吊挂轮(4)装置在导轨(3)内腔并支撑在导轨面(31)上,条状导轨(3)两端与左、右滑轮座(1、7)插接,拉线(9)两端相连成环状,依次穿过左滑轮座(1)的一竖向滑轮→右滑轮座(5)的滑轮→左滑轮座(1)的另一竖向滑轮,最前端的吊挂轮接入左、右滑轮之间的拉线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式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由左、右滑轮座(1、7)及滑轮、条状导轨(3)、若干吊挂轮(4)、拉线(9)组成,其中左滑轮座(1)内腔装置有两互相隔离的竖向滑轮(2),右滑轮座(7)内腔装置有一横向滑轮(8)或与左滑轮座(1)相同的两互相隔离的竖向滑轮,条状导轨(3)的两侧底板向内弯折形成导轨面(31),各吊挂轮(4)装置在导轨(3)内腔并支撑在导轨面(31)上,条状导轨(3)两端与左、右滑轮座(1、7)插接,拉线(9)两端相连成环状,依次穿过左滑轮座(1)的一竖向滑轮→右滑轮座(5)的滑轮→左滑轮座(1)的另一竖向滑轮,最前端的吊挂轮接入左、右滑轮之间的拉线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线式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滑轮座(1)包括连接座体(11)、滑轮座体(12)及后盖(13),连接座体(11)截面轮廓做成与导轨(3)一致的形状,且上板处开有连接卡孔(111),滑轮座体(12)及后盖(13)内腔中间通过隔板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拉线式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上述滑轮座体(12)的两侧壁(121)及隔板(122、123)在后端面处向内做出有安装孔,支承两竖向滑轮(2)的销轴(21)卡装在其中,两滑轮(2)安装在两隔离腔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线式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上述右滑轮座(7)内腔中间做出有由上、下二从端板伸出的支板(72)组成的安装台,横向滑轮(8)装置其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拉线式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上述右滑轮座(7)的截面形状做成与导轨(3)一致的形状,其上板处开有连接卡孔(7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