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助力慢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2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互动助力慢骑机,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骑行装置、第二骑行装置、连杆和助力装置,第一骑行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的第一侧,第一骑行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的一侧,第二骑行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的第二侧,第二骑行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的另一侧,第二支架内部安装助力装置,第一骑行装置的和第二骑行装置分别通过一个连杆铰接至助力装置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互动助力慢骑机,健身人员可以通过两支脚分别踩踏第一骑行装置和第二骑行装置而实现强健体魄的需求,在自身身体素质不允许的情况下,帮辅人员可以通过助力装置被动使健身人员运动,同时帮辅人员也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动助力慢骑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互动助力慢骑机。
技术介绍
由于现在老龄化加剧,很多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想要单独使用健身设施已经变得困难,他们因为身体微恙很难单独使用健身康复器材,需要通过专门的陪护人员从事此方面的工作,这样的陪护人员需求量极大,且工作强度高,急需设计一种老年人相互帮助即可使用的健身康复器材,以至于使腿脚不便、身体微恙的老年人也能使用,投入到健身强健体魄的队伍中来,填补此方面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互动助力慢骑机,以解决现在腿脚不便的中老年人想要健身而无力使用器材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互动助力慢骑机,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骑行装置、第二骑行装置、连杆和助力装置,第一骑行装置和第二骑行装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第一骑行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的第一侧,第一骑行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的一侧,第二骑行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的第二侧,第二骑行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的另一侧,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互动助力慢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一骑行装置(3)、第二骑行装置(4)、连杆(5)和助力装置(6),第一骑行装置(3)和第二骑行装置(4)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第一骑行装置(3)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1)的第一侧,第一骑行装置(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2)的一侧,第二骑行装置(4)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1)的第二侧,第二骑行装置(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2)的另一侧,第二支架(2)内部安装助力装置(6),且第一骑行装置(3)的一侧和第二骑行装置(4)的一侧分别通过一个连杆(5)铰接至助力装置(6)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互动助力慢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一骑行装置(3)、第二骑行装置(4)、连杆(5)和助力装置(6),第一骑行装置(3)和第二骑行装置(4)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第一骑行装置(3)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1)的第一侧,第一骑行装置(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2)的一侧,第二骑行装置(4)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架(1)的第二侧,第二骑行装置(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架(2)的另一侧,第二支架(2)内部安装助力装置(6),且第一骑行装置(3)的一侧和第二骑行装置(4)的一侧分别通过一个连杆(5)铰接至助力装置(6)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助力慢骑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包括箱体(11)、第一转轮(12)、第二转轮(13)、第一铰接杆(14)、第一支杆(15)、车座(16)和第一中轴(17),箱体(11)中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中轴(17)两端分别固定套接第一转轮(12)和第二转轮(13),且第一中轴(17)外围通过若干筋板固定连接至箱体(11)内部,第一转轮(12)和第二转轮(13)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第一转轮(12)一侧、第二转轮(13)一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铰接杆(14)铰接至第一骑行装置(3)一端、第二骑行装置(4)一端,箱体(11)外围通过第一支杆(15)安装车座(16),车座(16)位于箱体(1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动助力慢骑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2)包括第一护板(21)、第二护板(22)、第二支杆(23)、第三支杆(24)、第二铰接杆(25)和第三铰接杆(26),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之间分别安装第二支杆(23)、第三支杆(24),第二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广文张荣英王文明王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